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五四运动前后

重返泸州

泸州,坐落在四川省南部长江与沦江的会津处。据传,三国时,诸葛亮看到这里地势险峻,又居于川、滇、黔 3 省要冲,就修筑了此城。

泸州地区的匪患渊源日久,随着局势的变化,时盛时衰。护国战争后, 北洋军残留下来的散兵游勇和当地的地痞流氓结合在一起,裹挟了一批因战乱而生活无着的乡民,组成股匪到处滋扰乡民。他们打家劫舍,烧杀奸淫, 敲诈勒索,无恶不作,使四乡百姓不得安宁。在众多股匪中,崇仪乡匪首李得■尤为有名。他原是北洋军的一名下级军官,北洋军退出四川后,他留在泸州,聚集散兵游勇,占山为王。百姓甚为恐惧,就连当地官府也对他无可奈何,而当地驻军又不愿插手干预。

朱德担任城防司令后,便担负起清剿土匪的任务。朱德准备率部下乡剿匪的消息传出后,百姓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都希望早日肃清匪患,使得四乡安宁。但也有人劝告朱德切不可大动干戈,说土匪剽悍、狡猾,时聚时散,聚时千把人,散时无踪影,游踪不定,难以制服,还是以安抚为好。朱德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身为地方防务长官,应该与民同乐,安良岂能纵暴, 既然百姓有此要求,岂可等闲视之。①他根据自己在云南剿匪的经验,非常有把握地对劝他的人说,土匪纵然凶狠、狡猾,我们还是有办法治服他们的。

5 月间,朱德率部下乡剿匪。他派人在四乡贴出告示:“凡为匪者,只要缴械自首,改恶从良,则概不追究,免于惩处。家在外乡者,发给路费; 家中困难者,发给安家费;执迷不悟者,严惩不贷。”

当时,有一个绰号陈大眉毛的匪首,聚集了千余名匪众,势力与李得■ 不相上下,而且颇有心计。朱德了解到陈大眉毛为人豪爽、仗义疏财,与其他匪首有不同之处,便派人做他的工作,晓以大义,规劝他弃恶从善,不再伤害百姓。经过几次接触,终于使陈大眉毛回心转意。他对匪众说:朱司令是仗义之士,我不愿意与他作对。人要讲血性,你们谁打算回家当老好的(即洗手不干、重新做人的意思),老子给大洋二元。要跟老子找出路的,就得听我的话,不能再干伤天害理的事体。”于是,当场有数百人表示愿意回家。不愿回家的,不久也跟着陈大眉毛离开了泸州地域。

在剿匪过程中,朱德制定的“歼首要,赦协从,缴械投诚者免死,仍给枪价”②的政策,对分化瓦解股匪起到很大的作用,许多土匪纷纷缴械,表示愿意回家种田谋生。

从 5 月到 9 月,朱德率部在崇义、忠信、宜民等乡,先后将李得■、戴步州、文安全等匪首捕杀。泸州地域的土匪降的降、跑的跑。匪患荡平,四乡百姓拍手称快,赞不绝口。忠信、宜民乡的百姓为感激朱德剿匪的功绩, 分别将镌刻着“救民水火”、“除暴安良”的功德碑立在乡里。

回到沪州城,朱德脱下军装,穿起长袍马褂,利用战事的暂时平息,开始读书、做诗,并与当地文人学士一起切磋诗文,吟诗唱和。这时,他的妻子陈玉珍也搬到了泸州。可以说,在这一段时间里,他的生活是消闲和安宁的。

早在朱德 1916 年驻军泸州时,他就与当地的文人学士相识往来,当时还

① 参见苏启元:《寿序》,《潘太夫人荣哀录》(未刊稿)。

② 《沪州县志》第二卷,《兵事》。

曾组织了一个“东华诗社”。 1917 年“护法”战争前,他从南溪回到泸州, 又组织“振华诗社”。后因战事再起,他就没有再参加诗社的活动。在诗社同仁中,多是些有权势的官绅和有名望的先生,如辛亥革命时担任过川南军政府副都督的温攸泉,沪县十大乡团练局长艾承休,乡团总熊仿文、胡乾初, 做过前清知县的罗小吟,以及万慎、李射圃、艾熙、莫象贤等数十人。他们中擅长诗文的并不多,多数是为了附庸风雅、借以消遣而已。

孙炳文向朱德推荐他的老师朱青长,说他擅长诗词,功底颇深,可邀来讲学。朱德十分高兴,立即请孙炳文备齐礼物,前往江安拜望朱青长。

朱青长,字督臣,南溪人,生于同治二年(1863 年),光绪壬寅科举人, 尤擅词学。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从不为恶势力而折腰。慈禧太后 60 寿辰时,他奉召入京作联,深得慈禧赏识,拟授以官职,但他不为官所动,借故离京回到故里,继续过着他那清苦、宁静的隐居生活。民国初年,曾应朋友之邀赴京任清史馆顾问。由于他秉性温和,平易近人,又惜才如命,因而深得周围学子的敬重。他的弟子遍布川南地区的军、政、学各界。

朱青长一到泸州,就受到朱德的欢迎。同时,朱德把朱青长又介绍给第二军军长赵又新、参谋长杨森等人。赵又新邀朱青长入幕,任第二军军部咨议。不久,朱德、赵又新、杨森等即拜朱青长为师,请朱青长讲授诗词。

泸州的 10 月,正逢金秋时节,气爽天高,素有“酒城”美称的泸州飘溢着令人陶醉的酒香。这里出产的“泸州老窖”闻名于世,在世界博览会上荣获巴拿马国际金奖。

一天,朱德宴请三沪各界人士,意在联络感情。温攸泉、刘泽意也搬来“温永盛”、“爱人堂”的老窖大曲和花果酒助兴。

席间,朱德提议,为继承泸州盛行诗词的文化传统,恢复诗社的活动, 以诗言志,以诗会友。同时,他还希望各界人士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帮助解决驻军的粮饷。他的提议,当即得到在座人士的响应。众人推举朱青长为诗社命名。朱青长因清末在泸结社,名“怡园诗社”,故提议沿袭原名,得到一致赞成。随后,有人表示愿意提供粮食,也有人表示捐钱捐物的。

这时,有人提议朱德应为恢复诗社活动写几句。于是,朱德将前一年他为东华诗社成立写的序抄录了下来:

岷江沱水,兴波逐浪韶华;小市兰田,兵火烽烟劫里。横渠赋诗,大块假吾挤以文章,倚马唱酬,时局开我辈之襟抱。戎事余欢,逢场作戏,苦中寻乐,忙里偷闲。惧(距)一百六日,战守疏虞,负二四翻风,唱酬寄兴。泄腹内牢骚,忧国忧民;舒心中锦绣,讽人讽事。但消吟债,不效摘句寻章; 得满诗囊,何必寻花弄月。虽孟浪而苏豪亦称尔雅,纵元轻而白俗岂乏风流。爱借他山,共成吟社,极功错切磋之力,收气求应吹之功。大力宣传,振兴东亚中华,高声呼吁: “打倒西方帝国!”①

众人看罢,交口称赞。

朱德对于诗词的爱好,不亚于临摹碑帖。常在“治军之暇,召邑人士以古近体诗相切磨,于是月常十数见,见必言诗”。②当然,他对于诗词的理解, 侧重于“诗以言志”,而不是刻意追求诗句的齐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不少诗篇,借以抒发他的思想情怀。

① 泸县文教局:《朱德在沪县》。

② 陈铸:《寿言》,《潘太夫人荣哀录》(未刊稿)

他在回忆辛亥革命的辉煌业绩的同时,指出了它的不彻底性。传遍军书雁字斜,誓拼铁血铸中华。

悲秋客忆重阳节,起义师乘八月槎。燕池荡平鞭索虏,神州开辟种黄花。秋光未尽烽烟尽,鼓角声中半是笳。③

他愤怒地谴责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丑恶行径,同时表达了护国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筹安客意住龙头,惊起神州肃杀秋。四野萧萧风雨急,中原黯黯鬼神愁。言犹在耳成虚誓,老不悲秋亦厚颜。报国归来天欲暮,笑看北地废朝班。①

他无情地揭露了那些争权夺利,割据称雄的大小军阀们的罪行,并给予辛辣地嘲讽。

伟人心事在争城,扰攘频年动汉旌。 久受飞灾怜百姓,长经苦战叹佳兵。 欣闻外地同时靖,默祝中原早日清。 独抱杞忧安社稷,矢心为国睹升平。 汹汹天下尽为烽,八载衅开百二重。 沧海桑田焦土变,名山秀野战云封。 中央老朽能谁主,各省英雄岂自供。 举国人人作政客,何人注意在商农。 年年争斗逼人来,江山如此万姓哀。 冯妇知羞甘守节,徐娘无耻乱登台。 推开黑幕剑三尺,痛饮黄龙酒数杯。 西蜀偏安庸者据,中原逐鹿是雄材。

他充满深情地抒发了自己救国救民的抱负和不畏强暴,不向邪恶势力屈服,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强决心。

博得勋名万古垂,轰轰烈烈不透迤。 雄飞志在五洲外,烈战功存四海陂。 信有霜寒堪寄做,肯因苦雨便离枝。 岁寒劲节矜松柏,正直撑天永不移。

在他的诗中,也有怀念故友,倾诉自己苦闷心境的情感流露。深海当年姓字标,茫茫大地愿难销。

南滇爱友嗟离别,西蜀知心太寂寥。为国无时还梓里,戎衣何日换金貂。买山筑屋开诗社,幸赋归来避市朝。①

朱德对唐人杜甫的诗篇十分欣赏,杜诗风格沉郁、情感深重,而且语言精练,其中不少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而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却寄予深切的同情,这些恰恰符合他的心境。因此,他也时常借用杜诗的韵脚作诗。

③ 载 1978 年第 8 期《人民文学》。

① ②③载 1978 年第 8 期《人民文学》。

① 载 1978 年第 8 期《人民文学》。

朱德在泸州期间,除了和诗友们吟诗唱对之外,更多的时间则用来博览群书,特别是历史典籍。

他在阅读《史记》、《三国志》时,写下许多眉批,表明他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在政治与军事、品格与志向方面的基本看法。

当他读到《史记·秦本纪》中秦穆公为扩充疆土,对百里奚等人的劝阻置之不理,远袭郑国,结果在■山被晋国军队打败一段时,在上面批道:“师出无名,焉得不大败。”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项梁在击败秦军后,沉溺于骄色之中,听不进宋义的劝告,结果,终于为秦军战败而死。他批道:“骄兵必败。”

他对孙权中原兵败,返回江东建立根据地,图谋发展的决策,甚为赞赏, 批道:“乱世有大志无力者,均远避,养力以待,后多成功。”而对刘备自举兵后,一直走州串府、疲于奔命,到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 年)才夺取益州(即成都),占领汉中,建立蜀汉政权一事,则批道:“此时方得根据地, 可为差矣。”

他认为,曹操用人是“尚才不尚德,乱平而人心丧尽”。而对曹操在芍陂屯兵垦田、以兵养兵的远见卓识,却加以肯定,认为这是“留薪办法”。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越工勾践的近臣范蠡功成名就之后, 却弃官而去。他在上面批道:“范蠡,千古奇人也,能弃功名富贵,而功名富贵常随也。世之急急名利者反以杀身,而不知效范蠡为人也。”

从历史书籍对历代社会政治兴衰更替、成败得失的记载中,朱德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939 年,他在同美国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交谈时说:“从《三国志》中,我得到了很多打仗的好经验。”①

朱德在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中,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辛亥革命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然而,社会政治的实际状况却使他感到十分失望,封建的政治、经济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虽然在中华民国的招牌下,国家实现了统一。但实际上,军阀间的相互争斗使国家仍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中,黎民百姓在战乱的频扰下,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现实,他“陷入了一种怀疑和苦闷状态,在黑暗中摸索而找不到真正出路①”。

①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人类的五分之一》,新时代书店 1939 年版。

① 《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8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