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是“放进意义”

尼采也和叔本华一样,歪曲理性和科学的本质,贬斥理性,蔑视科学。尼采认为,理性以及逻辑,起源于非理性的东西,即人的本能需要。它

们是非理性的东西的工具,始终受非理性的东西决定、支配。理性的认识即思想,在整个意识中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坏的一部分。理性和科学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用他的说法:科学和理性有其“极限”。它们不能“深入事物的根本”,思想不能凭其逻辑手段“直达存在至深的渊源”。尼采还认为,科学既不能理解人生的意义,也不能给人指出行为、活动的目标。尼采甚至断言,尊重理性给人类带来了数不尽的灾难。尼采的这种反理性精神是与叔本华一脉相承的。

少年朋友,让我们来看尼采的认识论思想吧。

尼采把世界的本质说成是流变不已的权力意志,他又称之为“绝对的变易”,认为它是理性无法把握的。所以尼采的认识论没有多讨论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这一问题。这与叔本华的认识论是不同的。尼采的认识论着重讨论的是对现象世界即表象世界的认识。现象世界是权力意志的外部表现,它也是变动不定的。尼采说:“实况是没有的,一切都是流动的,抓不住的,躲闪的。”在尼采看来,世界上的事物本来没有质的规定性,相对稳定性,因而也就没有事物间的因果必然性、规律性。对于这个世界,人们凭感觉所得到的,只是一片混乱,一些上下颠倒、里外翻身的荒唐幻觉。人们由视觉、听觉、触觉所感知的世界是“非常虚假”的。至于知性,它拥有诸如原因、结果等范畴,这些范畴是固定不变的、僵死的,它只能把握固定不变的东西。尼采说:“知性致力于证明普遍的静止!”对于变动不已、变幻无常的现象世界它无能为力。那么,这是不是说,在尼采那里,无论人的感官还是理性, 连现象世界也不能认识,因而毫无认识作用呢?不是。尼采认为,人们通过感官、知性和理性,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现象世界的。那么,这种认识又是怎样实现的呢?

原来,尼采认为人们凭愿望和意志,可以虚构出一些固定不变的存在物, 这些存在物就是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象。尼采说:“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世界,似乎就必须有一个非真实的世界⋯⋯只有在这个与绝对运动相矛盾的虚幻世界产生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认识某些东西⋯⋯”“为了能思考和推论,必须假定事物的存在:逻辑只研究一些固定不变的形式。”假定或虚构出一些存在物,意味着给本来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以某种规定,使其具有一些有确定性、相对稳定性的东西,因而成为可感知、可思维的东西。尼采认为,虚构或假定并不是完全任意的,虚构的原则是人的“生存需要”, 即人作为一种生物有机体,其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人所虚构的事物就构成这种条件。

可见,在尼采那里,世界事物不是首先现成地存在着,然后再由人们去认识它,即反映它,而是人首先虚构出世界、事物,再去“认识”他自己的那个创造物。在尼采那里,事实上人创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认识的结果也就是认识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尼采和叔本华、康德的观点是

一样的。尼采说:“认识只能是什么?——只能是‘陈述’,放进意义,—

—并不是‘说明’。”(《西方现代资产阶级论著选辑》第 19 页)就是说, 认识,不是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去反映它,“说明”它,而是根据人生存的需要,赋予“事物”以意义、价值,比如有一个东西(石头),有人用它防御侵害者,它就是武器,另有人用它盖房,它就是建筑材料,如此等等。这个东西的意义、价值,不在于它本身,而是取决于认识者的需要。

那么,什么是真理呢?真理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既然事物本身什么也不是,认识不是对事物本身的反映,真理也就不是判断或观念是否与事物相符合了。事物的意义、价值是人根据自己生存的需要赋予的,因此真理的标准就在于判断或观念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自我保存、权力意志的扩张。尼采说:“真理的标准就在于提高权力感。”凡有利于人的生存、自我保存、权力的扩张的判断或观念,就是真的,反之就是假的。每个人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赋予“事物”以意义、价值的,所以对于同一物,有着不同需要的人会做出各种不同的判断,形成不同的观念,这些不同的判断、观念对于它们各自的认识者来说都是真的。判断、观念的“真理性”完全在于认识者。在这种意义上,尼采说:“我是真理的唯一准绳。”这样,必须是各人有各人的“真理”,即真理是主观的、相对的、多元的、尼采承认这一点,他说: “有各式各样的眼睛⋯⋯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真理’,所以根本没有真理。” 在尼采那里,统一的、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是根本不存在的。与尼采提出这种观点的大约同一时间,在太平洋的彼岸——美国兴起了一个名叫实用主义的哲学派别,它的创造人皮尔斯和詹姆斯也提出了同样的真理观,并对它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这种真理观成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一种很有特色,有着广泛影响的真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