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果戈理的诞生

俄国文学史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夫·托尔斯泰同被誉为两大柱石。然而,你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伟大作家是怎样迈出成功之路第一步的吗?

1821 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1838 年,他按父亲的愿望进入工程学校,五年后毕业。但他在工程局工作一年后决定改以写作为生,当一名职业作家。

1845 年,24 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第一部小说《穷人》。生性腼腆的他却没有勇气把书稿投向出版社或杂志社,怕编辑先生不屑理睬。后来还是由他的一位同学,拿去送给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看完书槁,涅克拉索夫被

《穷人》中真实动人的描写所深深感动,他迫不及待地和这位同学连夜去拜访作者,当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睡梦中被惊醒时,涅克拉索夫立即紧紧拥抱了他,两人都兴奋得流出了泪水。

告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立即带着书稿去找誉满全俄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他一进门就大声喊道:“一个新的果戈理诞生了!”别林斯基看到他这副兴奋的样子,故意开玩笑地说:“自然,现在果戈理会同菌子一样多哩!”

然而,当别林斯基一口气读完《穷人》后,他不但同意涅克拉索夫的看法,而且显得比涅克拉索夫更为激动。他明确表示:“我就是舍弃俄国文学, 也支持这篇作品!”并称赞说:“最可惊叹的是:寥寥数语,就使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若是一般作家, 怕是写上 10 页,也未必能写到如此程度。而且作者对于穷人所表示的巨大同情是如何感人啊!作者一定是一位极其贫穷困苦的人!”

别林斯基同样急切地要见作者,并极力主张要在聚会的场合朗读和推荐

《穷人》。不久,《穷人》首先在涅克拉索夫主编的《彼得堡文集》杂志上发表,随后又出版了单行本。别林斯基在为《穷人》所写的评论中,称赞它是俄国文学史上“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

得到别林斯基和涅克拉索夫这两位文坛名人的支持,《穷人》一问世, 就受到热烈欢迎,24 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顷刻成为享誉俄国文坛的著名作家。

继《穷人》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又发表了《双重人格》、《女房东》、

《白夜》、《脆弱的心》等中篇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进步知识分子反封建农奴制团体——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成员。1849 年,他因朗读具有反农奴制思想的别林斯基致果戈理的信,以及秘密筹备印刷所的罪名,同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被捕,被判处死刑。在刑场上即将执行枪决的紧张时刻,沙皇官员忽然宣布改死刑为苦役及充军。28 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四年苦役、六年军役。

在西伯利亚的四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忍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病痛和孤寂的折磨,即使在流放生活结束后,他仍深陷于贫穷、家庭纠纷和癫痫病发作的包围中。痛苦的生活经历,直接反映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有人认为,他本人的遭遇,几乎同他在小说中塑造的任何一个悲剧性人物完全一样。

1861 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了长篇小说《波侮辱与被损害的》,书中继续了《穷人》中有关“小人物”的主题,成为一部很有影响的作品。不久,

他又发表了小说《死屋手记》,记载了自己对西伯利亚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 控诉了苦役制度对犯人在肉体、精神上惨无人道的摧残,揭露了流放制度下苦役生活的黑暗。

1866 年出版的《罪与罚》一书,是使陀思妥耶夫斯基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作品。这部长篇小说通过两家穷人与两家富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描写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社会转变过程时期彼得堡的生活。

1868 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的《白痴》,发展了“被侮屏与被损害者” 的主题,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此后,他又完成了小说《恶魔》和他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分析大师,尤其擅长揭示反常心理的动机。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震撼人心的描写,是一般作者难于比拟的。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情节发展迅速,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同时,他还把对弱者的同情融入故事中。他认为,人的灵魂只有通过苦难的磨难才能获得净化。深刻的悲剧性和同情心,成为他作品的显著特征。

1881 年,陀思妥耶大斯基因病去世。终年 60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