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德国特里尔城的布昌肯大街上,有一幢普通的楼房,淡黄色的粉墙, 棕色的门棚和窗沿,四周种满了鲜红色的玫瑰花。1818 年 5 月 5 日,卡尔·马 克思就诞生在这里。

马克思的双亲都是犹太人。父亲在当地做律师。用列宁的话说,这是一个“富裕的文明的,但不是革命的”家庭。马克思在特里尔生活到 17 岁,直

到 1835 年中学毕业。他的毕业作义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表现出了少年时代马克思服务全人类的凌云壮志:“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这篇作文得到了主考老师“思想丰富,理解深刻”的最高评语。

同年,马克思前往波恩大学学习法律。一年后,他义转入了柏林大学。来到柏林后,他强烈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密切关注着德国社会的政治斗争。在大学期间,他结识了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参加了这个主张尤神论和革命的组织。 1841 年初,马克思在毕业论文中借用古希腊哲学家的诗句:“不畏神威,不畏闪电,也不怕天空的惊雷”,来表达自己所要选择的生活道路。这篇论文经耶拿大学哲学系决定,他不必答辩就可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这时他仅 22 岁。

不久,马克思给一家杂志寄去了自己的第一篇政治性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逐条驳斥了新检查令,揭露了普鲁士政府的虚伪和反动。书报检查官扣压了这篇充满战斗性的檄文,但这却标志着 24 岁的马克思,勇敢地投入了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

1842 年 10 月,马克思应聘担任了科隆《莱因报》的主编。这家由莱因自由资产阶级创办的反对派报纸,在马克思的主持下,办得生气勃勃,面目一新。订户从 800 份猛增至 3000 多份。零售数更是直线上升。马克思在报纸上连续发表抨击普鲁士政府的文章,揭露了广大农民的悲惨处境。

普鲁士政府十分恼怒,政府官吏先是对《莱因报》实行双重检查,后又要求该报每天在付印前须送行政区氏官“审定”,在仍无法阻止该报散发革命言论的情况下,普鲁士官吏气势汹汹地用查封报纸来威胁该报的股东。唯恐失去财源的股东们哀求当局宽恕,并要马克思改变调子。马克思怒不可遏、断然辞去了报纸主编的职务。

1843 年深秋,马克思同等待了他七年的未婚妻燕妮结婚。婚后,他们一起到欧洲革命的心脏——巴黎。马克思很快投入了沸腾的斗争生活,同流亡巴黎的各国秘密工人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1844 年 2 月,马克思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格合办了激进派杂忐《德法年鉴》。普鲁士专制政府一听到马克思的名字,马上以该刊犯有“预谋叛国和侮辱国王”的大罪,下令在各边境口岸予以堵截。大批军警在莱因河的航船上和德法边境的许多通道是,搜出了儿百本《德法年鉴》,一慨加以没收, 使这个新刊物的发行困难重重。不久,马克思与卢格之间也产生了意见分歧。

因而这个刊物只出民一期就停刊了。

但是,《德法年鉴》仍为革命播下了星星之火。马克思在这一期刊物是, 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进一步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指出革命理论必须同革命斗争结合起来,才能在消灭剥削阶级旧制度的斗争中取得胜利。马克思明确指出: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1844 年 6 月,德国西里西亚织工举行起义,这是德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第一次大规模斗争,马克思高度赞扬德国无产阶级的觉醒和革命精神, 热情称颂工人们在自己的斗争中,始终能够把矛头指向剥削制度,反对私有制的社会。

马克思在法国的革命活动,使得普鲁土统治阶级日益感到恐惧。他们把马克思视为最危险的敌人,用尽一切卑鄙手段对他进行迫害。普鲁士政府在以马克思的著作有害社会为山,命令普法边境上的警察机关,只要马克思在国境线上一出现,就将他逮捕。同时不断向法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驱逐或引渡马克思。法国内阁终于在 1845 年 1 月中旬,要求马克思离开法国。

1845 年 2 月,马克思全家来到布鲁塞尔。比利时当局非常不愿接受革命流亡者的避难。为此,布鲁塞尔警察局要求马克思保证,不在比利时发表任何有关当前政治问题的意见,这也就剥夺了他获得任何直接收入的来源。

普鲁士当局这时仍不甘心,要求比利时当局引渡马克思。在马克思针锋相对的斗争下,这个企图遭到可耻的失败。

即使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马克思继续坚持研究政治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学说。他把为无产阶级制定改造现存制度的真正科学的革命理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1841 年,马克思在大学毕业论文中,曾表达了要用哲学改造世界的决心。他把自己比作希腊神话中,替人类窃取火种的英雄普罗米斯修。他满怀激情地在论文中引用了普罗米修斯的豪言壮语:

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

我宁愿被缚住在崖石山, 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

四年后在比利时,这位壮志凌云的青年,终于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