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弗洛伊德:心灵奥秘的探索者1.“他是本事最高强的人”

弗洛伊德在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之后,有一次半开玩笑地说:假如将来有一天我的半身雕像陈列在维也纳大学的纪念厅里,我希望在上面刻上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的名作《俄狄浦斯王》里的一句话:“他解答了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之谜,他是本事最高强的人。”

斯芬克斯之谜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动人故事:狮身人面兽蹲伏在路旁, 向每一个过路的人说出她的谜语: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 傍晚用三条腿走路。腿越多的时候它反而越没有力气。它是什么呢?许多人由于答不出谜底,被她吃掉了。当她又向俄狄浦斯说出她的谜语时,聪明的俄狄浦斯说,这是人啊。因为人儿时用四肢爬行,长大后用两条腿走路,老年时又加了一条拐杖。谜语被猜破了,斯芬克斯羞愧而死。

在西方文化中,“斯芬克斯之谜”是最困难问题的代名词。弗洛伊德的“斯芬克斯之谜”是:“人的心灵是什么?”或者说:“人的本质是什么?” 是的,这的确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开始,一直到弗洛伊德生活的 19 至 20 世纪,历经

2000 多年,许许多多睿智的哲学家为解决这一问题殚思极虑,提出了许许多

多答案。但是 19 至 20 世纪的人们仍然认为这一问题没有圆满解决。人们还在研究着,争论着。弗洛伊德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奋斗了一生。他以为在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上“他是本事最高强的人。”

弗洛伊德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的价值、研究问题的观点、方法以及自己研究的成果抱有充分的信心。这是他几十年来矢志不移、孜孜不倦、百折不挠地进行研究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至于他的观点、方法是否正确,他所取得的成果是否像他自己所估价的那样大,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实际上,对于他的学说,历来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赞同者认为,他的学说是伟大的科学成就,他在对人类心灵的研究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有人甚至把他与哥仑布、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相提并论;反对者认为他的学说是荒诞不经的谬论,不值一谈。更有甚者,骂他是“践踏人类知识花园的野猪”,说他玩弄的是 20 世纪最狂妄、最惊人的智力骗局。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他的学说呢?待我们考察了他的学说的内容以后再说吧。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1856 年 5 月 6 日生于摩拉维亚的一个毛织品商人家

庭。母亲是犹太人。弗洛伊德 4 岁时随父母移居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在那

里度过了将近 80 年。他幼时聪慧。9 岁考入中学。在中学,他连续 7 年成绩名列前茅,被保送上大学。中学毕业前夕,他曾一度想学习法律,将来当政治家。但另一方面,当时广泛传播的达尔文进化论对他有强烈的吸引力,撩起他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愿望,于是决定学医,1873 年秋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期间他学习了解剖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哲学等课程。他在中学和大学预科时就精通了希腊文、拉丁文和英文,他利用这些便利条件直接阅读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原著。在学习中,他从不盲从,善于独立思考。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他进入布吕克教授的生理实验室学习。他总是经过认真的独立研究,较好地完成交给他的各个研究课题。这些研究锻炼了他独立研究的能力,培育了他的创造精神。

1881 年 3 月,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的毕业考试。毕业后他继续留在布吕克教授的生理研究室工作,后来他正式到维也纳全科医院工作。1882 年 10 月他当了著名内科医生诺斯纳格的诊疗所的实习医生。1883 年 5 月他又转到了梅纳特的精神病诊疗所。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全科医院

工作了 3 年,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临床医疗实践和研究。这一时期他的主要兴趣是神经系统的疾病。1884 年他在一封信中说:“我已经逐渐地把成为一个神经病治疗专家作为我一生的主要奋斗目标。”

1885 年秋,弗洛伊德在布吕克教授的推荐下去法国巴黎,做当时最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沙考特的学生。沙考特精深的学识、优良的治学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他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1886 年 2 月底,弗洛伊德完成了在巴黎的研究计划,回到维也纳,正式开业行医,从事歇斯底里病的治疗和研究。他同朋友布洛伊尔对歇斯底里病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1895 年他们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出版。这标志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建立。但是后来二人的观点发生分歧,不得不分道扬镳。

在 19 世纪的最后 5 年里,弗洛伊德一边从事治疗实践,一边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努力使自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完善和体系化。他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着重对自我和梦进行分析研究。这两项研究使他在理论上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1900 年他出版了重要著作《梦的解析》,同时着手写作《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一书。该书 1904 年出版。他的成果刚发表时,遭到了社会上许多人的误解。他本人也受到嘲笑和攻击。但他毫不畏惧,坚定不移地继续进行研究。1905 年,他又集中精力研究了性心理,出版了又一重要著作《性学三论》。这本书是最能引起争议和最遭人非议的。

从 1895 年到 20 世纪的最初几年,弗洛伊德为创立精神分析学几乎是“孤军奋战”的。在创造自己理论体系的那些艰难日子,几乎没有人理解他、同情他、支持他。但他不怕孤立,怀着坚定的信心,乐观的情绪,近 10 年如一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精心思索,大胆创造,在学术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后来他在回顾这一时期时满意地说: “那似乎是一个光辉的值得自豪的时代。”

从 1908 年开始,弗洛伊德的学说赢得了许多追随者,逐渐在西方世界发生了影响。首先,1908 年春在维也纳成立了由弗洛伊德和他的几个学生组成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几乎与此同时,在瑞士的苏黎世出现了以容格为首的“弗洛伊德小组”。是年 4 月在萨尔茨堡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

学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英、德、匈、奥等国的代表共 40 余人。会后

开始出版国际精神分析学学会的刊物《精神分析与精神病理研究》。同年 8 月弗洛伊德应邀赴美讲学,受到很高的礼遇和极大欢迎。麻省克拉克大学校长授予弗洛伊德博士学位。弗洛伊德在美国几座大城市的讲演获得极大成功。之后精神分析学在美国广泛传播开来。

1910 年 3 月,在纽伦堡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代表大会。此后, 弗洛伊德成了国际性的知名科学家。他的学说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先进国家。一个被称作“国际精神分析学运动”的国际性学术活动广泛开展起来。除奥地利、瑞士外,美国、俄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也出现了精神分析学组织和研究活动。

但是同时,这个运动内部发生了分裂。这主要是由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不

同看法引起的。至 1913 年,国际精神分析学运动中已出现了三个观点不同的主要派别,一是以弗洛伊德本人为代表的学派,二是容格派,三是阿德勒派。后来又出现了各色各样的“新弗洛伊德学派”。精神分析学运动的分裂,尤其是弗洛伊德那些原来的亲密合作者如容格等对弗洛伊德的“反叛”,给弗洛伊德的精神以沉重的打击,曾一度使他陷于苦恼。但是令他欣慰的是,还有许多人的如琼斯、费伦齐等在“守护”着他的学说并与他合作。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弗洛伊德厌恶这场战争,他置战争于不顾,极力保持着宁静的心境,研究不辍,写作发表了一些论著。战争结束后, 弗洛伊德的家庭生活极端困难。1918 年至 1920 年冬天,气候严寒,买不到燃料,弗洛伊德不得不穿着棉大衣和皮手套,守候着自己的治疗所。晚上, 用冻僵的手指执笔写作、校阅样稿。能给他以慰藉的是,战后精神分析学运动有了新的发展。1920 年第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以后,精神分析学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人文科学的各个部门。

20 世纪 20 年代,弗洛伊德针对自己的前期理论的不足和问题。集中精力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在短短几年中写作发表了《快乐原则的彼岸》、《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自我与本我》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着重研究了本能、自我、超我等概念,修正、补充了前期的理论,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臻于完善。从 20 世纪下半期开始,他把思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心理学之外的广阔领域。

1923 年,弗洛伊德患了口腔癌。病痛无情地折磨着他。雪上加霜,就在这一年,他失去了心爱的外孙。这在精神上又给他以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被不幸击倒。他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痛苦,仍然顽强地工作。他千方百计地继续推进精神分析学运动。

1933 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疯狂迫害犹太人,向文明和科学宣战。在柏林法西斯当局把弗洛伊德的著作宣布为“禁书”,并下令烧毁他的全部著作。弗洛伊德无比愤慨地说:“这是人做的事吗?如果在中世纪的话,他们会把我烧死的,而现在他们只烧掉我的书就满足了。”

西方一些文学艺术家早就注意到弗洛伊德对文学艺术的巨大影响,不少人崇敬他。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1923 年曾写信给弗洛伊德,说他 20 年来一直在阅读弗洛伊德的著作。1924 年罗曼·曼兰与德国作家史迪凡·茨威格一起访问了弗洛伊德。1930 年德国歌德协会给弗洛伊德颁发了文学奖金。1932 年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又访问了弗洛伊德。

1936 年是弗洛伊德 80 寿辰。弗洛伊德收到了由托马斯·曼、罗曼·罗

兰、威尔斯等 100 多人签名赠送的生日礼物。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寄来了贺信。信中称弗洛伊德是“伟大的导师”,赞美他的思想给这个世界的世界观带来了“巨大影响”。

1938 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奥地利,年迈的弗洛伊德被迫离开维也纳,去英国伦敦过流亡生活。在伦敦,弗洛伊德接待了英国许多著名作家和科学家的来访。英国国王也亲自拜访了弗洛伊德,并请他在皇家学会珍贵的纪念册上签名。弗洛伊德签名时异常激动,因为他知道,这本纪念册上有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的签名。

1939 年 8 月,弗洛伊德的病情迅速恶化,9 月 22 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