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翻译的标准及步骤

衡量一篇译文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这是翻译实践中首先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国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曾一直是翻译工作者们奉行的翻译标准,而作为考生,所从事的并不是翻译创作,应试时只需做到“忠实、通顺”即可。

所谓忠实,即指译者必须把原文的内容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既不能改变和歪曲,也不能增添和删减。例如,This car is small and cheap.这原是个简单明了的句子,将其译成“这架飞机体积小、价格低”就行了。可有的学生为了译得“漂亮”,将其译成“这架飞机小巧玲珑、价廉物美”。这便画蛇添足,违背了翻译“忠实”的标准。又如,有的学生将“It was a chilly day in earlyspring.”译成“这是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的日子”.原文中的carly spring 只是“早春”的意思,并不一定指在早春的二月;chilly 是“寒冷”的意思,并无“刚暖”的含义,译文中加进了“二月”和“乍暖”增加了原文中所没有的含义,背离了原文反而得不偿失。

所谓通顺,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懂,符合本族语的规范,即译文必须是明白通畅的现代汉语,既不逐字死译,也不生吞活剥.例如:Something inside me seemed to stop momentarily.如果将其逐字译成汉语,即使读者能够明白其义,也总让人觉得聱口,即不像是地道的汉语。所以不妨将其译为“我顿时呆住了”。又如,“His life was cut short by cancer”译作“他因癌症而夭折”。这样翻译,没有生硬地套用原文的结构,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读起来自然就顺口多了。

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阅卷老师看不懂,也就谈不到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背离了原作的意思,通顺也便失去了意义。

要想做到忠实和通顺,首先必须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然后把理解的东西用本族语确切地表达出来。英译汉的过程包括理解、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不能确切地理解就谈不上确切地表达,但理解与表达又是相互联系、往返反复的统一过程。因为理解的同时,我们已在挑选确切的表达手段,而用汉语表达的同时,又加深了对英语原文的理解。所以考生在考试时往往需要从英语到汉语,再从汉语到英语的反复推敲。下面我们对翻译的这三个阶段分别加以表述。

一、理 解

理解原文是整个翻译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最容易出错的一步。大部分的翻译错误都是由于译者的理解错误或理解不透而致。为了透彻理解原文,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1. 通读全文 理解主要是通过原文的上下文来进行的。我们这里所说的上下文可以指一个句子,也可以指整个翻译段落。一个单词或句子只有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才能体现出确切的含义来。只有弄清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语法及逻辑关系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句或全段的内容。另外,通读全段、掌握大意,还有助于对个别难词、难句的理解和处理。翻译时要克服那种一上来就动手翻译的错误做法,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管中窥豹,见木不见林—— 一段快翻完了,猛然发现理解有误,又急忙回过头来修改,搞得卷面即不整

洁,又容易忙中出错。

  1. 从语篇的角度来分析选择词义 理解句子的意思不仅仅是句子本身, 还应该考虑全段的语言环境。这时要注意:A.如果句子含有代词和其他具有指代意义的词,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它们指代的内容是什么;B.如果句中有的单词或短语具有多种意义时,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推理来判断在这里的具体含义;如:It's good for him to do that.这句话可以有两种意思:这样做对他有好处;他这样做是件好事。这时,只有通过上下文来推理,才能找出合乎逻辑的译法;C.按照自己的理解,全段内容是否前后一致,有无矛盾之处。总之,只有树立一盘棋思想,才能使译文畅达贯通。

  2. 分析句子结构 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首先要分析结构,找出句子的骨架—主谓语,这是理解全句的必要条件。如: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在麻烦来麻烦你以前,别去自找麻烦。)要想翻译准确,首先得理清句子结构,确定第一个 trouble 为动词,第二个为名词,作宾语,第三个 trouble 在从句中作主语,而最后一个则为动词作谓语。

二、表 达 阶 段

表达就是译者把自己从原文理解到的内容,通过规范的汉语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坏取决于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及考生的汉语水平。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理解正确并不一并不一定意味着有正确的表达。这就是我们常常感到对英语原文理解了,但就是找不到确切的汉语来表达的原因。关于翻译的方法,我们将在后面详细地讨论,这里先介绍两种最基本的方法:直译和意译。

  1. 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但直译不是死译和硬译,如果把 Nothing could be done.译成“没事可以被做”就不伦不类了。

  2. 意译 就是翻译时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重点在于表达原文的内容。因为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在词汇、语法结构及表达方式上存在着许多差异。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而不易采用直译法时,我们就可以采用意译法。如:Tom was upsetting the other children, so I showed him the door.汤姆一直在扰乱别的孩子,我就把他撵了出去。如果把 so I showed him the door 直译为“我把门指给他看”,那就没有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会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但我们所说的意译也不是胡译、乱译,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视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要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

三、校 对 阶 段

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阶段。在翻译时难免会有错误、漏译、或用词不够妥贴的地方,因此校对也是使译文能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校对时,一般应注意以下方面:1.人名、地名、日期、数字等是否和原文一致;2.译文中有无错译、漏译或字句欠妥之处;3.有无错别字;4.标点符号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