“朦胧诗人”喜登大雅之堂

——1948 年获奖者:〔英国〕T·S·艾略特

(ThomasStearns Eliot)

1948 年 12 月 10 日这个文学史上不异常的日子,英国现代派作家 T·S·艾略特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亲临斯德哥尔摩领奖。有意思的是,这位作诗象“雾”一样的“朦胧诗人”,那天乘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改装的民航机, 在飞越北海到达斯德哥尔摩上空时,因遇迷雾无法降落,只得转返在西海岸

的哥腾堡降落。当他换上从伦敦带来的燕尾礼服,胸戴叮当作响的各种勋章, 在英国驻哥腾堡总领事的协助下,乘快车赶到斯德哥尔斯音乐宫去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之时,人们早已在哪里翘首以待了。

“他来了,他来了”。这位跳着现代舞步的“朦胧诗人”和大名鼎鼎的文艺批评家穿过欧洲的《荒原》,“制造”了《大教堂凶杀案》,用一种不同凡响的现代派音调,弹奏着《四个四重奏》⋯⋯这位独辟蹊径的诗人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全场人员的齐声喝彩。瑞典文学院以“因为他在现代诗之先锋性卓越贡献”的高度评价,授予他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他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证书、奖金,并作了热情洋溢的答谢辞。

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艾略特发表了里程碑式的现代诗歌作品《荒原》,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名声也与日俱增。在瑞典文学院里, 艾略特有狂热的崇拜者与十分称职的翻译者。然而,诺贝尔委员会所参与的第一份报告书却是相当不利的。因为那份报告书的执笔人便是学院的长老、前常任秘书霍尔斯陶穆。他已经年届八旬,因而无法充分领略现代诗的“谜一般的魅力”。他嫌恶这种“超越时代与文明、宗教与神”的怪诞文学。不过,有几位院士——也包括新的常任秘书奥斯特林热烈支持他,他们没有遭到多大阻力就说服了他们的院士们,连霍尔斯陶穆也没横加阻挠。唯一具有危险性的对手是一位已经得过奖(1929)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瑞典学院里少数几位有影响的院士提出将 1948 的诺贝尔文学奖再一次授予他,但是, 由于诺贝尔基金会章程的限制而未能这样做。

艾略特于 1888 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办者,母亲是诗人。1906 年,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受新人文主义者欧文·巴比特的反浪漫主义观念影响很深,早期诗歌的重要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位夫人的写照》、《小老头》等,创作于 1922 年的著名长诗《荒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荒原》借寻找圣林的传说,大量引用或改编五十六部前人的著作,用六种语言,渲染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失去了宗教信仰的欧洲不过是一片荒原。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创作于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初的长诗《四个四重奏》,作者借用英国一座乡间住宅玫瑰园遗址“诺顿”、艾略特祖先在英国居住过的村庄“牙科克”、美国马萨诸塞洲海边一组礁石“萨尔维奇斯”和十七世纪英国的一座教堂“小吉丁”为题, 组成一组哲学宗教性长诗,表现了人类历史周而复始,绕着天主的意志循环不已的思想。被认为是艾略特的登峰造极之作。由于他在诗和文艺批评方面有创见性的贡献,英王乔治六世封他为“有功勋位”的爵士;法国总统赠予他一条荣誉团的缦带(荣誉团系拿破仑一世于 1802 年创立,以授予对法国有

特殊贡献的人)。艾略特于 1965 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