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锋芒

从体育学堂毕业后,朱德选择了教师的职业。这时,“强身救国”、“教育救国”的意识在他的思想里产生着强烈的作用,他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 推广国民尚武精神,使学生们的身体强健起来,使中国摆脱“东亚病夫”的形象。

1908 年春,朱德接受刘寿川先生的聘请,从成都回到仪陇县,担任了县高等小学堂的体育教师,兼管庶务和教务。同时接受聘请的还有李绍沆、田玉如和张四维,分别担任文理科教师。

坐落在金城山下的仪陇县高等小学堂,前身称“金粟书院”。1906 年改办县高等小学堂之后,把持学堂事务的仍是那些代表保守势力的旧派人物, 他们认为千百年形成的祖宗之法是不能改变的。因此,教授的课程还是四书、五经一类的旧学内容。

朱德担任体育教师之初,就遇到来自家庭内部和社会外界的双重阻力。开学前,朱德回到了马鞍场。家人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他们让朱德坐

在堂屋的上位,“一家人围在他的四周,他们的眼睛闪烁着骄傲,每一个人都用最客套最恭敬的词句——穷人惯于应付有钱有势者的词句——来同他谈话。”①朱德看到家中依然破旧,生活愈加贫困,而且欠了许多债务。对于家人的“厚待”,他愈发不安起来。他把当体育教师的事告诉了家人,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朱德后来回忆说:坦白的后果是可怕的,“开始是一阵吃惊后的沉默,接着我父亲问道,体育是什么意思。我解释以后,他大叫起来, 说全家苦干十二年,为的是要教育出一个子弟免得一家挨饿,而结果却是打算去教学生怎样伸胳膊迈腿。他大叫大闹道,苦力也会这个!他接着跑出家门,一直到我走,他也没回来。那天晚上我听到母亲在啜泣。”①朱德倾尽全力向伯父作着解释,告诉伯父,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体育是新式教育的一部分。他十分清楚自己“违背了古代相传的孝道”,然而,尽管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并不打算再回到大山里去,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已经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离开马鞍场的那天,一向疼爱他的伯父,送出他好几里路才回去。朱德望着伯父的背影,伤心地哭了。

回到县城,朱德全力地投入到办学的工作中。

偏狭、闭塞的山城,传统势力依然主宰着这里的一切,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开学伊始,朱德就感到周围有一股无形的压力。他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几个人带着新学走进陈腐的氛围,无疑是面临着一种严峻的挑战。尽管如此, 他还是打算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

朱德等进入学堂后,接管了学堂的事务,更引起旧派势力的嫉恨,他们千方百计地攻击、诋毁朱德等人。

果然,不久就传出许多流言蜚语,说他们教的新学,有损国粹;说他们头戴假辫子,是假洋鬼子;说他们传授野蛮思想。有人还贴出一首打油诗: “十二学生五教员,口尽义务心要钱;未知此事如何了,但看朱张刘李田。”

① 《伟大的道路》,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86 页。

① 《伟大的道路》,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88 页。

谣言和诽谤没有动摇朱德等人兴办新学的信心,他们积极向学生及其家

长宣传新学的进步意义,鼓励学生接受新学教育。于是,陆续有一些学生从私塾来到学堂就读。

保守势力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更无法容忍朱德这样的农家子弟在上层社会占有一席之地。于是,他们在知县面前诬告朱德教的体育课是让学生脱光衣服,简直是有伤风化,有失体统。知县不问青红皂白,下令封闭学堂, 朱德等被带到了县衙门。知县斥责朱德为教授猥亵的课程,欲以治罪。朱德据理力争,说明开设体育课的意义,揭穿了诬告者的谎言。知县无可奈何, 况且学堂是朝廷诏令兴办,被迫同意学堂复课。由此,学堂的名声更响了, 学生由开学时的 12 人增加到 70 多人。

新旧思想的激烈斗争仍在进行着,保守势力无法利用权势阻止新学的推广,就采取卑鄙的手段进行报复。他们雇用流氓把粪尿倒在学堂门口,在街上袭击学生。后来,朱德在讲述这一次斗争时说:“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卫, 我教学生学武术,拳棒都用得上。我们手拿棍棒同街上的暴徒大打一场,并且抓住几个流氓,送到官府去。这些家伙为了顾全自己,也只好把出钱的人供了出来。”②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动荡,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的反清武装起义和农民群众的斗争,震撼着封建王朝专制统治的基础,清朝统治者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中国社会的动荡同样波及到四川,波及到仪陇,也影响着朱德。一年的教师生活,使他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看到封建势力是怎样的顽固,看到新旧思想的交锋是怎样尖锐,同时,也增强了他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信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开始了反对封建主义的真正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他深切地体会到“教书不是一条生路”①,决定去探寻新的救国道路。

年底,朱德接连收到敬■从成都写来的信,劝他一同去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朋友们也鼓励他前往。于是,朱德在作出辞职的决定之后,即告别了朋友们,踏上了回马鞍场的山路。

这一次回家,朱德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说要去成都读书,但无论是朱德,还是他的家人,都陷入了痛苦之中,以致当他离家前往成都时, 家中竟没有一个人为他送行。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此次别离竟是 50 余年,直

到 1960 年他才重返故乡。

① 《朱德自传》。

② 《伟大的道路》,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92 页。

① 《伟大的道路》,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9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