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诺贝尔文学奖是带有世界性声誉而规模宏大、奖金丰厚的诺贝尔奖的一种。如果把获奖者比做嵌耀在天际一颗耀眼的星星的话,那么,本书描绘的是活跃在二十世纪近百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坛上的发人深思的群星组成的灿烂蓝图。

诺贝尔文奖共分物理、化学、医学(包括生理学)、文学、和平五种, 从 1969 年起又增设了经济学奖。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是瑞典著名

的发明家和化学家,1833 年 10 月 21 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 年 12 月 10 日因心脏病在意大利圣雷莫逝世。生前主要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其中有硝化甘油、雷管、固体炸药等,共获得八十五项发明的专利权。从年轻时候起, 他对和平事业非常关心,希望用自己的发明消灭战争,造福人类。诺贝尔在1895 年 11 月 27 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三千一百二十二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

把利息作为奖金,来奖励世界上在科学、文学和和平事业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诺贝尔奖金的由来。

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瑞典文学院还特地从它的院士中组织了一个诺贝尔委员会,专门负责评比竞选事宜。每年 12 月 10 日于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行发奖仪式。获奖者被授一份获奖证书、一枚带有诺贝尔头像和铭文的金质奖章和一定数量的奖金。奖金数目取决于当年利息收入,每年数字不等。从 1901 年起,几乎每年颁发一次诺贝尔文学奖,其间因两次世界大

战而停颁了七年,这七年是 1914 年、1918 年、 1935 年 1940—1943 年。按照诺贝尔先生的遗嘱,文学奖的奖金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

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00 年经瑞典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近年来创作的”或“近年来才显示出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 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获奖者不受国籍的的限制。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它受到评比标准和地理位置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所谓“最佳作品”,当然是以他们的政治、艺术标准为前提;同时,在二十世纪初,象瑞典这样的国度,它不可能广泛地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因此,也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的评选。它从开始就在欧洲几个国家内实行一年一度的“配给制”的事实,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更何况,它还涉及到推荐书、初审报告的强弱,以至于瑞典文学院的个人交往等诸因素。象中国这样有着几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竟没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象托尔斯泰这样的世界文坛巨匠竟被拒之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门槛”之外,显然有它的不合理性。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定实践证明:尽管确实有世界性影响的伟大作家获奖,但统观全貌,获奖者未必伟大,未获奖者未必不伟大。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和强烈的竞争, 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学活动中的权威性也不应忽视。获奖的作家、作品, 在世界和本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促进世界文学繁荣发生了一定的作用。

为加强对诺贝尔文学奖全面情况的了解,拓宽人们视野,提高其文学艺术的素养和鉴赏力,我们特意编写了《文坛群星》一书,介绍历届文学奖的评比背景,人物简历,重要作品,甚至内部争斗等。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同时,从作家们经历不同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中,也可以给我们许

多启示,诸如,作家的成功之道是什么?独创的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世界观怎样指导着作家的创作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出版的有关书籍,特此鸣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和不周之处,谨请识家、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