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天象地局,一子定乾坤——中外民间棋艺活动大观 古今无同局的中国围棋

中国古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以教丹朱”。《世本》成书于战国,说明围棋至少产生于这之前。春秋战国之后,历史上关于围棋的记载逐渐增多,有关围棋的历史文物也开始不断发现。

围棋分黑白两色,但棋子数的多少随棋盘道数而定。而棋盘道数的多少, 又因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这也说明了围棋是在逐渐发展变化,日趋完善的。

在甘肃永昌县鸳鸯池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纹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整齐,形状很象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只有十至十三道,而不是现在的十九道。考古学家们称之为棋盘纹图案。假若这些就是围棋的最早棋盘形,而这种早期的围棋的下法又如现代围棋,则那时的围棋子数应是: 10×10=100 子或 13×13=169 子。当然,这作为假设,还需要更多的史籍以及文物方面的佐证。

在内蒙古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中,挖出围棋方桌,高 10 厘米,边长 40

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 30 厘米的围棋盘,纵横各 13 道,布有黑子 71 枚,白

子 73 枚,共有 144 枚,基本接近 169 枚(假若有散失的话),可以推断其下法应该是很接近现代的下法了。

1971 年,在湖南省湘阴县发掘出一座唐代墓,随葬品中的围盘,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 15 道,这个时期的围棋应该有:15×15=225 子。

1954 年,河北省望都汉墓内出土的文物,证明东汉时的围棋盘已有 17 道。1974 年新疆吐鲁番唐墓内出土的仕女图中的围棋盘也是 17 道。这种围棋当有: 17×17= 289 子。

现代早已流行 19 道棋盘,黑白方共有 19×19=361 子。而在西藏地区和

尼泊尔、锡金国内,还继续采用 17 道。

以上情况说明,围棋盘的道数和棋子数,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最后到 19 道,361 子;而且可能由于交通和文化交流方面的限制,在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可以以一种道数的棋盘为主,而同时使用两种以上不同道数的围棋盘。

围棋子数的众多,使它可能成为世界上动用子力最多的一个棋种,而如此众多的道数、子数和它的特殊行棋规则,又使其棋局变化无定,尚未发现人们对弈出完全同样的棋局。

围棋一般是两人对弈。对局时在棋盘的交叉点上轮流放子,每次只能放一子,下定后不准再移动位置。这样每一交叉点上便有放置黑子、白子或空着不放三种情况。那么整个棋局上有多少种情况可供变化呢?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作过一次有趣的计算。他说:“其法初一路可变三局,自后不以横直,但增一子,即三因之,凡三百六十一增,皆三因之, 即是都局数。”意思是说,两人对弈时,棋盘上的每一交叉点都有可能出现放置黑子、白子或空着不放三种情形。一个交叉点有黑白空三种变化,两个交叉点有 3×3=32 种变化,三个交叉点有 3 ×3× 3=33 种变化,⋯⋯依次类推,361 个交叉点就有 3361 种变化,这还不包括打劫、提子后再下子等的变化。3361 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用现代表达方式可写为 1×10172,假设每秒钟

进行一种变化,每天有 60 × 60 × 24=86400 种变化,每年有 86400 ×

365=31536000 种变化,可换算简写为 3.15×107。进行完所有的棋局变化, 至少需要一百多亿年。由此看来,围棋的变化数实际上是无穷无尽的。故而北宋张拟在《棋经》中说:“自古至今,弈者无同局”。正因为围棋变化的无穷无尽,对局规则的简易独特,使其产生了很强的趣味性,许多游艺活动消亡了,而围棋活动却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