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王恩宠的荣耀

——1928 的获奖者:〔挪威〕希格丽·温塞特

(Sigrid Undset)

1928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争夺赛,经过几番剧烈的角逐,挪威女作家希格丽·温塞特一举夺魁。她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强人,也是挪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三人。挪威国王破例地将“圣奥拉卡大十字勋章”赠给了这位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女作家。

那一年,温塞特除了与国内的几位作家和其他国家的强手拼夺“桂冠” 外,还面临着另外两位女作家的挑战。一位德国诗人兼小说家胡哈,另一位是西班牙小说家艾斯庇纳。艾斯屁纳极为她的同胞们所敬爱,当她还在世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在她的故乡桑坦德镇为她立了铜像,她这番出马,有一大群德里士林的西班牙文人在背后大力支持。她的一生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大多反映被奴役的妇女的痛苦。她 1920 年发表的《死亡者的金属》是她致

力完成的一部代表作,这部小说 1927 年获西班牙国家文学奖。另一名竞争势力较强的对手胡哈,青年时代曾学习过历史、哲学和语言学,获得过博士学位。她描写豪门大族衰落的长篇小说《从胜利巷出来》以及反映德国三十年战争的史诗式作品《德国的伟大战争》等,有人认为她是近代德国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学中,贡献和成就仅次于托马斯·曼的一位重要作家。

在众多的选手中,温塞特以她著名的三部曲《克里斯汀·拉佛兰斯达忒》而力挫群雄。这部长篇小说以十四世纪上半叶的古勃朗斯特伦和特伦特拉格为背景,再现了中世纪的历史,同时生地描述了女主人公克里斯汀在热烈追求爱情,力求摆脱社会习惯势力的束缚过程中的复杂心理。这部作品在 1920 至 1922 年间陆续发表。1922 年,温塞特因这部作品而首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侯选人。那年提供瑞典文学院讨论的有关研究报告对温茜特的这部作品赞赏备至。那位教授这样写道:“在当代文学中,只有廖廖几部作品能跟温茜特的《克里斯汀·拉佛兰斯达忒》相比,这部作品已成为挪威文学的一座里程碑。”从这一评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这部巨著的热烈崇赏的程度。1928 年,瑞典文学院以“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而授予温塞特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温塞特于 1882 年 5 月 20 日出生在丹麦开伦特堡,十一岁时父亲因病去世,这对她的生活和思想无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好容易熬到了大学毕业, 温塞特进入一家法律事务所做律师助手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在心中酝酿创作小说的计划。处女作长篇小说《玛特·欧莉太太》(1907)描写当时社会风尚,有现实主义倾向。《珍妮》(1911)这部小说使她闻名于世。

《克里斯汀·拉佛兰斯达忒》(1920—1922)、包括《花冠》、《女人》、

《十字架》,通过对妇女悲惨命运的描写,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挪威的幸福生活》(1942),具有反法西斯的色彩。

温塞特获得 1928 年诺贝尔文学奖,使他有幸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奖金,但她将这笔奖金全部捐赠给社会福利机关,并筹备设立了一个基金会。1949 年6 月 10 日,温塞特在挪威中南部的城镇利勒哈默尔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