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中的人物故事

唐代“苦吟”诗人贾岛

何建军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小诗。

贾岛(779—843),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年轻的时候做过和尚。他曾经写诗投寄给当时的大官韩愈,得到了赏识,并与孟郊、张籍等诗人以写诗的形式互相赠答,很有名气。后来,经朋友劝导,恢复平民身份,想走做官的道路,但多次应试,都没有成功。

贾岛写诗以五言律诗为主(每句五字,每首诗八句)。他安于自己荒凉寂寞的生活遭遇,多写潦倒艰难、做官不成的苦闷,以及暮鼓晨钟、残月斜阳、孤鸿愁猿等凄幽的景物,具有清奇僻苦的特色,是唐代有名的“苦吟” 诗人,曾自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在平常生活中,他爱写“萤火”、“蚁穴”,甚至写蛇,写怪禽。因此, 他的诗反映的生活较狭窄,感情平淡,但排比工整,专以锤炼字句取胜。他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其中有一个反映他苦吟的故事,人们传为美谈。

一次,贾岛骑着驴赶路,在半路上作成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诗成之后,他反复吟咏,骑在驴背上,一会儿做推门的手势,一会儿做敲门的手势。他在研究“僧推月下门”中,用“推”字究竟有没有用“敲” 字好。

这时,韩愈坐着轿子从对面来了。几十个随从敲锣呐喊,非常威风,贾岛一点儿也没觉察。他的驴一直冲到轿前,他还在作推门和敲门的姿势。直到随从拉他的驴绳,呵斥他,他才发现自己撞上了官人。

韩愈在轿上看得很清楚,以为贾岛有疯病,就责问他。贾岛说明情况, 韩愈反而敬佩贾岛做事认真专心。贾岛知道这官人就是大诗人韩愈,就征求他的意见。韩愈说:“依我看,‘敲’字好得多。月夜里,四周寂静,僧人‘得得’地敲打山门,该多幽美啊!”贾岛便把原诗改成了“僧敲月下门”。

现在人们写文章时将文章的字句斟酌、考虑、改正不当之处,叫作“推敲”,就是从贾岛的“苦吟”中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