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裂

1922 年元旦刚过,朱德即接到新的委任,他被任命为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新的职务对于当时的朱德来说,是符合他的意愿的。经历了多年的战争,他希望自己离开军队,特别是在他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之后, 认定“老的军事斗争的办法是不能达到革命的目的”时,他产生了“军人生涯不是他所应走的道路”①的思想。

  1. 月的昆明城,已呈现出浓春的景象,花红草绿,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这时,坐落在金马山麓的昙华寺里,游人、香客,络绎不绝,为偏僻的山野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息。昙华寺,又名昙花寺,因寺中种有一株年代久远的优昙树而得名。朱德回到昆明后,时常和朋友们来这里观花赏木,因而与寺中住持映空和尚相识。

是月,朱德再次来到昙华寺,写就了一篇诗文送给映空和尚,映空请人将诗文刻在石碑上,置于殿内,以志纪念。朱德在诗文中写道:

敬赠映空大和尚雅鉴:余素喜泉林,厌尘嚣。清末叶,内讧未息,外患频来。生当其时,若尽袖手旁观,必蹈越南覆辙。不得已奋身军界,共济时艰。初意扫除专制,恢复民权,即行告退。诓料国事日非,仔肩难卸,戎马连绵,转瞬十稔。庚申冬,颁师回滇,改膺宪兵司令,维持补救,万端待理。虽未获解甲归田,较之枪林弹雨、血战沙场时,劳逸奚啻天渊!公余,尝偕友游昙华寺,见夫花木亭亭,四时不谢,足以娱情养性。询皆大和尚手植; 且募修庙宇,清幽古雅,询属煞费苦心。与之接谈,词严义正,一尘不染, 诚法门所罕觏。爱为俚言,以志欣慕。

映空和尚,天真烂漫,豁然其度,超然其象。世事浮云,形骸放浪,我花种竹,除邪涤荡。与野鸟为朋,结孤云为伴,砌石作床眠,抄经月下看。身之荣辱兮茫茫,人之生死兮淡淡。寒依日兮暑依风,渴思饮兮饥思饭。不管国家存亡,焉知人间聚散。无人无我,有相无相。时局如斯,令人想向!

中华民国壬戌年孟春月西蜀朱德敬赠①

朱德在诗文的前半部分记录了自己 10 年军旅生活的经历,也记录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因而,不难看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是贯穿于他的思想中的一条主线。在诗文的后半部分,他通过对遁入佛门的映空和尚的生活描述,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感慨,也流露出苦闷、仿惶的心境。尽管如此, 面对着黑暗、腐败的社会氛围,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光明未来的追求,为冲破封建主义的罗网进行着坚韧的抗争。

  1. 月间,云南的政局再次出现了动荡。

一直图谋重霸云南的唐继尧利用滇军奉孙中山之命准备北伐的机会,在广西纠集旧部,并收买了吴学显、莫卜等云南一些土匪,向云南境内发起攻击。率部行至宜良的云南北伐军总司令顾品珍仓促应战。由于判断失误,战略上处于被动,使部队形同散沙,只能各自为战。3 月 6 日,土匪吴学显部偷袭在宜良的北伐军总司令部,顾品珍身边仅有 1 个警卫营,无法阻止大批土匪的进攻,最后自杀身亡。北伐军各部也随之退走广西。

这时,昆明城流言沸扬,风声越来越紧。滇军代理总司令金汉鼎与朱德

① 《伟大的道路》,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153 页。

① 碑文现存云南昆明市昙华寺内。

等人议定,先到缅甸,再作计议。行前,朱德将小梅园巷的房产及藏书赠予李云鹄,并嘱托李帮助照管他的家眷。

朱德和金汉鼎、刘云峰、唐淮源等带着两连人马离开昆明后,在安宁遇到罗佩金,罗劝他们到楚雄暂避几天,而后再到缅甸去。谁料,当他们行至广通时,驻楚雄的华封歌突然改变态度,无意容留他们。在朱德的建议下, 这支逃亡的队伍又转向盐丰方向,准备渡过金沙江,到四川去寻找出路。

几天里,他们一直在高山深谷中风餐露宿,疲于奔命,总算摆脱了唐继尧部队的追击。当他们来到金沙江畔时,突然受到当地土匪的袭击,刘云峰被劫,朱德等渡过金沙江后,所部百余人仅剩下五六十人。

朱德一行人刚渡过江,余悸未消,又有卫兵跑来报告,说前方出现一队人马。是喜?是忧?朱德已顾不上考虑,提起枪冲了过去。

来人全是彝人的装扮,见面后即说起哥老会的“行话”。朱德听罢,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他曾加入哥老会,懂得其中的暗语和规矩,所以,对答如流,应付自如,使一时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下来。经过了解,朱德才知道这里是土匪雷云飞的地盘。

雷云飞原是此地的贫苦农民,因无法忍受地主的欺侮,跑进山里做了土匪,他在这一带打富济贫,从不伤害百姓,因此,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戴。朱德后来谈到他与雷云飞交往的情况时说:雷云飞是一个短小精悍、30 多岁的汉子,不识字,精力充沛,有领导和组织才能,到 1922 年,他的队伍已有

5000 人。他的确是一个土匪,每逢没有收成或收成不好时,他就打进富裕的城市,劫富济贫,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动乱中,他看到或听到许多奇怪的事情,不少人逃到他那里避难,他则保护他们。他尽力模仿民间故事里那些赫赫有名、为人崇拜的土匪头子,我们交了朋友,促膝畅谈中国现状,他是一个理解力很强的人,问了我许多问题,并希望我留在那里,为他出谋划策。我说明留学外国的决心,他听了很为惆怅。临别时,我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

——自动手枪和高头大马送给了他,并把妻子在南溪的地址告诉了他,邀请他在外出或是避难时,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他策马送了好几里路,又派人护卫我们一直到离会理一里地的地方。其后几个月,我到了上海,接到妻子的信,提及雷云飞曾派人到南溪,送还我的马匹,并探询我平安否。后来,我到了德国,妻子写信给我说,雷云飞到过南溪一次,打算劝我同他一道到他那里去,听说我已出国,懊悔不已。过了 1 年,我看到国内报纸说,他已经被四川军阀刘湘的侄子打死,他控制的地区也被侵占了,我难过了很久。①朱德一行人告别了雷云飞之后,到达会理,受到县长赖建侯的款待。而

后穿越大小相岭,经雅安、乐山、叙府,于 5 月中旬抵达南溪。

这一次逃亡,对朱德来说,也许是一生中最悲惨的事情。他一路奔波, 既要防备突然出现的袭扰,又要忍受戒烟的痛苦,他把戒烟称作“一场很艰难的战斗”。然而,这一次逃亡又成为他走上真正的革命道路的重要转折。他后来回忆说:“借着唐继尧的毒手,将封建关系替我斩断。”③从此,他可以毫无牵挂地去寻找一条新的人生道路。

回到南溪,朱德打算休息几天即顺江东下,从上海转往北京去找孙炳文。谁料想,他突然接到杨森的来信,邀请他到重庆“叙旧”,他不清楚杨森为

① ②参见《伟大的道路》,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159—160 页。

③ 《朱德将军传》,第 61 页。

什么会约他去重庆。他和金汉鼎商议后,还是决定应邀前往,否则的话,他和他的家人的生命都有可能受到威胁。

5 月下旬,朱德和金汉鼎乘船来到重庆,受到杨森的热情款待。

杨森是四川广安(与仪陇同属顺庆府治辖)人,早年也曾在顺庆府中学堂读书。1913 年离开川军投奔滇军,在云南讲武堂任队长。护国讨袁时任中校参谋,随第二梯团赵又新入川。后担任滇军第二军参谋长兼独立团团长, 与朱德一起共事。1920 年,川、滇军战事再起,他被派至隆昌,随即率部反水,转投川军。滇军兵败泸州时,第二军军长赵又新就死在他的部属的乱枪之下。他和朱德共事多年,素有交情,他曾因输光军饷,得到过朱德的资助, 而且深谙朱德的才干。

这时,他刚刚接任刘湘的川军第二军军长一职,踌躇满志,欲与其他四川军阀争雄四川,以实现他统治全川的野心。所以,他对朱德和金汉鼎的到来,甚感高兴,以为能有他们的倾力相助,定会早日成其大业。

连日里,杨森和刚卸职的川军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刘湘,亲自陪同朱德、金汉鼎观看端阳“龙舟竞渡”,游览名胜古迹。他们对朱德殷情相待,唯恐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但是,结果却出乎杨森的意料之外。当杨森向朱德提出委以师长一职时,朱德婉言谢绝了杨森的要求,他告诉杨森,他已决定出国学习军事。杨森极力挽留,也无济于事,只好表示希望朱德学成之后,重回四川,他一定虚席以待。金汉鼎也婉言谢绝了杨森的要求。

江轮缓缓离开重庆朝天门码头,向上海驶去。朱德站在甲板上,感到特别的轻松,内心充满了一种无法抑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