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球受光及视角的认识

赵友钦也曾用实验模拟研究了月亮的盈亏。他指出:“若遇望夜则日月躔度相对,一边光处全向于地,普照人间;一边暗处全向于天,人所不见。” 之后月相逐渐变小,“(日月)渐相近而侧相映,则向地之边光渐少矣。” 至晦朔,“日月同经,为其日与天相近,月与天相远。故一边光处全向于天, 一边暗处却向于地。”之一后月相逐渐变大,“(日月)渐相远而侧相映, 则向地之边光渐多矣。”最后他指出:“月体本无圆缺,乃是月体之光暗,

① 参阅王锦光:“赵友钦及其光学研究”,载《科技史文集》第 12 辑,页 94—99,1984 年;王锦光、洪震寰:《中国光学史》,页 79—91,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 版。

半轮转旋,人目不能尽察,故言其圆缺耳。”(见《革象新书》卷三的“月体半明”一节)他的解释很科学而通俗。

赵友钦在《革象新书》中还指出:“远视物则微,近视物则大”(卷二的“天地正中”节);“近视则虽小犹大,远视则虽广犹窄”(卷三的“月体半明”节)。这些都是关于视角方面的问题,其论述也是符合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