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海涅

1845 年初,法国政府根据普鲁士政府的请求,命令马克思限期离境。在离开巴黎前夕,马克思在给诗人海涅的一封信中写道:

“在我要离别的人们中间,跟海涅的别离对我是最难受的。我很想把您一块儿带走。”

从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海涅之间存在的真挚和深厚的友谊。亨利希·海涅,这位德国的伟大诗人,1797 年 12 月出生于德国杜塞尔

多夫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终年忙于商店生意,聪明能干的母亲则特别小心谨慎,她不喜欢诗歌,不许海涅看小说。有时女仆给海涅讲些神鬼故事, 母亲知道后也要大加责备。

少年时代,给海涅印象最深的是拿破仑,他从小经常听到人们谈论拿破仑,很早就向往着法国的自由精神。由于崇拜拿破仑,因而对于普鲁士的封建专制异常痛恨。1811 年,拿破仑途经杜塞尔多夫,海涅挤在人群里,久久的注视着这位横扫欧洲的无敌英雄,心中暗暗赞颂着他。

海涅中学毕业后,根据父母的意见,到法兰克福的一家商店当学徒。第二年,他在富有的伯父赞助下,到汉堡开了一家商店,可海涅对经商不感兴趣,不久商店就倒闭了。

1819 年,22 岁的海涅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在大学期间,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华逐渐显露,除了规定的法学课程外,他旁听了德国文学、德国语言、历史及考古学等课程,每当有所感受,他就写成诗,并向人请教,再反复修改。他认为,诗歌就应该像一个真正自由的德国女孩,精神焕发,不能矫揉造作,无论如何,不能把诗弄成苍白的尼姑或夸耀门第的小姐。

海涅的创作始于抒情诗歌,1827 年,他把自己 10 余年来的诗作汇集成册,定名为《歌集》出版,受到读者欢迎,其中许多诗篇被音乐家谱成了歌曲。这本《歌集》在海涅生前 13 次再版,他因此成为德国著名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

1824 年至 1828 年,海涅根据自己旅行所得,先后出版了四部著名的散文游记:《哈尔茨山游记》、《观念——勒·格朗特文集》、《英国片断》以及关于意大利的记载。海涅把抒情与论辩结合起来,把神话与传说融汇于诗情画意之中,使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巧妙地结合,获得了很大成功。

海涅的犹太血统使他受到社会的歧视,他因此更加深切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即使在小有名气后,他仍然关心革命,向往自由。1830 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正在北海养病的海涅听到消息后,异常兴奋。他以极大的热情注视着法国革命的发展,并挥笔写出了革命颂歌:

我是剑,我是火焰, 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 战斗开始时,

我奋勇当先,

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海涅向往着革命的法国。为了“呼吸新鲜空气”, 1831 年 4 月,他从汉堡动身,前往巴黎,并从此永远在巴黎定居。他不断给德国报纸写去通讯, 报导法国革命的消息。同时也将德国文化介绍给法国。海涅的到来,受到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肖邦等人的欢迎。但他激烈的言论,引起普鲁土当

局的仇恨,他的作品被禁止在他的德国故乡发行。

结识马克思是海涅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它使海涅的思想和诗歌创作,都产生了飞跃。1843 年 10 月,马克思受到普鲁土当局的迫害,侨居巴黎。同年 12 月,46 岁的海涅和 25 岁的马克思相识,并从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段时间,海涅天天和马克思夫妇见面,向他们朗读自己的诗作,倾听他们的意见。正是由于马克思的帮助,海涅创作出了他最好的政治诗歌,如《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

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 我们织进去三重的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恩格斯在读过这首诗后,兴奋地说:“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亨利希·海涅也参加了我们的队伍。”

1843 年 10 月,海涅在流亡 13 年后,第一次回德国探望病中的母亲。他根据这次旅行所得,写出了他一生中的创作之冠:《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当他看到祖国黑暗如故,心中充满了忧虑,但是并不悲观。他满怀信心地提出了革命的理想:

我们要在地上幸福生活, 我们再也不要挨饿;

绝不让懒肚皮消耗双手勤劳的成果。

马克思很重视海涅的这部长诗,亲自把它送到法国《前进报》发表。同海涅的其它作品一样,这首长诗出版后,在德国立即遭到查禁。

海涅的晚年是在悲惨的境况中度过的。他年轻时就经常患病。1845 年后病情恶化。1848 年,马克思回国创办《新莱茵报》,曾约请海涅参加,但他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这一年起,直到去世,海涅整整有八年时间瘫痪在床上,双目几乎失明。

但是,这个“革命的好鼓手”并没有因病停止战斗。他在“床褥坟墓”中,仍以顽强的毅力,用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出大量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这个坚强的战士,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充满了感情。他在逝世前几年,

曾经这样称颂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无疑地是德国最能干的头脑,毅力最充沛的人物。这两个革命博士和他们果敢坚决的学生们都是德国独特的男子,他们据有生活,未来属于他们!”

1856 年 2 月,海涅在顽强地坚持了八年之后,终于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