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的奠基人

1831 年 12 月 27 日,英国巡洋舰“贝格尔号”汽笛长鸣,徐徐离开了朴

茨茅斯港,开始了它历时五年、行程 25000 海里的环球考察。就在这艘军舰

上,由汉斯罗教授推荐的一位 22 岁的英国青年,将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船考察。他就是近代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

1809 年 2 月,查理·罗伯特·达尔文出生在英国西部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父亲是一个著名的医生。达尔文从小就喜欢钓鱼、打猎,酷爱花、草、鱼、虫,卧室里总是摆满了各种昆虫、贝壳和植物标本。1825 年,他和哥哥一起被父亲送进爱丁堡大学学医,希望他们获得医科学位,以继承家业。然而,达尔文在学校里,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博物学、矿物学这些几乎同医学不相干的学问上面。

两年后,当父亲得知 18 岁的达尔文“无法忍受外科手术”时,他又被送进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然而达尔文在这儿再一次走上了“荒废学业”的道路。他继续把大量时间用在阅读自然科学书籍,采集动植物标本,听取自然科学讲座等方面。这一时期对达尔文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植物学教授汉斯罗。共同的爱好让他们很快成为朋友,一起散步,一起到郊外旅行。达尔文因而得到了一个绰号“与汉斯罗一起走的人”。 1831 年夏天,达尔文在通过神学学位考试后,听从汉斯罗的建议,参加

了对北威尔士的地质考察。同年 8 月回到家中后,从汉斯罗的来信中获知, 他已被批准陪同“贝格尔号”军舰前往南美海岸进行考察,没有薪水,但供给食宿。达尔文立即接受了这个提议。

在巡洋舰上的五年,决定发达尔文一生的全部事业。这五年中,他从没有偷闲过半个小时。每到一地,他总要认真调查研究,跋山涉水,走进深山老林,挖掘生物化石,采集动植物和矿物标本,发现了许多新物种。他战胜了热病的袭击,经历了晕船的折磨,锻炼了意志和能力,丰富了有关生物学的实际知识,也从而产生了对“神创论”的怀疑。

1836 年,达尔文随“贝格尔号”满载而归。他谢绝了担任待遇丰厚的英国地质学会秘书的邀请,用了两年的时间,埋头整理他的考察日记和各种标本,出版了很有科学价值的《航海日记》等一批著作和论文。不久,他移居伦敦郊区,建立了一个动植物试验园地,集中精力研究生物进化发展的原因和物种的起源。经过 22 年的大量试验和刻苦钻研,达尔文终于完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1859 年 11 月 24 日,《物种起源》第一版发行,每册 15 先令,1250 册当天销售一空。1861 年发行第二版,很快又脱销。

在这部科学巨著里,达尔文以充分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向人们表明“物种不是不变的”,一切生物都由少数生物进化而来,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历史作用的结果。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说教, 把生物学第一次从神学束缚下解脱出来,将它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达尔广文的进化论,是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最重大发现之一。《物种起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达尔文进化论的确立。

《物种起源》像一颗重型炮弹在“神学阵地的心脏上”猛烈爆炸,震动了整个欧美大陆。上至英国首相,下至御用文人,都群起攻之。一些昔日的朋友和老师,也因观点分歧而变成仇敌。与此相反,很多科学家则坚定地表

示支持达尔文,以赫胥黎为酋的进步学者更是挺身而出,称自己为“达尔文的追随者”。赫胥黎写信给达尔文:“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最激烈的大辩论,于 1860 年 6 月 30 日在牛津图书馆里展开了。会场内

十分拥挤,连窗台上也坐满了人。牛津大主教威柏弗斯抢先跳上讲坛,在严厉指责达尔文触犯造物主后,他以谩骂的口吻质问道:“坐在我对面的赫胥黎先生,你是相信猴子是人类祖先的⋯那么请问你,你自己是由你祖父的还是从你祖母的猴群中变来的?”说完后,他在助威者的笑声中得意地回到了座位。

这时,只见赫肯黎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在揭露威柏弗斯对进化论和人类起源的无知后,赫胥黎有力地回击了主教大人的挑畔:“我说过,我再说一遍,人类没有理由因为他祖先是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而感到羞耻。我感到羞耻的倒是这样一种人,他惯于信口开河,他不但满足于自己事业中的那些令人怀疑的成就,而且还要干涉他一无所知的科学问题⋯⋯”话音未落,听众中的青年学生和进步人士,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会场内这时大吵大闹起来,突然一阵混乱,人们纷纷离开了座位,原来布留斯特夫人看到大主教被逼得无言相对时,气得昏了过去⋯⋯

牛津大辩论不仅没能扼杀进化论,反而使它迅速传遍欧美各地。无论是在德国、法国还是美国,到处都出现了激烈的辩论和论战。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到 19 世纪 70 年代,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普遍被学术界所接受。1877 年,当母校剑桥大学决定授予他荣誉学位并承认他对于科学的伟大贡献时,达尔文已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了。他是世界 70 多个科学协会、大学的名誉会员、名誉院士、名誉教授,并获得了各式各样的博士称号。

但是,达尔文不沉醉于荣誉之中,他随意将那些奖章、证书塞进抽屉, 而把自己的精力完全奉献给了科学事业。直到病逝前两天,他还挣扎走到实验室,记录实验的进展情况。

1882 年 4 月 19 日,73 岁的达尔文在唐恩镇的家中静静离开了人世。为感谢他对科学的贡献,人们把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牛顿的墓旁。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达尔文对人类科学事业的贡献,他把进化论列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明之一,代表着当时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达尔文的一生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曾不断地追求科学,并且把我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他用自己 22 部不朽的著作和 80 余篇论文,证明了他留给后人的一句名言:对于科学,坚持者,必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