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双降

——1917 年获奖者:[丹麦]卡尔·吉勒鲁普

(Karl Adolph Gjellerup)

[丹麦]亨利克·彭托皮丹

(Henrik Pout—oppidan)

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比做“福星”的话,那么,1917 的评奖则打破以往只评一人的常规,同时降下两颗“福星”,更凑巧的是,这两个获奖者出自同一个国家,同年出生(1857 年),同在六十岁那年双双获得这项世界瞩目的文学奖殊荣。这两位丹麦作家的名字,一个叫卡尔·吉勒鲁普;另一个叫亨利克·彭托皮丹。

1917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进入第三个年头,经过凡尔登那场惨烈的厮杀之后,敌对的双方对于大规模的屠杀均已感到木然,战事呈现出更加残酷的局面,战线也就拉得更长,被战火波及的地区不再局限于佛斯及杜奥蒙四周的据点了。欧洲上空战云密布——人间的“戏剧”愈演愈烈。也正是由于这“大剧”激烈,相形之下,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小剧”就显得不被人注意了,几乎淡漠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这一年,欧洲的两个大国——英国和法国,都没有提出自己的侯选人名单,而德国也仅仅推荐了一名“文坛次等星” 作家参加竞争。由于大战的缘故,欧洲三个“中立”国家——丹麦、挪威、瑞典,在政治上和民族睦邻关系上,无形中更加趋向一致。早在大战之初的头一年,三国首脑曾有过一次聚会。时隔三年,这三个国家的首脑又一次聚会,进一步达成了大战期间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默契。也许是国家之间的这一默契,促成了 1917 年的评奖在三国之间选择。由于这个原因,瑞典文学

院终于将 1917 年的文学奖颁给了这两位丹麦作家。

卡尔·吉勒鲁普于 1857 年 6 月 2 日出生于西兰岛,从小爱好文学,早期受丹麦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勃兰戴斯影响,作品有自传性质的《一个理想主义者》(1878)、《青年丹麦》(1879),其中渗透着反基督教的思想。后来在屠格涅夫影响下写了《罗木鲁》(1883),在席勒影响下写了《勃林希尔德》戏剧,在叔本华影响下写了长篇小说《磨坊》,这部作品被后世认为是他的杰作。1890 年,卡尔·吉勒鲁普迁居德国的德累斯顿市。在德国,他度过了近三十个年头,直至 1919 年去世,所以人们称他是“半个德国作家”。卡尔·吉勒鲁普获奖的理由是:“由于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因为它们蕴含高超的思想。”

亨利克·彭托皮丹和卡尔·吉勒鲁普同年出生,父亲也是牧师。从小对文学有强烈的爱好和兴趣,立志想当一名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锵羽》, 表现了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富裕农民的物质主义的讽刺。他的代表作品是他的三部长篇小说《死人的王国》、《幸福的彼尔》、《天国》。彭托皮丹从九十年代起基本上在乡村中过着隐居的生活。1929 年他被授予伦德大学荣誉哲学博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侵占了丹麦,使这位年近九十岁的年迈作家极端愤怒,他用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品为丹麦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争,人民幸福地生活的壮丽画卷,他的文学风格充溢着新的气息。一位与他同时代的批评家在评论他的文笔时写道:“一股来自尤特兰的清新之风把哥本哈根文坛上的乌烟瘴气一扫而光。”他以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为丹麦人民, 为丹麦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彭托皮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更为简单明

了:“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