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国战争中(上)

部队行进到贵州境内,天气越来越冷,并且飘起了雪花,泥泞的山路给部队行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朱德和士兵们一样,弃马步行,艰难地向前走着⋯⋯

此刻,先行进入四川的第三支队在支队长董鸿勋的带领下,于 2 月 4 日抵达纳溪,同原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会合。刘存厚,四川涪县人,与蔡锷同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回国后应召入滇,充任讲武堂教官,辛亥昆明起义时,是朱德所在营的管带(即营长)。后返回四川,渐次升任师长一职。蔡锷回昆明后,曾电请刘部旅长雷飙争取刘存厚讨袁。刘存厚对此极力赞成。不几日,蔡又电其迅速作好准备,相机策援。护国军起,刘存厚决意与滇军通力合作,共同讨袁。因此,当他接到四川将军陈宦要他在古蔺雪山关阻击护国军的命令后,一直没有执行。1916 年 1 月 31 日,他又以护国川军总司令的名义通电讨袁。

  1. 月 6 日,董鸿勋支队与刘存厚部陈礼门团合力攻克沪州对岸的兰田坝,

    随即渡过长江,向泸州五峰顶进攻。此时,征滇军张敬尧所部陆续抵达泸州, 而后从护国军两翼南渡长江,绕至董、陈部后方,切断了他们与刘存厚的联系和退路。护国军腹背受敌,又由于陈礼门的大意疏忽,致使护国军一战而败。陈礼门自尽身亡,董鸿勋率队冲出包围,却遭到严重损失。

2 月 15 日,朱德率第六支队到达永宁后,即得到董鸿勋支队作战失利的消息。这时,蔡锷发来急电,命令他立即兼程急进,赶到纳溪,接替董鸿勋的第三支队长职,遗职由军部参谋王秉钧接替。朱德率部经过两天急进,兼程百余里,于 17 日到达纳溪前线。此刻,阵地上正在展开激烈的战斗,第三支队余部顽强地抵抗着敌人的进攻。这支部队是朱德在云南蒙自时带出来的,士兵们经历过与顽匪的无数次战斗,特别勇敢顽强。尽管部队损失很大, 但是,战斗的锐气仍然不减。他整编好部队,并且宣布了战场纪律:不畏死, 勇敢冲锋。士兵退,班长杀;班长退,排长杀;排长退,连长杀;连长退; 营长杀;营长退,团长杀;团长退,全军杀。接着,部队在朱德的带领下, 投入到保卫纳溪的战斗中。

纳溪城,居于长江南岸,沿江向北一二十里处即是兰田坝。这里是南入泸州,北下川南的咽喉要地,因此,双方争夺得十分激烈。

这时,双方兵力对比悬殊。张敬尧率领的征滇军,加上驻守沪州的川军熊祥生旅,计 1.5 万余人。而蔡锷率领的第一军仅 3100 余人,加上刘存厚部,不过 6000 人。因此,进行持久的战斗于护国军很不利。

2 月 18 日,朱德接到命令,要求当日务必作好准备,次日拂晓发动进攻。第三支队的任务是以北洋军正面阵地菱角塘作为攻击目标。

2 月 19 日,天将泛白,随着一声剧烈的炮响,护国军的进攻开始了。朱德支队的左翼是第五支队(支队长禄国藩),向北洋军右翼兰田坝进攻;朱德支队的右翼是第团支队(支队长何海清),向北洋军左翼双河场进攻。

战斗持续到正午,战场上弥漫着硝烟,枪声、炮声令人震耳欲聋。号称“常胜军”的张敬尧部凭借有利的地势和优良的武器,拚死顽抗。朱德率领部队经过多次冲锋,仍未奏效。他决定以一营在正面佯攻,另一营则向北洋军侧翼运动,实行迂回进攻。约莫一个时辰,北洋军阵地上的火力减弱。他知道,这是迂回部队已开始向敌军进攻了⋯⋯

突破守敌的第一道防线后,朱德率部继续向纵深前进。没想到,却遇到了更猛烈的炮火阻击。进攻部队被敌军火力压在高地前的水田里,无法前进, 伤亡人员不断增加,营长曹之骅也身挂重彩。在这种情况下,朱德只得命令部队撤回原阵地,防御休整。

在以后的几天里,朱德按照梯团长赵又新的命令,固守在阵地上,积极休整补充,准备进行反攻。

战场的形势是不容乐观的。尽管护国军在战斗中给北洋军以重创。但是, 由于战斗减员和弹药不足,很难给予敌军以致命的打击。蔡锷接连致电唐继尧,请其迅速发运弹药,并且建议:因北洋军倾其全力投入泸州、纳溪战场, 望速派兵进取綦江、重庆,以切断北洋军退路。

23 日,蔡锷从永宁到达纳溪,约同刘存厚召集会议,会商作战计划。蔡锷认为,就实力而言,北洋军占了较大优势,而护国军的兵员、饷弹一时不能得到补充,相持日久,于护国军非常不利。因此,在军事上只有速战速决, 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同时,还要发动各省力量共同讨袁,才能达到再造共和的目的。最后,蔡锷特别强调,纳溪是主要战场,一旦失利,护国军将全军崩溃。会议决定,调叙府一部前来纳溪参战, 28 日发动全面进攻。

回到三支队,朱德立即集合官兵,鼓励大家振奋斗志,勇敢杀敌。

  1. 月的夜晚,寒气袭人。朱德为战场的形势所困扰,没有丝毫睡意,他思索着如何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第二天,他召集起各营连主官,向他们宣布了组织敢死队突袭敌军阵地的计划,并且布置了各营连的具体战斗任务。 27 日夜,数百名官兵聚集在营地上,等待着支队长朱德向他们下达命

令。朱德环视着衣衫单薄的士兵们,高声说道,我们为保卫共和而战,生为共和的人,死为共和的鬼,不推翻袁贼,我朱德死不瞑目。官兵们听罢,十分感动,纷纷表示要奋勇冲锋,顽强战斗。接着,朱德挑选了一批敢死队员跟随他一起行动。当晚,朱德就带领数十名敢死队员趁着天黑,进入敌军阵地前的开阔地带潜伏起来。

拂晓,随着总攻信号的发出,朱德率领敢死队员突然插入敌军阵地,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猝不及防的北洋兵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敢死队员们越杀越勇,待到后续部队赶来,他们尾随着一面绣有“朱” 字的三角形大旗,接连攻破敌军的几处阵地,终于取得战斗的胜利。这一仗, 使朱德赢得了勇敢善战、忠贞不渝的声誉。在当地的老百姓中流传起“黄柜盖、廖毛瑟、金朱支队惹不得”①的佳话。

然而,失利的北洋军又重新集结兵力,向护国军阵地疯狂地反扑过来, 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在激战中,朱德每天只能睡上四五个小时,他与士兵们同餐共宿,并肩作战。但是,后方的兵员、饷弹始终未能运到,致使官兵们“衣不蔽体、食无宿粮”②,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一种不祥之兆笼罩着官兵们的心头。

战事旷日持久,仗越打越艰苦,护国军始终没能攻破敌军的防线。3 月 3 日,叙府方面传来消息,左路部队战斗失利,被迫放弃叙府。鉴于护国军既无援兵,又缺饷械的困难处境,蔡锷接受罗佩金等的建议,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决定全军暂时退出纳溪,撤至大洲驿一线休整。

① 黄指黄永社,廖指廖月江,金指金汉鼎,朱指朱德。

② 引自《松坡遗墨》。

  1. 月 7 日午后 12 时,护国军开始全线撤迟,朱德奉命率第三支队担任后卫。据当时担任总司令部参谋的祝鸿基回忆:他奉命协助顾品珍指挥全军后撤。3 月 8 日早 8 时,他随顾品珍到达渠坝驿,适遇蔡锷等将要用早餐。席间蔡锷对顾品珍说,朱德支队长尚未撤退,他将要死在你们手里。顾听后, 连声表示不干了。后经他说明朱支队长已撤下来,顾梯团长为撤退事也很辛苦,方才作罢。①

自退兵后,朱德一直处在困惑之中。他不明白,唐继尧在誓师之际,明确表示:他将竭尽全力投入到护国讨袁的事业中去,为什么前线兵员、饷械告急,蔡锷连电催促支援,唐继尧却漠然处之,不积极发运兵员、饷械呢? 他哪里知道,坐守昆明的唐继尧,当初对颇孚人望的蔡锷返回云南就心怀不快。蔡锷领衔出师,正中其下怀,所以,他愿意分给一部分兵力。但是,唐继尧出于个人的目的,并不愿意向入川作战的护国军提供充足的后勤支援。

① 参见祝鸿基:《第一军入川讨袁概述》,《护国讨袁亲历记》,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