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同盟
1814 年 9 月的最后几天,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正处于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开幕前的忙乱之中。全城披上节日盛装,会议大厦粉饰一新。各大饭店的经理无不挖空心思,盘算着如何大捞一笔。政府的礼宾机构更是不断加班加点, 忙作一团,外交大巨梅特涅则一心想着如何借机在欧洲各国君主和大臣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智慧和威风。
奥地利举国上下正在迎接的,就是臭名昭著的维也纳分赃会议。
10 月 l 日,会议正式开幕,参加会议的包括了除土耳其以外的几乎所有欧洲国家。仅正式代表就有 216 人。由于此次会议不仅要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旧秩序,同时还要重新划分欧洲的版图,直接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因此,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规格之高,可谓史无前例。他们中包括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国皇帝弗兰茨一世、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以及奥国外交大臣梅特涅、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瑞、战败国法国的外交部长塔列朗等。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活跃人物,名流要员,此时都云集这里,准备着安排欧洲历史的未来。
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次会议除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外,没有举行过一次正式会议。虽然名为欧洲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但真正的主宰和操纵者是俄、英、普、奥四国。亚历山大一世、卡斯尔瑞、梅特涅和普鲁士首席部长哈尔登堡成为会议的“四巨头”。会议的一切问题都山这四国组成的“叫国委员会”秘密决定。与会的其他各国代表,既无从了解内幕,又无权发表意见, 每日只是沉溺于舞会、狩猎和游览之中。时间,维也纳街头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各种舞会,酒宴和狩猎无休无止。当时就有人讽刺说:维也纳会议不是议事会,而是跳舞会。
维也纳会议一开场,立即暴露出与会各国,特别是俄、英、普、奥四大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四国中沙皇俄国的胃口最大,态度最强硬。亚历山大一世力图成为欧洲霸主,为此施展各种诡计,使西欧各大国互相竞争,彼此敌对,相互牵制。英国的方针则是尽量削弱法国,确保欧洲大陆的均势,拉拢普、奥同俄、法抗衡。梅特涅力图取得在中欧和在德意志的霸权地位,恢复奥国对意大利的统治。普鲁士则主张严惩法国,扩张自己的领上,确保德意志的霸权。
会议上争执最为激烈的是波兰和萨克森的领土归属问题。俄国要求独占华沙大公国,于是提出作为补偿,把萨克森让给普鲁士。奥地利对此坚决反对,英国支持奥地利。法国不愿普鲁士太强大,也站在英、奥一边。1815 年1 月 3 日,英、奥、法三国签订秘密同盟条约,规定三国如遇他国进攻,均有互相援助的责任。这样,以俄、普为一方,以英、奥、法为一方,维也纳会议上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双方几乎闹到决裂的地步。
最后,还是出于对拿破仑的仇恨和恐惧,把他们重新粘合起来。3 月 7 日,拿破仑戏剧性地从厄尔巴岛重返法国,惊恐之余,各战胜国间的争吵停止了,并再次组成反法同盟,向拿破仑的“百日王朝”开战。同年 6 月 9 日, 就在滑铁卢战役发生的前几天,各国与会代表在匆忙中签署了《维也纳会议最后总决议》。
根据这个最后决议的规定,波兰遭到第四次瓜分。沙俄夺得了拿破仑时期建立的华沙大公国的大部分领上,波兹南和格旦斯克留给普鲁士,加里西
亚仍属奥地利。剩下的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交由俄、奥、普三国共同“保护”。沙俄继续占有芬兰和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但由于瑞典失去了芬兰,把挪威划归瑞典作为“补偿”。
《最后决议》规定建立德意志联邦。但沙俄不愿在自己的身边出现一个强大统一的德国,因此力主使德国保持分裂局面。根据俄国的主张,德意志联邦由 34 个邦国、4 个自由市组成。联邦设立一个由各邦代表组成的“邦联议会”,由奥国担任主席。沙俄力图使德意志联邦中最大的两个邦奥地利和普鲁士相互竞争,互为削弱。
英国为了加强海上霸权地位,强使会议同意它继续占领马耳他,以及法国殖民地多巴哥、圣路西亚和毛里求斯,并从荷兰人手中夺得南非开普殖民地和锡兰岛,从而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巩固和扩大了殖民霸权。
依照这个“最后决议”,意大利仍维持四分五裂的状态。除撒丁王国维持独立外,奥国哈布斯堡王朝成为意大利半岛的实际统治者。中部是罗马教皇国,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则受到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统治。
对于战败的法国,《最后决议》规定法国恢复到 1792 年的疆界,它的
53 个海陆军要塞,由反法联军占领 3—5 年。法国必须赔偿 7 亿法郎并交出海军。拿破仑时代归并法国的比利时被并入荷兰,成立尼德兰王国,兼治卢森堡王国。瑞士被宣布为永久中立,撒丁王国收回萨伏依和尼斯,热那亚也划归撒丁。
尽管各国的君主和大臣在分割领土时勾心斗角,但在恢复旧制度方面却没有争论。他们一致同意法国代表塔列朗提出的恢复“正统主义”原则,恢复了欧洲各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法国、西班牙、两西西里的波旁王朝;葡萄牙的布拉冈扎王朝,德意志和意大利各邦的旧王室,由此重新粉墨登场,恢复了他们的反动统治,从而出现了全欧洲规模的复辟浪潮。
维也纳会议建立起来的反动秩序,史称“维也纳体系”。为了巩固这一体系,1815 年 9 月,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提议成立“神圣同盟”。9 月 26 日,俄、普、奥三国君主在巴黎联名发表宣言,宣布缔结“神圣同盟”,目的在于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义,所有缔约各国都必须相互提供金钱、军事和物资的援助。不久,除英国外的全部欧洲国家都加入了这个以俄国为首的同盟。为了用武力阻止波拿巴王朝在法国重登王位,俄、英、奥、普又于同年 11 月结成四国同盟。作为神圣同盟的补充。同盟条约规定:四国将定期举
行会议,镇压革命运动,确保“欧洲均势”。从 1815 年维也纳体系建立开始, 欧洲社会进入了一个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