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东土觅圣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五百年眨眼而过,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
这天,如来召集四大金刚、五百罗汉,在灵山大雷音寺讲经说法。讲完法后,他对众弟子说:“当今世上的四大部洲,善恶不一,我这儿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现在需要有人去东土寻找一位诚心之人,让他跋涉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来我这里取得真经,你们谁愿意替我走一趟?”
观音菩萨站出来说:“弟子愿意前往。”
如来大喜,道:“你办事周到,正合我意。取经人要跋山涉水,徒步来我这里,这一路困难重重,我给你五件宝贝,你一并带去。”说着,拿出一件锦襕袈裟、一根九环锡杖[1]和三个箍儿。“这袈裟和锡杖送给取经人。他若能排除万难来到我这里,穿着这件袈裟,可以避免堕入轮回;拿着锡杖,可以免遭毒害。这三个箍儿叫‘紧箍儿’,如果在路上遇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先劝他学好,给取经人做个徒弟。他如果不听使唤,就将这个箍儿给他戴在头上。不管他有多厉害,只要念念咒,保管让他乖乖听话!”说完,悄悄把咒语教给观音菩萨。
观音受了法旨,带着惠岸行者前往东土大唐。
观音路过五行山时,悟空大声叫道:“菩萨,你到这里来,可是来救俺老孙的?”
菩萨笑笑说:“悟空,耐心等待吧,自会有人来救你,却不是我!”
悟空歪着头问道:“不是你,那是谁?”
观音道:“你若是见到一个从东土大唐来,到西天取经去的和尚,就叫住他,拜他为师,他自会有办法救你!”
菩萨师徒来到东土大唐,找了多日,也没找到有德行的取经人。这天听说唐太宗在化生寺设水陆大会,请玄奘法师讲经,于是二人就变成两个疥癞和尚,前去听讲。刚进会场,就听身边的两个人正在谈论今天的水陆大会。一个说:“这个讲经的法师是谁呀?长得慈眉善目,一表人才!”另一个说:“他就是洪福寺的玄奘法师啊,你连他都不认识?不过要说起他的身世,也是怪可怜的:二十年前,他父亲陈光蕊原本中了状元[2],娶了一位大家闺秀,两人十分恩爱。那天,陈光蕊带着他的新婚娘子乘船去南京赴任,船到江心时,那船夫见色起意,乘陈状元不备,一竹篙将他打下水。当时陈娘子已经怀有身孕,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就顺从了那歹人。于是,船夫便冒名顶替,带着陈状元的文书去南京赴任,并霸占了陈娘子。几个月后,陈娘子生下一个男婴,她生怕船夫加害于她的孩子,就咬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与男婴一同放在一只大木盆里,放到河中,让它顺水漂流。最后,那木盆漂到了洪福寺山下,寺里的老方丈收留了他,并教他讲经说法。几年后,男孩长大了,不仅聪明,而且十分心善。有一次,他去山下砍柴,回来路上遇到一个樵夫,手里拎着一条大鱼。他就问:施主,用我这担柴换你手里的鱼行吗?樵夫换给了他,谁知他却抱着鱼,欢欢喜喜地跑到河边把它放生了……”
观音菩萨在一旁听了,点头道:“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善哉,善哉!”心中已认可了玄奘法师的为人,有心再听听他的佛法怎样。玄奘法师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观音仔细听了一会儿,不住地点头,心下已经认定了玄奘便是取经之人。于是他就高声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讲小乘佛法,会讲大乘佛法吗?”玄奘慌忙离座,施礼道:“我们只会讲此经,不知什么是大乘佛法。”菩萨说:“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度难人脱苦,修无量寿身……”
巡堂官报知太宗,说有两个疥癞和尚搅了盛会。太宗命将二僧带来。太宗问:“你们来此处听法,吃些斋饭也就算了,为何对法师胡言乱语,扰乱经堂?”菩萨说:“那法师讲的是小乘佛法,管不了死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管死者升天,能帮人摆脱苦难,还能修一个长生不老之体。”太宗一听,非常高兴,迫不及待地问:“那大乘佛法在哪里?”菩萨说:“在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3]我佛如来处,离此十万八千里。”殿上的文武百官听了,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时,玄奘法师向唐太宗行礼说:“陛下,为了保佑我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贫僧愿去西天求取真经。”唐太宗听了又感动又欢喜,激动地说:“法师为了国家社稷和黎民百姓,不怕路途遥远和艰难,朕愿与你结为兄弟。”
观音菩萨听了,满意地点头微笑,恢复了本相。文武官员见是观世音菩萨,齐刷刷地跪在地上顶礼膜拜,太宗忙命画圣吴道子画下菩萨的图像,以流传后世。观音菩萨将从西天带来的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赐予玄奘。然后驾起祥云,升在半空说:“玄奘,祝你早日修成正果[4]!”
第二天一早,太宗聚集文武百官为玄奘送行。太宗说:“御弟,朕有一个紫金钵盂,赠你路上化缘之用。再送你一匹好马,作为脚力。今天是出行的吉日,你可以出发了!”
唐太宗命人拿来一壶酒,端到玄奘面前说:“御弟,请满饮此杯!”玄奘说:“陛下,贫僧从不饮酒。”唐太宗说:“这是素酒,但饮无妨!”玄奘接过御酒刚要喝,太宗从地上捻起一撮尘土,弹入他的酒杯。玄奘不解地问:“陛下这是何意?”唐太宗说:“御弟此去西天,路途遥远,日久年深,你要切记:‘宁爱本乡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哪!”玄奘非常感动,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唐太宗
太宗又说:“御弟,你已有了法号,朕再给你取个别名。观音菩萨说,西天有大乘佛法三藏,你就叫‘三藏’如何?”玄奘施礼道:“多谢陛下!”
太宗又问玄奘:“御弟这一去,几时能回?”玄奘说:“三年五载,便可返回。”
太宗握住他的手,说:“朕就在长安等你回来!”玄奘谢道:“不劳陛下挂念,贫僧去了!”玄奘谢了太宗,出关西行。
人物谱
大乘佛法、小乘佛法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主要区别在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
[1][九环锡杖]禅杖为可“持”之物、“九环”则是“九转还丹”之简称。上有九环,持在手中,不遭毒害。
[2][状元]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第一名的人。
[3][大雷音寺]原名解脱庵,亦名观音堂。如来佛祖的居住之地。
[4][正果]佛教指修行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