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具有实学性质的水陆师学堂
水陆师学堂本为军事学校,但在当时,这类学堂学生所学技艺,均带有一般实学馆所学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学方面的内容。事实上,水陆师学堂对整个社会来说有着推动科技发展的作用,而且,中国自己办学堂学西学是由军事性学堂开其端的,福建船政局所办求是堂艺学是其典型事例。70—80 年代以后,水陆师等军事学堂的创办,不仅是海陆军的需要,也与社会经济的近代化有密切的关系,应该认为是整个社会学西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上述这类学校中规模较大者,首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该校是李鸿章“因北洋兵船陆续增置,驾驶、管轮两项需才甚亟”①,而于 1880 年倡议奏设的。原委派吴赞诚督率筹办,嗣以吴病笃,改派久充船政提调的吴仲翔充任。校址设在机器东局之旁,“堂室宏敞整齐,不下一百余椽,楼台掩映,花木参差,藏修游息之所无一不备。另有观星台一座,以便学习天文者登高测望, 可谓别开生面矣。”在当时,设备算是不差的。但因北方风气闭塞和学生膏火费月仅一两等原因,以致额数未能招满,“投考者或资质平庸,或年纪过大,终少出色之材”。学堂乃于 1882 年 10 月重订章程,将月给一两增为四两,“俾一经入选,八口有资,庶寒畯之家咸知感奋。”并仿福建船政学堂学生“学成之后,皆任各轮船将领,荐保二、三品官阶”之例,许诺“若果卓有成就,⋯⋯从优奏奖,破格录用。”“章程”除月给四两、和医药、伙食及上述这些优待以示号召外,还作如下规定:(1)学生须取具家人甘结和士绅保结。学生在堂 5 年为期,甘结内声明不满 5 年不得自行告退和请假完娶,亦不得应童子试;(2)“驾驶学生专习管驾轮船,管轮学生专学管理轮讥,在堂应授功课毕后,均上练船历练”;(3)每 7 天中 2 天习汉文。等等。
②天津水师学堂是颇有成效的。当其开始时,“北方风气未开,学生入堂之初,
非惟于西语西学咸所未闻,即中国文字亦仅粗通。”这样素质较差的学生苗子,但经过 3 年课堂学习,不仅学完一般课程,而且“欧洲水师学堂所留以俟上练船后指授之学,此堂均已先时预课”。就是说,应该是在练船上学习的东西已预先学过了。而“堂中所授繁难诸学,多为从前闽厂驾驶学堂洋教习所未及课”者;这些学生,不仅外国语言文字学好了,而且算、电、光、重、化、机械“诸学,视同文馆实相倍蓰”。②天津水师学堂之带有实学馆特点及其成效于此可见。
洋务派对于由学堂培养人才的认识是有其正确性的。李鸿章说:“水师为海防急务,人才为水师根本,而学生又为人才之所自出。”他认为,近代的新式军队再也不能像过去旧式军队那样不办学堂也可以统兵打仗了,因此,他把水师学堂看作“立中国兵船之本”的一项措施。除天津水师学堂之
④ 郑观应《致招商局盛督办书》,《郑观应集》下册,第 845—846 页。
① 盛档,郑观应拟《本局驾驶学堂总教习合同》,光绪二十年。
② 李鸿章天津水师学堂招考告示,见《洋务运动》(八),第 360 页。
① 上引文见光绪八年九月十九日天津水师学堂招考告示,《洋务运动》(八),第 360—362 页。
外,规模较大的要数张之洞在广东设立的水陆师学堂了。为什么要设立广东水陆师学堂?张氏说:本来中国人材荟萃,兵法亦精。“特是时势不同,船炮机器诸端,至今而巧者益巧,烈者益烈。若欲应时制变,固非设学堂不可。” 这个见解与李鸿章是一致的,即新式军队的建设非通晓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不可。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广东来说,尤其需要迫切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广东南洋首冲,边海兼筹”,水师固很重要,陆军也必不可少, 水陆“二者不可偏废”,“储水陆师之材较他省为尤急。”②张之洞乃于 1887
年 7 月,就博物馆馆址改为水陆师学堂,并“添购地段(四十七亩有奇),
增建堂舍”,力臻完备。委派曾充福建船政提调 10 余年,“才识沉毅,思虑周详”的吴仲翔为总办。甄选学生,调派教习,购买书籍、仪器,马上开办。首批学生主要是博学馆原有之 70 余名学员,“派令分习驾驶、管轮诸学”。学堂对学生的质量要求很严,“器识、资质、体气之不如式者”加以剔除, 经挑选,傅学馆原有 70 名学生仅剩 38 名;1889 年 9 月,复由福建船政局后
学堂调来已学习了 3—4 年的学生 37 名,“以其在闽原属分习驾驶、管轮, 而入堂先后不等,察其造诣深浅,或另列一班,或量与博学馆旧生分别并班入堂受课”。以上是为学水师专业者。学陆师的学生,则于 1888 年 6 月,“由天津调致曾充行伍、胆力素优之武职员弁二十名”派充。1889 年 10 月,又由天津招致曾经读书能文的幼童 20 名,在他们打下一定的英文、算学基础后,再“酌派水师陆师,令专习一艺”。据上所说,广东水陆师学堂的学生, 都是在实学馆或福建、天津新式学堂中初步学有外文、算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知识的学生,所以一般在堂学习 2 年,学水师者即派到练船实习,学陆师者即派赴各营供差。
广东水陆师学堂与洋务派所办其他的学堂一样,强调中西兼学。但由于张之洞颇富于理论色彩,已较明确地有了“体用”观。“其规制课程略仿津、闽成法,复斟酌粤省情形,稍有变通。”其具体方针是:“兼采各国之所长, 而不染习气;讲求武备之实用,而不尚虚文”。这实际上就是明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关系。所谓“西学”即这些实业学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不再赘述。这里主要谈“中学”的具体规定:“堂中课程限定每日清晨先读四书五经数刻,以端其本;每逢洋教习歇课之日,即令讲习书史试以策论,俾其通知中国史事兵事,以适于用。”还规定:“在堂者一律仍准应文武试以开其上进之程。”②这些说明,除明确体用关系外,强调了给予科举的出路。其吸引力应是比较大的。这也可以说是较有完整体系的洋务教育学制。
第三个有相当规模的水师学堂是南京水师学堂。该堂系署两江总督沈秉成创于 1890 年,堂址设于南京仪凤门隙地上。学堂招募聪颖子弟 120 人,分驾驶、管轮两班学习,每班各 60 人,5 年后咨报海军衙门考选。此外,将原来已裁撤的江南鱼雷学堂部分学生“归并堂内,以示节省”①。对这部分学生, “量技艺之高下,分为头班、二班、三班”,每班 20 人。学制 5 年。据说先
② ③李鸿章《天津水师学堂请奖片》,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五日,《清末海军史资料》,第 394—395 页。
① 以上引文均见张之洞《创办水陆师学堂折》,光绪十三年六月十四日,《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 21,页25。
② 以上引文均见张之洞《办理水陆师学堂情形折》,光绪十五年十月十八日,《清末海军史资料》,第
402 页。
① 张之洞《创办水陆师学堂折》,《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 21,页 26。
毕业的头班学生“实有成效”。1890 年前后,是清政府设立水师学堂的高峰。江南而外,还设有威海水师学堂和昆明湖水师学堂。
威海水师学堂,由海军提督丁汝昌于 1889 年设于刘公岛提督衙门旁。这是应北洋海军需要而设的。李鸿章说:“水师学堂之设,实为海军切要之图, 仅只天津一堂,储材无多,恐难敷用。”丁汝昌乃援天津水师学堂成规试办威海水师学堂,学堂规模不大,教职员工等人共 59 员。昆明湖水师学堂,全
名“昆明湖水操内外学堂”。创于 1887 年,学生系“遴选健锐营、外火器营官兵之子弟通晓文义及年力精壮者来堂”肄业,学制是仿照天津水师、武备两学堂“分门课艺”,教习则“拣派精于西学暨由金州水师营调来熟知水性” 者充任。内学堂学生“课以西法测算、天文、驾驶诸学”,学 5 年有成效者, 送赴天津水师学堂复考,并上海军练船历练;外学堂学生“教以行船、布阵及施放枪炮诸法”,亦颇有成效。与近代新式海陆军创建和发展相适应,洋务派不仅创办了水陆师学堂,同时也创办了近代式的医疗卫生事业。医院的设立系于 1888 年奏定,次年正式成立。天津设储药施医总医院,威海、旅顺二处设水师养病院。三种医院均由海军提督水师营务处与津海关道会商派员管理。天津总医院分西医学堂、施医院、储药处三大部分,“专司购储材料、诊治弁兵,并挑选生徒分班肄习”。这个医院专设医科学堂,可见是与培养医务人才结合起来的。天津总医院在天津城外建房屋 180 余间,西医学堂占
有房屋 78 间,西医学堂的规模还是不小的。学堂学生学成后,派赴海军各营舰充当医官。故西医学堂“尤为北洋各医院之根本”。李鸿章得意地说:“北洋创办海军之初,雇募洋医,分派各舰为费不资”,西医学堂的建立,医务人才自己培养,不必多用洋医了,可以省费多矣。另外,军事技术学校具有实业学堂特点者,还有一些,如鱼雷学堂、操炮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这里不一一罗列。
为了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洋务派所办的学堂,兹列表于下:
② 沈秉成《江南创设水师学堂折》,光绪十七年正月十四日,《清末海军史料》,第 404—405 页。
③ 张之洞《添设水师学生原额片》,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一日,《清末海军史资料》,第 41O—411 页。
④ 李鸿章《威海添建学堂片》,光绪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 72,页 22。
① 奕等《昆明湖水操内外学堂各员请奖折》,《清末海军史资料》,第 40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