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中彩者

——1923 年获奖者:〔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William Butler Reats)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大不列巅才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人, 当时德国已有四位,法国已有三位。在 1923 年获奖角逐中,英国哈代的声名真可谓如日中天,同时,他在瑞典的新闻界里拥有一群为数可观的支持者, 因此,大家都认为这位条件无比优越的文坛巨匠的获奖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他的名字曾数度为一些具有资格的英国权威人士所提名。但竞选的结果却令人意外,得奖人却是爱尔兰的威廉·巴特勒·叶芝。

当时,瑞典一家报纸发表的评论指出,这其中有着“令人不快”的政治涵义。当时,在爱尔兰要求民族自治的呼吁下,大英帝国和爱尔兰的关系颇为紧张。可以说,瑞典文学院以颁奖的形式来表明他对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支持,这是当时报界评论家的分析。其实,瑞典文学院对叶芝的研究早就在诺贝尔文学奖创立的第二年就开始了。1902 年,叶芝就由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十八世纪英国史》的作者列基所推荐。瑞典文学院也在这一年中建立了有关叶芝的研究档案。列基是都柏林大学的教授,他在 1902 年送往瑞典文学院的推荐书上这样写道:

“他确实是年轻而神秘,可是却才气纵横。我不敢妄称他是我的现存的诗人当中最伟大的一位;我甚至不敢妄称他是我们的诗人当中最受欢迎的一位;可是,我从来未见过任何诗人象他那样,能够把真正的诗人天赋和诸位所欣赏的理想主义倾向融成一体——或者能对当代英国文学中之此一倾向施以如此巨大的冲击。”

1923 年,由于叶芝的声誉在瑞典文学院越来越高,诺贝尔委员会的会长霍尔斯陶穆主动为他提名,叶芝的诺贝尔文学奖“桂冠”自然十拿九稳。人们称他是幸运的中彩者。

叶芝于 1865 年 6 月 13 日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画家的家庭,自幼接受文艺方面的熏陶,从中学时期就开始写诗,早期的诗歌承袭了十九世纪后期唯美主义的风格。1891 年,叶芝和诗友们建立了“诗人俱乐部”、“爱尔兰文学会”。1894 年他的著名诗剧《心愿之乡》在伦敦上演、使叶芝一举成名。叶芝后期的诗歌愈来愈趋向于成熟。诗中融贯着象征意义、哲理性、现实主义三种因素,诗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代表作有《钟》、《盘旋的楼梯》、《驶向拜占庭》等。1923 年,叶芝终于以他的诗歌博得欧洲各国广泛的读者,瑞典文学院以“由于他那种永远充满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艺术的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的评语,授予他这一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叶芝 1924 年写过一篇叫做《瑞典的厚礼》的文章。刊登在《伦敦信使报》上,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从贵国国王手中接受贵国学院赐予我们这份殊荣时,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年轻人的幽魂站在我的一边,另一边则应该站着一个活生生的、精力旺盛的老妇人。”叶芝的这一意念、充满了抽象的象征主义遗风。叶芝 1939 年 1 月 28 日死于心脏病,遗体安葬在法国的罗盖勃罗纳的坟场。1948 年,依叶芝生前的遗愿,他的灵柩迁回故乡。幕碑上镌刻着他生前写就的壮丽诗句:“冷眼看待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