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大海里的冰山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最初是一种说明神经病起因的精神病病理学, 后来发展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学理论。最后,弗洛伊德用这一理论说明各种社会现象,从而使它哲学化了。

与以往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样,弗洛伊德研究的对象也是人的心灵, 他称之为精神、精神生活、心理过程或人格。以往哲学家大都把人的精神理解为意识的,所以,研究人的精神也就是研究意识。他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意识的本质、起源、结构、功能等等。这些问题大多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弗洛伊德就不同啦,他认为人的精神一部分是有意识的,另一部分则是无意识的。他研究的重点不是意识,而是无意识。他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心理过程的结构、本质,尤其是无意识的地位和作用。他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 说明神经病产生的原因、人的行为的心理根源、社会现象,尤其是种种文化现象产生的人性根源。所以,弗洛伊德对精神的研究,不能归结为认识论研究。

精神分析学对精神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承认无意识的存在,并认为无意识是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过程的主要部分、基础、本质。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又译无意识—

—引者)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精神分析引论》,第 8 页)弗洛伊德认为,这一观点在心理学中是具有变革性意义的,这是他对心理学的发展所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精神分析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它对心理过程或人格所作的分析研究。早期弗洛伊德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次或部分。认为这三者的区分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久不变的。弗洛伊德说的意识就是哲学家或人们通常说的意识。他认为意识是片断的、暂时的。意识是精神的表面部分,是整个精神生活中不重要的一小部分。无意识是心理过程中不为我们所感知的部分。弗洛伊德给无意识下的定义是:“一种历程(指心理过程

——引者)若活动于某一时间,而在那一时间内我们又无所知觉,我们便称这种历程为无意识。”它的内容是原始冲动、本能的欲望,如饥饿、渴、性欲冲动等等。弗洛伊德认为,性欲冲动是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无意识是精神生活的底层、基础,核心部分。它是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力量源泉,它将片断的意识因素连缀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弗洛伊德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人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好比一座漂浮在大海里的冰山。那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可以为人们看到的,它有如意识。沉没在水里的是冰山的大部分,它不能为人们所看到。这一部分好比是无意识。

那么,什么是前意识呢?弗洛伊德说,前意识是一些无意识的精神材料。在无意识中,有些材料或者不能变成意识的,或者能变成意识的,但极其困难。另一些却可以很容易地变成意识的;它们可能又会变得不再是意识的, 但能够轻而易举地重新变成意识的。这种“能很容易地在无意识状态和意识状态之间进行交换的无意识现象”,就是前意识。它是处在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次或领域。

无意识领域中的东西是本能的欲望、冲动,它们具有很大的心理能量, 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它们总想释放自己的能量,减少紧张,获得快乐。它们的基本活动方式就是按照快乐原则寻求施展,实现满足。幻想的饼子不能充饥,想象的水不能解渴。它们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实现满足。可是,它们不能

以本来的面目与现实接触。因为它们无知无识,不懂法纪,不知羞耻,若以其本来面目进入现实领域,会处处碰壁,遭受失败甚至毁灭。要与现实接触, 需要得到意识的帮助,以意识的面目出现。因此,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力求挤进意识领域。可是意识领域却不是那么好进入的。在进入意识领域时首先需要进入前意识领域。在前意识和意识都各有自己的“检查机制”, 这就好像它们都各自设了一位检查员,他的职责就是对企图进入意识领域的无意识因素进行严格的检查,把那些不合格的挡在前意识和意识的门槛之外,只让那些合格的通过。所谓合格的,就是那些与现实不相冲突,能为现实所见容的。具体地说,就是那些符合现实的法律原则、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等,以及适合其他现实条件的。前意识和意识的检查机制所奉行的原则叫“现实原则”。在严格的检查之下,只有极少数的无意识因素被放行,大部分则被挡在前意识和意识的门槛之外,即被控制在无意识领域。有些无意识因素已挤到前意识领域的门槛,甚至已进入前意识领域,但还没有进入意识领域,被前意识的“检查员”发现后,又“遣送”回无意识领域,弗洛伊德把这种情况叫做无意识因素的被压抑。正常人的心理、行为之所以是正常的,就是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和前意识之中,检查机制按照现实原则严格地管理着无意识,不使那些与现实不相容的无意识因素与现实接触,为所欲为。

弗洛伊德在其理论活动的后期,又修正、补充了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学说。

所谓“三部人格结构”,就是认为人的精神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本我这个概念大体上相当于他前期理论中的无意识概念。本我是一个人从出生时就有的各种本能欲望、冲动的总和。弗洛伊德把本我说成是“一口充满沸腾、激动的大锅”。本我领域之中的各种欲望、冲动并存着,互不抵消、互不削弱,最多是达成某种妥协,释放各自朝着一个方向的能量,即追求需要的满足。它们没有法律、道德、习俗等社会观念,其活动也不遵循逻辑规律。快乐原则是它们活动的唯一原则。它们唯一的目的是实现满足、获得快乐。

人在幼儿时期几乎没有社会观念,只是在本能的欲望、冲动的驱使下, 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由于许多本能的欲望、冲动与现实相冲突,他的行为往往碰壁、遭到失败。这样,不仅没有获得快乐,反而遭受痛苦。在现实的教育下,他逐渐变得聪明了:认识到要追求欲望的满足,获得快乐,不能不顾现实,只凭本能欲望、冲动为所欲为,而应尊重现实、服从现实。这就是服从现实原则。按照现实原则活动的本能的欲望、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他说,自我是与它最接近,对它最有影响的外部世界修改了的本我的一部分。它与本我的区别在于,自我对外部世界有清醒的、明确的认识,从而能从现实,适应现实。即按照现实原则追求欲望的满足。

自我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在自我中出现了最完善、最适合于社会标准的一部分,即超我。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自我理想”和“良心”。作为自我理想,超我代表道德的要求,严格按照道德标准控制、指导自我, 使人只做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作为良心,同样按照道德标准监督、控制自我。它遏制自我违背道德规范的活动倾向,当自我违背道德准则时,责备、惩罚自我。超我在人格中所起的作用,大致相当于弗洛伊德前期理论中检查机制的作用。

弗洛伊德无论在前期心理过程分析的理论中,还是在后期人格分析的理

论中,都承认意识的作用。即认为意识能够认识外部世界,并用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来约束、控制、指导非理性的欲望、冲动,从而使人的精神生活保持正常状态。在这一点上,他与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有一致之处。这种思想包含着合理因素。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突出特点是,承认无意识存在,并认为无意识是人的整个心理过程的基础。这一观点在哲学和心理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它给人们观察、研究人的主观生活提供了新视角, 开辟了新领域。这无疑是弗洛伊德的一大贡献。但他的无意识理论只是一个假设。无意识不过是他根据医疗实践经验和个人经验做出的一个推论,当时并没有科学实验的依据。到底有没有无意识?它在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自弗洛伊德以来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争论的问题。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前苏联和我国都曾采用科学实验手段研究无意识,人们已倾向于承认无意识的存在了。至于是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无意识是本能的欲望、冲动的贮藏库,是人心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大部分等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