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王冠的警察

1825 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尼古拉一世踩着贵族青年革命者的

鲜血,登上了沙皇的宝座。在此后的 30 年中,他在对内极力维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拼命扼杀自由主义思想和革命运动的同时,疯狂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因此,人们把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称为是俄国“专制制度的顶点”。

厄古拉一世上台后,为了巩固自己手中遭到种种非议的权力,撕去一切君主都试图穿戴的伪善外衣,断然实行公开的暴政。他发誓说:“只要我一息尚存,革命就不会传到俄国来。”

在残酷镇压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后,尼古拉一世全力加强警察职能,下令设立了宪兵团和内廷第三厅,专门负责惩办“国事犯”,监视分裂分子和外国人,放逐嫌疑犯,搜集秘密情报等。

尼古拉一世这位“戴王冠的警察”,还千方百计“给自由言论加上铁的口罩”。1826 年和 1828 年,他先后两次颁布了苛刻的书刊检查条例,凡怀疑宗教、批评专制制度、提倡政治改革的作品,一律被禁止出版;作者和书报检查官如有违反条例,轻则禁闭,重则流放。别林斯基,赫尔岑,恰达耶夫等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因发表反对专制统治的作品而受到迫害;讴歌自由的伟大诗人普希金被沙皇政府设计致死,诗人莱蒙托大因痛斥杀害普希金,而被流放到高加索。

根据尼古拉一世“不需要博学之士,而需要忠臣”的信条,俄国教育部门制定了“东正教、专制制度和民族性”三位一体的反动教育方针。在大学里,禁止讲授哲学、自然法学和政治经济学。在官方批准发行的书籍和教材中,农奴制俄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被说得“富丽堂皇”,光辉灿烂。这种愚民政策严重阻碍了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维持腐朽不堪的俄国农奴制度,尼古拉一世下令确立贵族禁地制, 规定贵族禁地只能由长子继承,不得分割和出卖,从而在政治和经济上巩固高级贵族的地位。资产阶级分子只能成为新设立的世袭和私人的“荣誉公民” 等级,不得攀附贵族而获得贵族头衔。

尼古拉一世继承老沙皇的对外扩张政策,把保护欧洲专制政体和解决东方问题,作为俄国对外政策的两个主要目标。为此,他悍然镇压了波兰民族起义和匈牙利革命,充当了凶狠的刽子手和宪兵。

自 1815 年维也纳会议后,波兰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由沙皇兼任波兰国王。1830 年后,波兰贵族在城市贫民和农民的支持下,发起了波兰民族解放运动。1831 年 1 月,波兰贵族议会剥夺了尼古拉一世及其家族在波兰的王位,尼古拉一世闻讯,立即调动 10 万大军和 300 门大炮进攻波兰。在占领华沙,扑灭起义后,再次宣布波兰为俄罗斯帝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波兰王位由俄国皇室世袭。

1848 年初,欧洲各国革命风潮蓬勃兴起。尼古拉一世即刻在俄国西部边境驻屯军队,储备军需,随时准备镇压邻国的革命运动。

1849 年春,匈牙利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英勇抗击奥地利军队的入侵。奥军接连败北,损失惨重,匈牙利革命政府控制了几乎全部的领上。应奥地创政府的请求,尼古拉一世迅速派遣了 14 万俄军侵入匈牙利,残暴地扑火了匈牙利革命。在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沙皇俄国再次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保持了欧洲“宪兵”的可耻“荣誉”。

解决“东方问题”是尼古拉一世对外政策的另一项主要目标。1828 年, 他发动对上耳其的战争,迫使土耳其把多瑙河口及黑海东部沿岸划归俄国, 并承认了希腊、塞尔维亚、摩尔多瓦、瓦拉几亚的自治。俄国影响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在中近 东有着巨大殖民利益的英国的恐惧,英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1848 年欧洲革命被沙皇几十万军队最终镇压后,尼古拉一世感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强大,他不仅是欧洲的主人,而且应当是世界的主人。他决定利用当前的地泣和时机,实现他建立世界帝国的野心。这时的土耳其在尼古拉一世的眼里是个“垂危”的病人,为了实现南下征服上耳其帝国,打通黑海海峡,夺取近东和巴尔干的战略目标,尼古拉一世准备同英国瓜分土耳其。但是,拿破仑三世统治下的法国,却更乐于同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反对俄国。奥地利在东方问题上的反俄立场坚定如故。欧洲列强在东方问题上的斗争日益激化。

50 年代初,尼古拉一世决定利用土耳其占领下的耶路撒冷“圣地”问题, 对土耳其采取军事行动。1852 年 8 月,土耳其政府在法国的压力下,保证天主教徒对圣地拥有的管辖权。尼古拉一世以此为口实,指责上耳其政府迫害东正教徒,派遣使团,要求土耳其承认沙皇是土耳其境内东正教徒的“保护者”。土耳其苏丹政府在英法支持下,拒绝了沙皇的要求。俄军就此开进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1853 年 10 月 4 日,土耳其向沙俄宣战。1854 年3 月,英法对俄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由于俄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空前孤立,同时帆船舰队无法对抗英国的汽船舰队,制海权逐渐被英法联军掌握。1854 年 9 月 6 日,英法联军包围了俄国

黑海舰队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尽管俄军进行了 11 个月的顽强抵抗,终因武器装备落后,指挥无能等原因而宣告失败。残存的黑海舰队舰只全部被凿沉或烧毁。

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的东方政策受到严重挫折。这场战争使俄军伤亡 52

万人,耗资达 5 亿卢布,俄国财政因此而陷入崩溃状态。俄国国内的革命运动再次趋于高潮。

1855 年 2 月,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陷落的前夕,尼古拉一世突然服毒自

杀。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只得停战求和。1856 年 3 月 30 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俄国放弃对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的保护权和对土耳其东正教臣民的保护权;黑海中立化。

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的腐朽和俄国经济技术的落后。这场战争的失败,成为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