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与“新和谐村”

们可能不会相信,1824 年,在美的印第安纳州南部,曾出现过一个人间的理想“天国”,它的名字叫“新和谐村”。

这个村庄地处丘陵起伏、碧水长流的地带。村外的山岗和谷地,是一片义一片的葡萄园,紫红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成的葡萄架下,把整个村镇点缀得分外秀丽。在村庄的远处,与天际相连的草场上,绿草如茵,点点牛羊,头戴宽边草帽的牧羊人,悠闲地随着羊群移动。村子周围的果园里, 桃李成行,构成一道宛如翡翠的屏障。

“新和谐村”里面,更是一幅引人入胜的油画。街道两旁,白杨垂柳, 夹道成荫。绿荫深处是一幢幢厂房,有面粉厂、鞋帽厂、啤酒厂、麻布厂。在村庄的中心,可以看到崭新而又整齐的住宅和公用建筑,还有会议室、阅览室、学校、医院。这些房屋周围,则是连成一片的小花园。微风吹来,到处飘逸着花香。

每当太阳升起,薄雾散尽,村里的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劳动。看上去, 他们的衣着并不讲究,但整洁。人们按照年龄大小从事着各种有益的劳动。5

—7 岁的儿童去学校读书,接受启蒙教育。8—10 岁的儿童除读书外,还要参加一些轻微的劳动。12 岁以上的青少年在读书的同时,还要在工厂或作坊里学习某种手艺。20—25 岁的青年则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队伍。25—30 岁的人们每天除参加两小时的劳动外,其他的时间用来从事保卫工作和产品的分配。30—40 岁的人,负责组织、管理和领导生产。40—60 岁的人,主持对外交往以及产品交换。60 岁以上的老人则拥有一种特权,他们负责捍卫宪法。在这个新和谐村里,人们相安无事,各得其所,只要你付出一定的劳动,你就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岂不是一个“世外桃源”吗?是的,它确实是在世界上存在四年之久的一个“世外桃源”,这个“新和谐村”的创立人是英国人罗伯特·欧文。 1771 年 5 月,欧文出生在北威尔士一个贫苦工匠家庭。他只读过乡村初

小,从 9 岁起就开始自己谋生,在一家商店当学徒。10 岁时,他只身一人到伦敦自谋生路,学徒三年后,当了一家服饰商店的店员。17 岁时他开办了一家小工厂,由于经营有方,获利丰厚。20 岁时,他被曼彻斯特一家纱厂请去作经理,按照自己的理论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革,由于经营管理得法,深受纺织界的赞誉。他也结识了许多著名人物。

1799 年,欧文同人合伙买下了苏格兰新拉纳克的一家拥有 2000 人的纺纱厂。第二年,他成了这家工厂的经理。欧文开始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最初的改革试验。他想通过自己的改革,消灭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他首先从缩短工时入手,把原来每天 14 小时减少到 10 个半小时。随后,又实行了一系列提高工人福利的改革,如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和劳动条件,为工人开办托儿所、幼儿园和模范小学,并建立了专门商店,廉价供应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此外,这个纱厂还废除了惩罚,代之以教育规劝。更奇怪的是,1806 年纱厂由于遭受经济危机而停产四个月,但工人的工资却原数照发。

新拉纳克的改革给欧义带来极人的鼓舞。企业利润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同时,这个居民成份复杂,刑事案件层出不穷的新拉纳克,被改造成为当时的模范移民区,获得了“幸福之乡”的美称。

1812 年,欧文开始宣传自己改造新拉纳克的成就,发表了《关于新拉纳克工厂的报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欧洲各国的达官显贵,王公大臣、资产者、慈善家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家,纷纷前来参观。欧义的名字斐声四方, 他成为欧洲最有名望的“慈善家”。

1817 年,欧义在应邀参加关于失业问题的讨论时,提出了同失业作斗争和改善劳动者生活条件的广泛计划。他企图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通过组织建立劳动公社的办法,来消除社会贫困和失业。1820 年,欧义把他的设想发展成为“新社会体系”。他在《致新拉纳克郡报告》中,系统地论述了他的改进社会的计划。这标志着欧文一生的转折,表明了他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

为了用典型示范来证明自己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欧文提出了建立示范性劳动公社——共产主义新村的计划。1824 年,他带着一批志同道合的人, 来到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花了 20 万美元买下了 3 万英亩的土地,开始兴建“新和谐村”。

这个共产主义新村刚出现,就像春天来到人间一样,迅速传播,给美洲的劳苦群众带来极人的希望。他们从各地赶来,汇集在这里,一时间参加新和谐村的人数竟达 800 人之多。一些著名人士,像美国费城科学院院民威廉·麦克留尔、经济学家约西亚·华伦等人也来到这里,热情地参加新村的建设。凡是到过这里的人,无不连声叫绝,派赞扬。

欧文在 1825 年 10 月发表的一篇演说中,阐明了他创办“新和谐村”的目的。他说:“我来到这个国家是为了介绍一个崭新的社会,把愚昧而自私的社会制度,改变为一种外朗的社会制度,这一种制度将逐渐把一切利益结合起来,并消除引起个人之间一切纷争的原因。我已买下了这片产业,并且亲自来到这里实行这种办法。”

然而,欧文万里迢迢、飘洋过海建立的这个新村的命运,说来令人伤心。由于“新和谐村”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

同时,按照欧文的理沦,公社经济活动的日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新和谐村”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消费超过了生产。公社里从事生产的人太少,技术员和熟练工匠尤为缺乏,工厂、作坊因而常常停产。

公社一家能和当时美国设备最完善的染坊相媲美的染坊,终日无事可干。另外,一个每周能生产 400 磅棉纱的纺织厂,以及一个日产 60 桶面粉的面粉厂常常停工。3600 英亩麦地缺少足够的人手来耕种。

即使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欧文自己也无法长期补贴“新和谐村”的亏损。1828 年,“新和谐村”存在四年之后,无法继续维持下去,终于宣告破产。

同一个时期内,在美国纽约等地还建立了另外 18 个欧文式的公社,40 余个傅立叶式的合作公社,但陆续都失败了。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但是他们的主张中仍有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如按劳分配的思想。它对后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美国试验的失败,并没有动摇欧文的信心,他在回到欧洲后,继续在

英国推行合作运动。到 1832 年,英国的合作社已有近 500 个。欧文还积极参加了英国的工会运动,发起和成立了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全国生产部门大联盟,当选为英国历史上首届总工会主席。晚年的欧文积极从事著述,宣传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1858 年 11 月 17 日,欧文在故乡纽汤镇逝世,终年 87 岁。

欧文的一生曲折离奇。他从一名商店学徒成为著名的工厂主,又从一位慈善家转变为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的事业。

今天,络绎不绝来到新和谐村遗址凭吊的人们,仍然由衷地敬佩当年创立“新社会模型”的志士们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