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扰的人世

少年朋友,现在让我们来看海德格尔对社会生活以及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状况的描述。

海德格尔认为,人在烦忙活动中,不仅会遇到物,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制造工件,必定是为着人使用工件,这就遇到了享用工件的人。例如, 制作皮鞋,就遇到了穿皮鞋的人。制造工件要使用工具、利用原料或材料。工具、原料或材料必有其制造者或提供者,在使用工具、利用原料或材料时, 就遇到了工具的制造者、原料或材料的制造者或提供者。人的活动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活动者遇到他人。例如,一个人沿着一片田地散步,他就会遇到这片田地的主人;一个人看到停泊在河里的小船,就会遇到使用小船的人;一个人看一本书,他就会遇到卖书或赠书的人。这里说的“遇到”, 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它既指现实地看到或接触到,也指联想到或通过推理而知道,等等。它的意思是说,人在进行某项活动时,能与那些与这一活动有关的他人发生一种关联,也就是说,有关的一些他人就向活动者显现出来。“他人”并不是原来不存在,而是在“我”没有通过活动与其发生关联时, 他们对于“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当“我”在活动中与其发生关联时,他人对“我”就成为有意义的了。也就是向“我”显现出来了。“我”在种种活动中“遇到”的那些他人,构成了“我”的世界的一部分。

人在活动中遇到的他人,不同于物,因为每个他人也都是一个此在。“我” 作为此在把他人当做“我”的世界的组成部分,同样地,他人也把“我”作为他的世界的组成部分。这表明,人们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也就是说,人们共同生活于同一个世界之中,海德格尔把这一情况称作“共在”。这也就是海德格尔的“社会”了。

在同一个世界中共同生活的人们,必然相互打交道。海德格尔把一个人与他人打交道叫做“烦神”。这个术语表示与别人打交道是一种很麻烦的事情,既费力又操心。看护病人是烦神的一个典型例子。你想,看护病人,不仅要为他送水拿药、料理衣食,还要对其进行开导、说服、劝慰,还要为他的痛苦而忧愁、伤心⋯⋯真可谓费心劳神!海德格尔说烦神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比如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反对、互不关涉等等。烦神有两种极端的形态,一种是完全代替别人去做他要做的事情。这叫“代庖”。代庖会把别人置于被支配或附属地位。烦神的另一种极端形态叫“争先”,就是放手让别人去做他的事情。不加任何干涉,使他完全自由、自主地去做自己的事。

海德格尔对人们共处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的心境作了如下描述:“无论人在与他人合谋、或赞成他人、或反对他人的时候所要掌握的是什么,反正在对这种东西的烦忙中始终寄有烦,那就是为与他人的区别而烦:或者只是为抵消与他人的区别;或者是为自己的此在比他人落后而要在对他人的关系上赶上去;或者此在本已优越于他人却还要压制人。”(《存在与时间》, 中译本,第 155 页)这无非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追名逐利,彼此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竞长比高,互不相让,极力出人头地。这是多么紧张的人际关系啊!在此情况下,怎能不人人心中都充满了烦!这烦是忧虑、不安,是焦躁、烦恼,是沮丧、厌烦。海德格尔说,人们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和它所引起的烦把社会生活弄得扰攘不宁。这里,海德格尔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相互关系和人的心境的真实状况。但是, 把这说成是人类的一般现象,就完全错误了。

海德格尔还讨论了日常生活中的存在状况。他认为,日常生活是由“常人”统治着。什么是“常人”呢?海德格尔说,这个术语不是指任何个别的

人,也不是指一些人,也不是指一切人的总数。“常人”是一个抽象概念, 它所表示的是社会上人们思想、行为、态度等等的一种“平均状态”。“常人”,与我们说的“随大溜”中“大溜”的意义相似,也与我们通常说的“公众舆论”、“习惯势力”有某种相同之处。在日常生活中,“常人”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它控制着每一个人,使人只能按照“常人”的规范去感受、去思想、去行动。谁也不许冒尖,谁也不许标新立异。如果有谁一旦冒尖、一旦标新立异,“常人”立即就会把他拉回来,压制住。海德格尔讲得很生动: 常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 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就是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其自觉还是不自觉,总是受着“常人”的支配,身不由己,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按照海德格尔的思想,人是一种自己筹划自己存在的可能性、选择自己本质的存在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却受着“常人”的控制,不能按自己的意愿筹划自己的存在方式,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本质。这就是人失去了自己的本真状态,以假象形式呈现。海德格尔把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存在方式叫做“沉沦”。

海德格尔主张,人不能甘于在沉沦中失去本真状态,应当从沉沦中“站出来”,挣脱“常人”的束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感受、思想、行动,创造自己独特的本质,保持本真状态。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的终结就是死亡。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然的,不可替代的。死亡随时都可能降临。当人想到死亡时,就会格外深切地意识到创造自己的独特本质,保持本真状态的必要性,并激发起为此而努力奋斗的巨大决心。

海德格尔的人生观中蕴含着一个合理思想,这就是:要求人们不要屈从世俗势力,随波逐流,无所作为;而要敢于标新立异,独立自主地创造自己的独特人格,实现自己的独特价值。但他讲的人格和价值完全是以个人为核心的。他的人生观是一种浸透了个人主义,并具有突出的阴暗情调的理论, 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没落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