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独具特色的那达慕盛会

七月的蒙古草原,一片翠绿,雪白的羊群掩映在层层绿浪之中,湛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雄鹰在彩云下自由盘旋、飞翔,⋯⋯就在这诗情画意般的大好时光里,从首都乌兰巴托到各城镇、居民点,蒙古各地都在举行丰富多彩的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娱乐。那达慕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古代,牲畜经过冬春的煎熬,被重新赶到了鲜嫩的牧场,牧民利用每年气候宜人、水草丰美、牲畜膘肥的夏秋季节,欢聚一起,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体育比赛和物质交流活动,庆祝牧业丰收。后来逐渐成为传统的民族节日。由于参加体育比赛的都是一些最强壮、最灵活、最坚韧、最有资格被称作是真正男子汉的人,从而也称这种活动为“男儿三项游艺”。

据考证,大约在匈奴时代,摔跤、赛马、射箭已成为游牧民族娱乐和习武的手段,这是与古代游牧民族崇武善战、精骑善射和从事狩猎游牧分不开的。到辽时,三项技艺在增进牧民的体质、提高军事素养、活跃牧民生活等方面起了良好的作用,三项技艺在民间广为传播,成为那达慕的主要内容, 后来,大力士和优秀的射手被可汗招募去做私人保镖,那达慕逐渐成了培养、选拔剽悍勇士的一种军事场所和手段。

后来,蒙古人接受了喇嘛教,喇嘛教在举行仪式过程中,宣传宗教信仰, 组织娱乐活动。这时的那达慕已不仅仅是体育比赛了,实际上已成为纪念山神的宗教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对祭祀的补充,宗教仪式之后,在山脚下组织非宗教性的文体活动——那达慕,虔诚的信徒和牧民们牵着牛羊,带上奶子酒长途跋涉赶来参加这一传统的盛会。

到了金代,对三项技艺的优胜者奖赏货币、财物便形成了制度。公元 1206 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个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蒙古族人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和活跃,在举行大呼拉尔、庆祝成功、祭旗点将、军民联欢和头人子女婚娶时均举行“那达慕”。在元代或更晚的十五世纪中,开始出现“男儿三项游艺”一词。到清代,“那达慕”的范围又有扩大,从宫廷宴会到地方上的盟旗集会、敖包祭典、官员升迁、活佛呼因克图坐床等,都举行“男儿三项游艺”。此外,“那达慕”还增加了蒙古象棋、马球等表演比赛和民歌演唱、民族乐器的演奏等。

蒙古革命胜利以后,从 1922 年起,定期在每年的 7 月 21 日(蒙古国庆节)举行“那达慕”,“那达慕”变成了蒙古国庆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受到人民的喜爱。

每年 7 月 21 日这一天,数以万计的牧民和外国游客身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地从乌兰巴托,从四面八方,会集到博格多乌拉山下,欢庆节日,观看“男儿三项竞技游艺”。

赛马是“男儿三项游艺”的竞技项目之一,也是那达慕上最振奋人心的比赛。骏马的形象在蒙古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占据着特别突出的位置。

那达慕上的赛马是分组(分批)进行的,每组比赛录取前五名。每组马的数量不限,少则几十匹马,多则几百匹马。分组的标准是依据马的年龄, 同一年龄的马编在一组进行比赛。比赛一般分儿马组、大马组(指 6 岁以上的马)、5 岁马组、4 岁马组、3 岁马组、2 岁马组等等,各组的赛程也不一样。一般说来,儿马组的赛程为 28 公里,大马组的赛程为 30 公里,5 岁马

组的赛程为 28 公里、4 岁马组的赛程为 25 公里,3 岁马组的赛程为 20 公里,

2 岁马组的赛程为 15 公里。比赛均在未加修整的草原土路上进行。

参加比赛的骑手大多为 5 至 12 岁的儿童。他们身着红绸绿缎的蒙古袍, 腰束黄色宽绸带,头戴球顶尖帽,脚蹬马靴。衣服的前胸后背、裤子的膝盖上以及帽子的前面钉上了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和花纹,其中有法轮、如意宝、蝴蝶、飞鸟等等。以此祝愿骏马飞快迅猛,一切吉祥如意。为了减少阻力使马跑得更快,骑手还用皮条把马的尾鬃和脑鬃缠了起来。

比赛开始前,骑手们骑着自己的赛马在一名骑马擎旗的旗手带领下,在那达慕的比赛场地内绕场三周,骑手们一阵阵尽情欢呼,振奋精神,激励骏马。乐队奏起《万马之首》歌。比赛要开始了,小选手们脚刚一沾蹬,便纵身上马,动作是那么迅速和利落,轻盈而泰然地策马进入比赛起点,呈一字排开。发令员枪声一响,骑手们左手提缰绳,右手扬鞭,几十匹训练有素的坐骑,放开刚劲的四蹄,如箭离弦呼啸着驰向远方,聚集在跑道两侧的观众们仰首踮足,摇旗纳喊,人欢马叫,一片欢腾。

比赛的终点线是由马匹组成的。这些马是从参加比赛的马匹中选出的, 约占参赛马数的 50%。不多时,在蓝天草原相连的地平线上,第一批竞奔的马由远而近,奔驰而来。骏马冲向终点时,乐队和歌手除了高奏高唱《万马之首》以外,还在该歌结束的同时唱奏蒙古长调民歌《有长劲的骏马》。

比赛结束时,获得前五名的骑手骑马来到主席台前,按先后名次排成一行,接受祝颂人唱诵的赞马诗。赞马诗的内容丰富多彩,一般包括介绍获胜的马的特征、产地、比赛中的种种雄姿以及调教者和骑手的姓名等等。同时祝颂人还在冠军马的头部和臀部涂抹弹洒奶酒或鲜奶,并授予冠军马以“万马之首”的称号。获得前五名的赛马及其骑手、调教者都将在广大观众面前受到热烈的称颂和奖励。此外,被当作终点拦线的马匹和 2 岁马比赛中落在最后的那匹马也要受到奖励和称颂。奖励当作终点拦线的马,是为了表彰它们的献身精神,奖励在比赛中落在最后面的那匹 2 岁马,并且授予这匹马以“富胃”的称号,这除了是一种善意的玩笑外,还有激励骑手总结经验,奋起直追,争当来年的赛马冠军之意。这匹获得“富胃”称号的马的鞍梢绳上被拴上了一个煮熟的羊胃,与冠军马一起站在主席台前接受称颂和奖励。它的出现,使得广大观众捧腹大笑,增加了那达慕的欢快气氛。

摔跤是蒙古人最喜爱的游艺,也是那达慕的主要竞技项目。

据考证,中国西汉初期,北方匈奴人中盛行摔跤。出土文物中,匈奴人的摔跤架式、套路和今天蒙古式摔跤相似,一般认为蒙古式摔跤已有千年历史。至元代,在辽阔草原上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借以训练士兵,同时也出现了女子摔跤。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当时海都王的女儿爱吉牙尼就是一个摔跤能手,她曾以摔跤征婚,许多人应征,都败于她的手下。史载,部落联盟时期的民主选举,摔跤的超群者,才有当选为首领

的资格。忽图勒汗当选为全蒙古泰赤兀得部首领,是因为他夺得那达慕摔跤冠军。相传,成吉思汗喜爱摔跤,其兄弟别勒古台,忠实将领合撤尔木华黎、者别、苏别额台,均为著名摔跤手。优秀的摔跤手被誉为“孛阔”(力士)。如成吉思汗时的不里索阔可以用一手一足将对手搏倒。成吉思汗年代,摔跤、射箭技能还是争汗位、选将领的主要条件。成吉思汗还规定出征前、凯旋时都要举行以摔跤为内容的那达慕。元朝统治者内部积极提倡和奖励摔跤,到了清代,蒙古式摔跤又有重大发展,重大喜庆节日和祭祀都把摔跤列为活动内容之一,并且组建了培养训练摔跤人才的专门机构“善扑营”,使摔跤活动达到空前的繁盛。

蒙古的民族式摔跤,在比赛的服装、方法、场地和规则上都有自己的显著的民族特色,并且以此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摔跤活动。

摔跤手的服装包括民族式的帽子(好象古代勇士的头盔)、蒙古式的褡裢跤衣(蒙古语为“昭德格”)、特制的摔跤裤衩(蒙古语称“秀达格”) 和蒙古式靴子。摔跤衣为布制或皮制,上缀闪亮的铜钉或银钉,摔跤衣腰上系有“希方布格”(即围巾,用青、红、黄三色布制成,青象征天,红象征太阳,黄象征地)。为防止在搏斗中用缠腿动作引起伤害事故,也为了在大量出汗时衣服不致贴住身体,选手们一般穿用白布缝制的肥大摔跤裤,在摔跤裤外还有一种无裆的套裤,上面绣有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它有护腿和护膝的作用,为了防止滑倒和靴子破裂,摔跤手在激战前一般还用结实的皮条为蒙古靴或马靴加固。颈上套五色绸穗制成的彩条“景嘎”,景嘎标志着获得过多少名次,名次越多,彩条越多。

比赛场地不受限制,大多在松软的草地上进行。

比赛不按体重分级,实行单淘汰制,一跤定胜负。跤手们互相抓握,站着摔,不许抱腿,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算失败。

蒙古式摔跤的参赛人数必须是 2 的某次乘方,如 32、64、128、256、512、1024 等,每轮比赛淘汰半数。名次排列以冠军为准。如赛九轮决出冠亚军时, 在第八轮被冠军摔倒者为第三名,被亚军摔倒者为第四名,第七轮被第三名摔倒者为第五名,被第四名摔倒者为第六名,⋯⋯这样,全国性的那达慕摔跤比赛大约在十四五个小时之内结束。

赛场上,除了选手和裁判以外,参赛者都有自己的监场人(蒙古语称“扎苏拉”)。第一轮比赛开始时,选手与各自的监场人一起,从东西两侧同时入场。在东侧的选手中,为首的是在上届比赛中荣获最高称号的选手,在西侧的选手中,为首的选手是在上届中获得比东侧为首选手低一级称号的选手,其余选手的分对,依此类推。第一、第二轮的比赛,都是按照上届名次高低搭配相应的选手。从第三轮比赛开始,从最高称号获得者开始,自由选择对手进行比赛。

比赛开始时的入场仪式别有情趣,监场人先取下本方选手的帽子,并呼唤他的名字。身材魁梧、体态稳健、身着金光闪闪的特别服装的摔跤手排成竖行,腰胸挺直,两臂平伸,慢悠悠上下摇动,犹如雄鹰展翅,显得格外矫健,伴随祝词和掌声欢跳到主席台前,双手拍在膝上做鞠躬礼。

正式比赛时,专门邀请一些年老长辈唱歌助兴。歌声起,双方运动员跳跃进场。跳跃是蒙古式摔跤又一特点,有狮子舞步、鹰舞步和车轮等形式。出场跳跃高而快,时间长,是激烈赛前的准备活动,收场跳跃慢而松,是对人体很好的整理活动。随着连唱三次摔跤歌,双方摔跤手两手扶膝单腿跪在

两名助手肩上。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刹那间,摔跤手一跃而出,两员虎将扭在一起,开始搏斗。忽儿一阵扭拉,嗖地一个飞绊,动作是那么灵敏、熟练。裁判在聚精会神地观察着,观众们屏住呼吸轻声评论着每一个动作。比赛中, 双方监场人都用各种简洁的暗语对各自的选手进行提示和指导。哪一方只要手或膝部一着地,就算输了。摔跤手获胜以后先在原地跳跃三下以示敬礼, 然后来到被摔倒的对手面前按照古老的习俗拥抱对方并为其掸掉尘土。被摔倒的选手回一个认输的手势并解开搭裢上的带子,这轮较量便告结束。假如其中一方不服输,可以不解褡链上的带子,站在本方监场人的背后,请求裁判予以裁决。

获胜选手在向对手施礼之后,从本方监场人手中接过帽子戴好,仍以跳跃姿式来到主席台前的旗杆旁,围着旗杆转圈施礼,并抓起主席台前大盘子中的奶食、糕点、糖果、边吃边向空中抛撒,以示敬山水、敬神祗。战败的一方退出赛场,由另一名选手继续同获胜者较量。摔跤手们如此较量多次, 最后决出冠军。在第三、第五轮和第七轮的比赛中,双方监场人都要唱挑战歌。唱挑战歌除了介绍各自的选手的称号、以往战绩、过人的体力和非凡的本领之外,还有鼓舞士气、增强斗志的作用。最后一轮的比赛不唱挑战歌, 而是双方监场人跟随参加决赛的两名选手一起入场,监场人在各自跳跃入场的选手身后排成一排,摇摇晃晃,装出一番快要跌倒的样子,以此显示本方选手力量之大,以致使得尾随其后的监场人们站立不稳。

在那达慕的摔跤比赛中,凡是通过 5 轮以上比赛的选手,都被授予以某

些猛兽猛禽命名的专门称号:其中第 5 轮、第 6 轮比赛的获胜者获“隼”称

号;第 7 轮第 8 轮比赛的获胜者获“象”称号;第 9 轮比赛获胜者可获“狮子”称号,在更多轮次中获胜者,可获“巨人”称号,获此称号者至少要胜十一场。

传统的奖励办法是按比赛规模分等级给奖。凡参赛者均按级发纪念奖。如首轮被淘汰者为 1 元钱的实物,二轮被淘汰者为 2 元钱实物,余类推。小

型比赛的冠军奖 1 只羊和 1 块茶砖;中型比赛的冠军奖 1 匹骏马;大型比赛

的冠军可获 81 种奖品,如驼 9 峰、马 9 匹、牛 9 头、砖茶 9 块等 9 类。大型比赛的夺魁者格外受尊重,其英名在草原上长期流传。对于多次夺魁因年老而不能继续争雄于跤坛的老将要召开隆重大会,授予“达尔罕”摔跤手这一最高终身荣誉称号。接受称号者穿上全套比赛服装,进场表演后,要求选一名最有前途的摔跤手,脱下摔跤衣赠给他,互相拥抱,然后一齐跳跃出场。“达尔罕”摔跤手大都自愿担当业余教练员,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少年一代。

蒙古式摔跤又叫搏克,在那达慕大会上,搏克与赛马、射箭,自古被蒙古族人民称作“男子三项竞技”,是当时蒙古文化荟萃之精粹。因为它是力量与智慧的象征,高度地凝聚了蒙古族人民勤劳勇敢、聪明伶俐的特征。蒙古族人民往往以通过搏克比赛来选拔精英,以此树立英雄形象,团结更多的人们,激励人们去奋斗。

蒙古族大将军木华黎辅佐成吉思汗,为统一蒙古草原,立下了卓著功劳。成吉思汗与木就是通过搏克角逐而成为生死之交的,这个故事被蒙古族人代代相传。有一天,十七岁的木华黎铁木真(即成吉思汗)骑马通过一个牧地, 看见一个十三岁的小孩放牧超千只的羊群,便在马上问路。小孩见他如此傲慢,就叫他下马与之角逐搏克,两个人进行了几个回合的角逐,竟不分胜负。

后来虽然铁木真摔倒了木华黎,但对他风火般迅猛的动作和与年龄不相称的超人力气,暗自称奇。而木华黎被摔倒后却毫无气馁的样子,反而跪在铁木真脚前,表示愿称臣。后来木华黎成为成吉思汗的军令和统帅。

相传成吉思汗的弟弟勃勒古台是从 1024 个搏克好手中涌现出来的高手。因此被蒙古人俗称为“搏克勃勒古台”,成为蒙古族男子敬仰的圣人, 一直到现在还有纪念的他的寺庙。

搏克之所以能有团结人、激励人的作用,是与它的比赛规则有关。搏克的比赛规则简单:人人都可以参加,不分体重级别,不计时间,一跤定胜负。凡参赛者都有奖,败者可得小奖,胜者可得大奖,严格按业绩、贡献、比赛成绩颁奖。以奖品鼓励败者去成为胜者,这种规则体现了人人平等、鼓励参与、使败者不必气馁、胜者不可骄、皆大欢喜之精神。其中的“一跤定胜负”、“不分体重级别”是关键。大与小在一起比试,胜败在一次性,因此,任何一个搏克手,都不可掉以轻心,无论技艺多么高的搏克手都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这告诉人们,侥幸心理不可取,只有敢打、敢拼和勤奋苦练。从而培养了蒙古族坚忍不拔,勤奋向上的大无畏精神。

据史籍记载,当时蒙古社会选举联盟首领必须是那达慕大会三项竞技的超群者,方可当选。蒙古社会定夺汗位,选拔将领均要以三项竞技的技艺水平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其中的搏克尤为重要。军中有敢反叛者,成吉思汗一般都采取搏克比赛的方式使其慑服。成吉思汗的护卫军均由军队中的搏克高手组成。蒙古族发展到今天,搏克运动在他们的生产劳动和文化活动中一直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每年各地举行的大大小小的“那达慕”大会,不但是庆丰收的盛会,也是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振奋民族精神的盛会。“那达慕” 的主要项目就是“三项竞技”。其中“那达慕”的规模是以搏克手的多少决定的。参赛者均是各地生产劳动战线上的佼佼者,游手好闲之辈无颜参加比赛。这就确定了“三项竞技”运动(随着时代的进步,“三项竞技”不再仅仅是男子汉独享的项目,许多劳动妇女也积极参予了“三项竞技”的角逐, 近几年女子搏克迅速在草原普及推广,已成为自治区正式比赛项目)与蒙古民族生产劳动、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

蒙古族的博克,不论其外部形式,还是内在含意,均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

从外观上讲,它的服装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上身着皮制镶嵌铆钉的短袖衣,下身穿肥大的“灯笼裤”,脖子上套着七彩纷呈的条带,脚登皮制蒙古靴,其威武之状令人生畏。再看入场时的情景,歌手们站成一排,唱起“搏克跤歌”,然后喊一声“放搏克手哟!”搏克手就象出笼的猛兽,推开歌手们跃入场地。他们一会儿跳起狮子舞步,一会儿跳起鹿舞步,一会儿跳起鹰舞步,表现出狮子一样的凶猛,鹿一般的得意和鹰一般的精灵。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各种舞步不但昭示了搏克的古老性,也显示了它的不可磨灭的经久不衰的活力。看着叫人情不自禁地向往大自然,亲切可爱, 激动人心。

搏克深沉的内含,则要从其既简单而又充满哲理的比赛规则中去探索。规则中的“人人可以参加”,反映了搏克的广泛的群众性,不分贫富贵

贱,不分外乡本地,也不分新手老手,只要是报了名,一律统一编排参赛。即使是著名的搏克手,也要从第一轮开始角逐,这就确定了每一个搏克手在一届比赛中的平等地位,人人得到的是同等竞争机遇。

“不分体重级别”的关系,虽然近乎不合情理,但实际上包含着深一层的道理。以一个非常浅显的现象为例,假如你在遇到一个比你高大的歹徒袭击你时,当然不能说,体重级别不一样就不要袭击。可见,这一规则是与战争、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按体重分级别比赛的办法,虽然从体育竞赛的角度讲,是规范化了,但它已经脱离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不分体重级别, 却可以克服人们的惰性,培养人们的机智、勇敢、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要么是懦夫,要么就是勇士。

规则中的“一跤定胜负”,是告诉人们,机会只有一次,看你如何取胜。残酷的现实就是一跤败北。因此,必须丢掉一切幻想和侥幸心里,高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的优势,想尽一切办法去一跤定胜负战胜对手。更重要的是:搏克是一项智勇双全的运动,单是有力气还不行,还必须具有过人的技巧和智慧,才能战胜对手。一个力气不如对手,但灵巧过人的搏克手战胜对手的例子屡见不鲜。智慧与技巧的要领就在于利用对方的力量,去把对方摔倒,即所谓以柔克刚,以自己的力量加上对方的力量,就会必胜无疑。利用对方的力量,就是要: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将计就计,临场发挥,用四两去拔千斤。从这一点上讲,搏克的决窍在于技巧胜过力气,智慧胜过勇猛。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几十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着:日本侵略军侵占我国东北时期,有一年,日本国家相扑队来到“伪满洲国”进行巡回表演比赛,意在宣扬日本的厉害。相扑队来到乌兰浩特耀武扬威,观看比赛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时,有一个蒙古族青年学生,叫特木尔,是学校有名的搏克手, 他跳上赛台与那个日本国手较量,一个是膀大腰圆,身高马大的日本人,一个是瘦小的蒙古人。当日本国手嘶叫着冲过来的时候,特木尔一点都未胆怯, 看准对方傲慢气势,凶猛扑过来的架式,将瘦小的身子象猴子一样轻轻一闪, 从侧面用力一推,就将那个庞然大物推下台去。特木尔后来成为内蒙古著名的搏克手和教练员,为我国跤坛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这个例子说明“不分体重级别”、“一跤定胜负”这些规则并不是不切实际的,而是蒙古人民从千百年来的斗争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进方法。

搏克比赛还有一个极为有趣的规则,即奖品先从败者发起。每一轮赛完, 胜者跳着狮子舞步下场,而败者则登上领奖台接受奖品,虽然奖品轻薄,但其寓意不为不深,失败了还得奖,其意在于:一是奖励他们的参予意识,没有失败者就没有冠军,认定参予就是贡献。二是鼓励他们的进取精神,敬告他们这次失败了,下次再来,可能就是胜者。这就能使败者不气馁,暗下决心,企盼下次机会。搏克运动为什么能够团结大众,凝聚社会有生力量,其道理也就在此。

搏克虽然是古老的民间体育运动,但它的形式和规则等均与现代体育运动精神颇为贴近。如它的人人都可参予的平等精神,智能与力量的有机结合, 以及高度的竞争意识和比赛难度,广泛的群众性和它的观赏价值等。

近十年来,对搏克比赛的形式和规则,作了必要改革,创立了团体赛这样一项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比赛形式;在死板的传统单淘汰制上增加了双败淘汰,大小循环以及三人轮赛,点将比赛等制度;比赛的编排以抽签形式代替王爷式主观编排法;对比赛的时间也有了限制。

目前,搏克的新比赛法和传统比赛法在内蒙古并行使用。在民间、在牧区的那达慕,仍然延用传统的比赛法,而在体委部门办的运动会则采用新比

赛法。

搏克虽不完全具备现代体育运动的各项条件,但“平等竞争、以柔制刚” 这几点使搏克更与现代体育运动接近或近似。甚至比一些单项如国际摔跤更有先进性,更具有观赏价值和现代体育的意识。

蒙古式射箭在比赛用具和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历史上,蒙古族射箭使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铁簇,距离只有 15 米、20 米。箭靶是五种不同的颜色涂成的“毡片靶”,靶的中心是活的,箭射着中心后就会掉下来。还有一种比赛是不设箭靶,从几十米远处射堆在地面上的目标,该目标是堆砌起来的,呈塔形,箭射中并全部倒塌,为优胜。

过去的蒙古式射箭比赛分静射和骑射两种,现在蒙古的那达慕上一般只搞静射比赛。静射比赛一般分“哈那哈尔巴呼”(蒙古语,意为射墙)和“哈萨哈尔巴呼”(蒙古语,意为“射箭靶”)两种,其中“哈那哈尔巴呼”是蒙古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也是蒙古式射箭比赛的代表项目。“哈那哈尔巴呼”的射击目标是一堵用皮条编织的空心小圆筒精心堆积而成的墙形靶子,它用 360 个小圆皮筒在地面上堆积而成,宽 4 米、高 40 至 50 厘米,

形似一堵墙。比赛时男选手从 75 米以外处每人射 40 箭,女选手从 60 米以外

处每人射 20 箭,分别以中箭多少计胜负。“哈萨哈尔巴呼”的射击目标是由

30 个小圆皮条筒在上述墙上靶的中心镶嵌而成。比赛只在男选手中间进行,

每人射 20 箭,以中箭多少计胜负。骑射比赛的目标是一组拴在木桩之间的皮球或几张摞在一起并用绳子神平后竖在木桩之间的羊皮。选手们骑马飞驰, 同时举弓射箭,最后以中箭多少计胜负。

蒙古式射箭对箭和弓有专门的要求。沉重的蒙古弓,立在地上有一人多高,弓上不准安装瞄准器,非箭法高强、臂力过人的弓箭手很难拉得开,而射中靶心那就更困难了。箭是带骨簇的箭。箭杆用坐地柳柳条制成,尾端的分岔用兀鹫的羽毛制成。弓弦用雄狍子脖颈部的皮经过反复熟制而成,因此弹性好,不易变松。

在蒙古式射箭比赛的过程中,有一种独特的欢呼方式,在开始放箭前要吆喝三声“中箭!中箭!中箭!”;在射中目标时吆喝三声:“中了!中了! 中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那达慕大会的内容又有了新发展。古老的那达慕大会只有好汉三艺比赛,而今的那达慕大会逐渐增加了马术表演、骆驼比赛、射击、拔河、布鲁打准、布鲁投远、蒙古象棋、中国象棋、田径、篮球、文艺、体操表演、图片展览、电影放映、乌兰牧骑表演及文化卫生宣传等等,并在大会期间进行文化、商品经济交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的一个重要阵地。

  1. 现在的那达慕大会,不仅仅是骑马、射箭、摔跤了,而且向广大牧民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教育;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交流生产经验,布置工作计划和落实生产任务,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 那达慕大会对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广大牧民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同城乡人民进行物质交流,大大改善了牧民的生活,加快了牧区商品生产的发展,为繁荣民族经济、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 通过那达慕大会交流思想、增强友谊、牢固树立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从而加强了民族团结。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 为研究我国民族关系及其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4. 蒙古族有忠厚善良的风格;有爱集体、爱祖国的民族精神;有不断向上,不怕苦难的民族风格;有对人真诚、礼尚往来,有言必信的民族特点。这些优良传统和美德都能在大会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那达慕大会是研究民族风俗、习惯和特点的最好课堂,对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达慕大会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蒙古族的基本特点。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蒙古族人民向往的盛会。尤其是许多活动项目不受场地和器材限制, 容易开展。这和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居住环境和地理条件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参加那达慕大会的人数之多、项目之多是理所当然的。在那达慕大会上到处可以听到悦耳怡人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姿,人们相聚一处共同欢庆胜利和丰收;欢庆各族人民大团结;欢庆民族事业兴旺发达。所以, 把那达慕大会称作音乐大会、舞蹈大会、体育大会、庆功大会是十分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