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围牛

同样是斗牛,在智利则既不是把牛杀死,又不把牛刺伤,而是把牛围起来。

围牛就是骑马把牛围起来,这是牧民都要掌握的技术,作为竞技活动的围牛,就是起源于牧民的生产实践。围牛在一个圆形的木围栏里进行,围栏开两个门,一个进牛,一个出牛。围栏内的两侧各有一块长 10 米的挡板、专供围牛用。参加围牛的骑手两人为一组,因为一对骑手才能把牛围住。参加比赛的骑手数目无明文规定,视具体情况而定,每头牛只准围三次。以木栏正上方的裁判台为标准,先在左挡板上围,然后右挡板,最后再左挡板。围牛的时间没有限制,但只要在挡板前做了围牛的动作就算一围。围牛比赛, 根据马匹的前肢挤住牛的部位计算分数。挤住牛的后脑部没有分数;挤住牛的肩胛部得 2 分;挤住牛的中部得 3 分;挤住牛的后股得 4 分;挤住牛的后

腿扣 1 分;如果没有在挡板上将牛挤住,反而让它跑掉,扣 2 分。最后根据

围两头牛(共 6 次)的积分决定胜负。

为了取得好成绩,骑手们必须选择好坐骑。一匹能围住牛的好马,必须善于领会主人的战略意图,或进或退,指到哪儿就围到哪儿。还要会横跑, 在比赛中,两匹马要一前一后,后面的马赶牛,前面的马横向顶住牛犊,逼着牛向挡板方向跑。当然参赛的马还要跑得快,能紧逼牛犊不放。骑手们的穿着打扮也很讲究,一般都是头戴白色小草帽,身披毛织斗篷,脚穿黑色马靴。比赛时,只见骏马奔驰,斗篷翻飞,有声有势,威风凛凛。

要把牛准确地围在挡板上是不容易的。牛被逼赶时,往往“牛性”大发, 狂奔乱窜,骑手们策马咬住牛犊,逼着它顺着围栏的墙壁奔跑。当牛跑在挡板距离之内时,前面的骑手赶上前去,用马的前肢把牛紧紧顶在挡板上,使它动弹不得;后面的骑手要紧守牛的后方,防止它突然回头逃脱。这时,民族乐队所演奏的乐曲往往是激越的进行曲,象阵阵军号催动着骑手们勇往直前,夺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