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复杂问语
所谓复杂问语,是隐含着某种错误预设的问语,这种错误的预设一般是回答者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提问者把这一预设隐含在一个问语中,通过诱使对方对这一问语的回答,达到让对方承认这一预设的目的。例如,古希腊的一个问语。
- 你是否停止殴打你的父亲了?这个问语隐含了一个荒唐的预设“你正在殴打你的父亲”。对这个问语,你不管作肯定的回答“我停止殴打我的父亲了”,还是作否定的回答“我没有停止殴打我的父亲”,实际上都等于承认了这个荒唐的预设。
显然,对于复杂问语不能简单地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为了揭露提问音的卑劣手法,通常可以采用回绝的方法即提出与复杂问语的预设相矛盾的命题。例如,文化大革命中闹派性的头头迫害老干部,提出如下荒谬的问语。
- 你这个死不侮改的走资派是在走还是不在走?
这个问语的预设是“你是一个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对于这个问语,就应该用下面的一个命题针锋相对地回绝它的预设:
我根本不是走资派。
如回答者重复有的问语包括复杂问语中的预设,就叫做回避。例如:
- 前面那座白色的建筑物是电影院吗? 如果回答说:
前面是一座白色的建筑物
这就是回避。再以一道 GRK 逻辑试题为例:
- 记者:“谣传军方将发动政变,有这回事吗?”
政府首脑:”既是谣传,何必多问?”
以下答案中,与上述对话形式相同的是
-
甲:“有人说你贪污受贿,有这回事吗?” 乙:“你相信吗?”
-
敌人:“藏在你家的伤员在哪儿?”
地下党员:“既然藏在我家,还问我干吗?”
-
张三:“你偷了鸡,是吗?” 李四:“那么鸡呢?”
-
汤姆:“你戒烟了吗?”
山姆:“我何时抽过烟?”
- 男:“你说是冬天好呢。还是夏天好呢?”
女:“那么,你说是开水好呢,还是凉水好呢?”
题干中政府首脑的回答就是回避,即只重复记者问语中的预设“政变是谣传”,而不对问题本身作出回答。在答案(A)中,乙要甲表明对问语中的预设的态度,不是回避;在答案(C)中,李四实际上否定了张三的问语,不是回避;在答案(D)中,山姆否定了汤姆问语中的预设,是回绝,而不是回避; 在答案(E)中,女方的回答只是讥笑男方问题的荒谬,也不是回避;只有在答案(B)中,地下党员的回答只是重复敌人问语中的预设即“你家藏有伤员”, 是一种回避,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
二、语义后承
一个命题可以在语义上蕴涵若干命题,这个命题在语义上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就是被该命题所蕴涵的若干命题的集合。被一个命题在语义上蕴涵的命题,称为该命题的语义后承。例如:
- 时迁偷了二只鸡。这个命题蕴涵了以下若干命题:
时迁偷了二件东西。时迁偷了二只家禽。
时迁偷了某个数量的东西。时迁对二只鸡做了某事。 时迁做了某事。
某人偷了二只鸡。发生了某事。
⋯⋯⋯
命题(12)的意义就可以看作是以上命题的集合。
语义后承与词项所包含的义素相关。所谓义素,是指构成一个词项的含义的要素。如果二个词项 S 和 P,S 的义素全部包含在 P 的义素之中,则 S 就称为 P 的母项,P 就称为 S 的子项。例如,“人”和“工人”,“人”所包含的义素是
会思维,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而“工人”所包含的义素是
会思维,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在企业从事技工劳动,以工资为主要收入。
由于“人”的义素全部包含在“工人”的义素之中,因此,“人”就是“工人”的母项,“工人”就是”人”的子项。
显然,如果 S 是 P 的母项,则 S 的外延包含 P 的全部外延;如果 P 是 S 的子项,则 P 的全部外延都包含在 S 外延之中。例如,“人”的外延包含了“工人”的全部外延,或者说,“工人”的全部外延都包含在“人”的外延之中。
对于直言命题来说,凡是主项的子项所构成的同结构的命题,都是该命题的语义后承。例如:
- 所有的人都是会思维的。
主项“人”的子项如“学生”、“工人”等所构成的命题所有(或有的)学生是会思维的。
所有(或有的)工人是会思维的。都是命题(13)的语义后承。
对于直言肯定命题来说,凡是谓项的母项所构成的同结构的命题,都是该命题的语义后承。例如:
- 所有的偶数都是整数。
谓项“整数”的母项如“有理数”、“实数”等构成的命题所有的偶数都是有理数。
所有的偶数都是实数。 都是命题(14)的语义后承。
对于直言否定命题来说,凡是谓项的子项所构成的同结构的命题,都是该命题的语义后承。例如:
- 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宗教徒。
谓项“宗教徒”的子项如“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等构成的命题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基督教徒。
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伊斯兰教徒。都是命题(15)的语义后承。
对于一般命题来说,凡是用不定短语代替其中确定语词所构成的命题, 都是该命题的语义后承。例如:
- 张飞鞭打督邮。
下面的命题都是该命题的语义后承某人鞭打督邮。
张飞鞭打某人。
张飞对督邮做了某事。 某人对另一人做了某事。
一个命题和它的语义后承有着确定的逻辑关系,即只要该命题真,那么它的语义后承一定真。例如:
- 所有的偶数都是自然数
就不是命题(14)“所有的偶数都是整数”的语义后承,因为对于有的偶数如一 2 来说,命题(14)为真,而命题(17)为假。
根据命题和其语义后承的这种逻辑关系,凡是前提中的命题的语义后承,都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由此推出的结论都属于从前提中可以推出的结论。如果不是前提中的命题的语义后承,是不能作为推理的依据,由此推出的结论与前提没有必然的联系,整个推理就是无效的。例如,从下面二个前提
太阳系的行星都是围绕太阳旋转的, 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
可以形式地推出结论:
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也可以从语义上推出
某个星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围绕某个星体旋转。
某个星球围绕某个星体旋转。等一系列结论。而不能推出
银河系的某个星体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围绕北斗星旋转。
因为这些命题得出的依据并不是前提中的命题的语义后承,所以,它们与前提没有必然的联系。
最后,看二道 GRK 逻辑试题。
- 某校长在校庆大会上讲话时说:“我们有许多毕业同学以自己的努力已在各自领域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有的已成为科学家、将军、市长、大企业家,我们的学校以他们为骄傲。勿庸置疑,我们已毕业同学中有许多女同学⋯⋯”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推出的必然结论是
-
取得优异成绩的全部是女同学。
-
取得优异成绩的至少有女同学。
-
取得优异成绩的女同学多于男同学。
-
取得优异成绩的男同学多于女同学。
-
推不出必然结论。
显然;从题干某校长的话中推不出答案(A)、(C)、(D),可以把这几个答案看作案外案;对于题于中某校长的话,可以分析为二个特称命题,即(1) “有的毕业同学是成绩优异的”和(2)“有的女同学是毕业同学”,命题(1)的语义后承只能是主项“有的同学”的子项,而从命题(2)来看,“女同学” 并不必然地是命题(1)主项的子项,所以,答案(B)“取得优异成绩的至少有女同学”并不必然成立;剩下来的就是答案(E),即“推不出必然结论”, 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E)。
- 你可随时愚弄某些人。
这个句子有几种意思。以下哪条暗示以上句子?
①张和宋随时都可被人愚弄。
②你随时都可愚弄人。
③你只能在某些时候愚弄人。
-
只有①。
-
只有②。
-
只有③。
-
只有①和②。
-
①、②和③都对。
这道试题是从选项推题干。①“张和宋随时都可被人愚弄”可变换为“某人可随时愚弄张和宋”,其语义后承可为“某人可随时愚弄某些人”;这个语义后承与②“你随时都可愚弄人”结合,即可从语义上推出题于“你可随时愚弄某些人”,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