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巴山的儿子

家世

四川北部的边沿,横亘着绵延不断的大巴山脉,犹如天然的屏障,阻隔了巴蜀古国与外界的联系。唐代诗人李白曾为此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的感叹。在大巴山西麓的重山叠峦之中,隐没着一座很少为人知晓的县城—

—仪陇。这里就是朱德的家乡。

据史书记载,仪陇县城初置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 502 年),因城址设在大仪山顶部的平地上,故以山势而得名“仪陇”。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在仪陇设方州,将州、县治所迁至金城山上。唐玄

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 738 年),又将城址移至金城山腰,沿金城山天险为城,一直延续至今日。

距县城东南 74 华里处,有一座形似马鞍的大山,人称马鞍山。旧时,每逢一、五、八日,附近乡民都来此山前平坝上赶集(又称赶场),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这里为“马鞍场”。这里群山拱卫,松柏成荫,翠竹掩映,人们曾经将许许多多梦幻般的传说赋予这片景色秀丽的土地,企望它能带来幸福与欢乐。然而,在那风雨飘摇的漫长年代里,残酷的现实留给穷人的只是贫困与痛苦。

1886 年 12 月 1 日(农历十一月六日),刺骨的寒风挟着鹅毛般的雪花无情地袭扰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在马鞍场李家湾一户贫苦农民的家中,一个幼小的生命呱呱落地,来到这苦难的人世间。他,就是朱德。朱家的辈份是按照二十八字的韵文排列的:“发福万海从四克,有尚成文化朝邦。世代书香庆永锡,始蒙技术耀前章”。朱德是“代”字辈,所以,家中为他起名“代珍”。入塾后,先生又为他取字“玉阶”。以后从军时才改名朱德。

朱家迁至仪陇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据朱德生父朱世林的墓文记载,朱家“籍起粤东,支分蜀北,自先世文先公移居兹土,世业为农⋯⋯”。在四川历史上,素有“湖广填四川”1之说。自元末明初始,由于连年战事纷坛,致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因此,明洪武年间即开始向四川移民。特别是到了明末清初,战乱再次给四川造成毁灭性的灾难。清王朝为巩固其统治,实行移民政策,采用各种方式把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的大批农民迁入四川。朱家就是在这场大移民运动中,从广东韶关来到四川的。以后逐渐由川东移向川北,自先祖朱文先迁至仪陇马鞍场始,到朱德这一辈已是第 6 代了。

朱德出生时,一家三世同堂,十几口人居住在地主丁邱川废弃的一座破仓屋里。全家人吃饭穿衣仅靠着佃租地主的几十亩薄田维持,生活十分艰难。

朱德的祖父朱邦俊,是一个淳朴、勤劳的农民,他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黄土地,直至“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①。

祖母潘氏,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劳动妇女,主持着家中一切事务。在朱德的印象中,朱家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在祖母的管理下,一家的开支、活计安排得井然有序。

朱邦俊有 4 个儿子:世连、世林、世和、世禄。世林便是朱德的父亲,

1 ①《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412 页。

① 《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11 页。

他继承了父辈的秉性。但是,由于生活的艰辛和精神上的压抑,朱世林逐渐养成了暴躁的性情,致使朱德从懂事的时候起就很惧怕自己的生父。

朱德的母亲姓钟,是穷苦艺人的女儿,她性情温顺,为人贤惠。虽然不识字,却明达事理。

在朱德的记忆中,伯父朱世连留给他的印象很深。也许是由于他从两岁起就过继给伯父承嗣,成为长房长孙的缘故,从此,他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家中一贫如洗,但是,千百年来传宗接代的传统意识,在这个佃农家庭里也毫无例外地保持着。几十年后,他在谈及伯父时, 认为伯父治家严谨、颇有心计、勤于劳作、知悭识俭,一分一毫都省得不能再省,为全家打主意,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男人。

朱德出生时,已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姐姐秋香 15 岁时就出嫁了。大

哥代历比他大 4 岁,二哥代凤比他大两岁。

朱德的家庭,如同旧中国千百万穷苦的农民家庭一样,为了生存,在贫困的苦海中拚命挣扎着。从朱德诞生的那一天起,他就开始承受着苦难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