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郭守敬生平事迹
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生于元太宗三年
(1231),卒于仁宗延祐三年(1316),是我国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工程专家。
郭守敬的父亲情况史传未载,有可能是早逝。他是由祖父郭荣抚养成人的。郭荣是饱学之士,尤精通数学、水利。在郭荣的教养下,郭守敬从小勤奋好学。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少年时代就养成了很强的动手能力。有当时人的记载①,他曾根据书上的一幅插图,用竹篾扎制出一架测天用的浑仪,而且还堆土做了一个土台阶,把竹制浑仪放在上面,进行天文观测。他还曾根据北宋燕肃一幅拓印的石刻莲花漏图,弄清了这种可以保持漏壶水面稳定的、在当时非常先进的计时仪器的工作原理。
当时,忽必烈的重要谋士、大学问家刘秉忠因守父丧,正在邢台西南武安县境的紫金山中结庐读书。从学者有后来的大数学家王恂。郭荣和刘秉忠是好友,知此消息后,就把少年郭守敬送到刘秉忠门下深造。这一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对郭守敬后来的一生事业却很重要。
刘秉忠守丧期满后回到了忽必烈身边。郭守敬则回到了他的家乡。这时的郭守敬已小有名声。在他成年不久,忽必烈派来安抚邢台一带地方的脱兀脱和刘肃等,发起了整治开挖水流河道的工作,并专门聘请郭守敬承担工程的规划设计。郭守敬依仗家传绝学,再加上认真的调查勘测,很快就弄清了因战乱而破坏了的河道系统。随后的疏浚整治工程,使◻漫的水泽各归故道, 并且在郭守敬的指点之下一举挖出已被埋没了近三十年的石桥遗物。这项工程受到了时人的传颂。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曾专门为此写了一篇《邢州新石桥记》①,文中的郭生指的就是年轻的郭守敬。
1260 年,忽必烈登上了皇位。他任命刘秉忠的同学张文谦到大名路(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等地任宣抚使。张文谦把郭守敬带在身边协助他办事。郭守敬所到之处,做了许多河道水利的调查勘测工作。他还在大名召集匠人, 鼓铸了一套他少年时所探究的莲花漏,不过,大概他把作为装饰性的莲花作了改动,因此改称为宝山漏。
中统三年(1262)春,张文谦向忽必烈推荐了郭守敬。忽必烈即在开平府(后称上都)召见了他。召见时,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了六项水利工程计划。由于他掌握了丰富的实际资料,因而所提计划都很具体而有明显的说服力。忽必烈对他大加赞赏,当即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掌管各地河渠的整修和管理工作。次年,他又升任银符副河渠使。
至元元年(1264)初夏,忽必烈派唆脱颜与郭守敬二人去西夏一带视察河渠水道。几个月后又派张文谦作为朝廷的代表治理西夏(相当于今甘肃东部、宁夏、内蒙西部一带)。郭守敬在张文谦的领导和支持下,修复了黄河中、上游许多被破坏了的渠道,受到西夏人民的爱戴。当地人民曾在渠头上为他建立生祠。
① 齐履谦:《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元文类》卷五○。
① 元好问:《遗山集》卷三三。
至元二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监。至元八年(1271)升任都水监。至元十三年,都水监并入工部,他被任为工部郎中。
这一年,元兵攻克南宋首都临安,全国统一在望。忽必烈想起了已于两年前去世的刘秉忠曾在生前提出过的建议:改革历法,编修新皇朝自己的历法。为此,他下令设立太史局(后改称太史院),任命张文谦和另一位大臣张易主持;任命当时任太子赞善的王恂负责具体组织工作,后正式任他为太史令。王恂除了调集大都、临安等地的天文官外,还聘请了其他一些专家, 包括当时的理学家许衡和杨恭懿等。其中王恂的老同学工部郎中郭守敬则是最重要的一个,他后来被任命为同知太史院事。据当时人记载,参加修历的主要人员有明确的专业分工①。其中王恂负责历法的推算,而郭守敬则负责仪器和观测。郭守敬在这项工作中发挥了惊人的创造力,发明了十多件天文仪器,把我国光辉的天文仪器制造传统推向了新的高峰。郭守敬还组织并亲自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为新历提供了坚实的观测基础。
新历于至元十七年(1280)冬,初步告成,被定名为《授时历》,并颁发了次年的历书。但从至元十八年起,几个主要的修 历人员都先后去世或退休,于是,只好由郭守敬担负起了整理和总结新历资料的浩大工程。经过几年的时间,他整理成《推步》(历法计算的步骤与方法)七卷、《立成》
(各种天文计算表)二卷、《历议》(评议历代历法的各种得失及新历的优点所在)三卷等书,从而使《授时历》得以流传后世。至元二十三年(1286), 郭守敬被任命为元皇朝的第二任太史令。于是,他把上述几种书,以及《转神选择》二卷、《上中下三历注式》十二卷等书一并进呈朝廷。其后,他还著有《时候笺注》(研究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物候现象和人们届时应从事的政治和社会活动)二卷、《〈授时历)修改源流》一卷、《仪象法式》二卷、《二至晷景考》(研究历代用圭表测影定冬、夏至时刻的问题)二十卷、《五星细行考》五十卷、《古今交食考》一卷、《新测二十八宿杂坐诸星入宿去极》一卷、《新测无名诸星》一卷、《月离考》一卷等重要著作, 也都藏于官府。但这些书现都已失传,令人十分痛惜。
至元二十八年(1291),有人提出利用滦河水道,向上拉纤可到上都; 又有人提出,从麻峪经泸沟(即今永定河)往上可到上都附近的荨麻林(今河北省万全县西北)。忽必烈派郭守敬去调查。郭守敬调查表明,这两种方案都是不可行的。在向忽必烈汇报时,郭守敬提出了自己的十一项水利计划。其中第一项是提出修一条从大都到通州(今北京市通县)的运河,以解决向大都运粮的问题。忽必烈对此极为重视,并决定重新设立都水监,由郭守敬领导,把开凿运河作为首要任务进行安排。至元三十年秋天,这条全长一百六十多华里的通惠河工程全部完成。从此,南来的船舶经大运河可以一直驶进大都城中。
此后,郭守敬身兼天文和水利两方面的领导工作。至元三十一年,他升任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但仍然要他过问水利方面的工作。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有人提议在上都西北的铁幡竿岭下,开出一条宣泄山洪的渠道,向南通往滦河。成宗把郭守敬召到上都商议。郭守敬根据地势和历年山洪资料,指出这条宣泄山洪的渠道要宽到五十步至七十步(约 80—115 米)。但经办此事的人认为郭守敬太夸大了,就把他定的宽度缩减了三分之
① 杨桓:《太史院铭》,《元文类》卷十七。
一。谁知次年山洪暴发时,果然因渠道太窄,泛滥成灾,还险些冲了元成宗的行帐。元成宗在避水时叹道:“郭太史真是神人呐,可惜没有听他的话!”
此后,郭守敬的声望更高了。大德七年(1303),元成宗诏令,年满七十岁的官员都可以退休,独对郭守敬,因为许多工作都要依靠他,故破例不准他退休。由此形成了一个新例:太史院的天文官都不退休。这样,郭守敬就一直工作到去世。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郭守敬去世,享年八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