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乌鸡国救真国王
话说老君带走童子后,唐僧师徒离开莲花洞继续西行。不几日,便又走到一座高山脚下。待走上山来,只见红日西沉,天色将晚。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唐僧师徒正愁找不到宿处,忽见前方山凹里露出一角飞檐,忙赶了过去,见是一座寺院,门额上还题写着“敕建宝林寺”。唐僧怕徒弟面貌丑陋吓着僧人,便让他们等在门外,独自一人进了山门。那寺中方丈十分势利,看唐僧一身朴素,认为无油水可捞,便不容投宿。唐僧百般请求,那方丈才容许他们在前廊下蹲上一夜。唐僧无奈走出寺外说明缘由,激怒了悟空。他大声叫喝着闯进寺门。他本想一阵乱棒打烂几颗光头,又怕唐僧怪他行凶,就干脆一棒把方丈门外的石狮子砸个粉碎。这么一闹,可把方丈吓掉了魂,忙命手下人去撞钟,将僧人集齐列队出迎。那方丈叩下头来,说:“唐长老,请进寺里坐。”八戒噘嘴说:“师父问时,满面无可奈何,怎么师兄一去,他们便磕头来接?”唐僧说:“常言道‘鬼怕恶人’啊!”
只说那僧众簇拥着唐僧师徒四人走进寺内,那方丈请他们师徒坐下,再次行礼。唐僧感到过意不去,连连让寺内僧众不要多礼。不多时,寺内又安排好斋饭,高掌明灯,请唐僧师徒过去用斋。随后方丈又命人去照顾马匹,又安排客房,请唐僧师徒安歇。直到唐僧众人进了禅堂[1],方丈与寺内众僧还整齐地守在堂前,唐僧再三劝慰,他们才敢散去睡觉。
唐僧见屋外月色如霜,便步出禅堂,四处赏玩了一番,回到屋里又让徒弟们先睡下,他则亮灯读经。先是读了几篇《梁皇水忏》,又读了几篇《孔雀真经》,一直到三更时分,才有困意。他收起经,正想上榻入眠,忽听门外一阵风响,将那盏油灯刮得忽明忽暗,他看着那灯竟迷糊地伏案睡去。
这时,忽听门外有人叫“师父”,门就自己开了。唐僧抬头一看,眼见门外站着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眼中尚自垂泪,连声唤唐僧:“师父。”唐僧有些惊慌,便强打心神,欠身呵斥道:“你是何方妖魅,深夜至此?你快快离去罢,莫惊动我那徒弟,不然他定把你碎尸万段。”那人说:“请长老仔细看,我并非是妖邪,而是屈死的国王。”唐僧细看之下大惊失色,那人果真头戴王冠,身着王袍,腰束玉带,手持白玉圭,唐僧连忙躬身行礼问道:“不知是哪一国的陛下?”那国王说:“离此四十里便是我的家乡,国号乌鸡国。只在五年前,天降大旱,滴雨不下,国内寸草不生,颗粒无收,致使百姓饿死无数。寡人与万民同甘苦,日夜沐浴斋戒,焚香祈祷,老天却仍不肯降雨,河枯井干。正在这危急之时,来了个道人,自称从终南山[2]而来,有呼风唤雨之能,点石成金之术。寡人请他去求雨,不想果真灵验,但见令牌[3]响处大雨滂沱。寡人见他有如此法力,又救我国中万民,就与他结为兄弟,同吃同住感情甚好。过了两年,正是阳春天气,桃红柳绿,寡人与那道人携手同游御花园。来到花园角落的八角琉璃井边时,他竟把寡人推入井内,又盖上石板,在井上种了一株芭蕉。可怜我冤沉井底,至今已是整整三年。”
唐僧听闻此乃国王鬼魂,不免吓得心惊肉跳,但仍壮着胆问:“你死了三年,那朝中的文武百官、三宫皇后,怎么会不知情呢?”国王说:“那道士害我之后,便摇身变成朕的模样,占了我的江山。”唐僧又说:“那你不会到阴司[4]去告他?”国王说:“那道士的确神通广大,诸神中多位是他的朋友,连那十代阎君也是他的结拜弟兄,我实在告状无门。刚才夜游神前来告诉我,说我三年水灾将满,长老的大徒弟齐天大圣素有降妖伏魔之能,便用一阵风将我送来,让我求告师父解救。”唐僧道:“我那徒弟虽然惯会捉妖,但那妖怪既能变化成你的模样,满朝文武都认他作国王,我徒弟若去拿他,道理上也说不通啊。”国王说:“明天我的太子就要出城狩猎,师父设法与他相见,再将我的话转告与他,他必会相信。”唐僧说:“他每天都见那妖怪,叫他‘父王’,怎会凭贫僧几句话,便疑心于他呢?”国王回答:“那道人推我落井时,连着我的金镶白玉圭[5]一同推入。他虽然能变成我的模样,却独独少了这玉圭。我且把玉圭留下当作凭证,他若见到就会相信师父所言了。”唐僧说:“既然如此,就让我那徒弟帮你一遭吧。”
国王叩头拜别,唐僧起身相送,却不想一脚踩空,蓦然惊醒,竟是南柯一梦。唐僧忙叫道:“徒弟,徒弟。”悟空被惊醒,跳将起来连问道:“师父,什么事?”唐僧便说了方才的梦境。悟空听罢开了门,只见月光下,门下的台阶处果真放着一块金镶白玉圭,就对唐僧说:“师父,我看此事不假。若你真想救那国王,就依俺老孙之计来办吧。”唐僧问他:“那你有何计策?”悟空拔根毫毛,吹气变个红金漆匣儿,说道:“明天一早,你且捧着这匣儿在这里等着,待俺老孙先去那城中看看是否真有妖邪,然后再把太子引来。那个时候我会变成个二寸长的小和尚,藏在匣儿里。待太子来到,你不必睬他,想他必会寻你麻烦,你便说你有三件宝物,第一件是锦袈裟,第二件便是我,第三件才是那玉圭。然后我再把你梦中的话告诉他。若他问起,师父就叫我‘立帝货’吧。”
等一切安排停当,东方已渐渐发白。悟空打个呼哨,便一个筋斗翻到空中,看那城池果然妖雾弥漫。正慨叹间,只听炮声齐鸣,东门开处,冲出几千人马来。一马当先的是位少年将军,头顶盔身贯甲,坐下是黄骠马[6],腰挂弓箭叮当,眼见定是太子。悟空便按落云头,变作一只白兔儿,在太子马前乱窜。太子一箭射去,悟空眼疾手快接住了箭,再如同中箭一般,向前奔去,不多时便将太子引到宝林寺前。悟空将箭插在门槛上,现出真身来到唐僧面前告知太子已来,然后自己则变成两寸高矮的小人儿,藏进匣子里。太子一马追至山门前,却不见了白兔儿,只见一支箭插在门槛之上,大呼“怪哉”!于是拔了箭,闯进寺门。尾随的几千将士连忙赶上前来,簇拥着太子,众人耀武扬威地来到正殿,直慌得方丈率众僧叩头不迭。众人间只有唐僧端坐不动,八戒与沙僧则侍立两旁。太子大怒,说道:“这和尚好生无礼,见我竟然不拜,快快给我拿下!”众将士听令一拥而上,却苦于八戒、沙僧的术法保护,近身不得。太子奇道:“你是哪里来的和尚,竟会这般妖法?”唐僧说:“贫僧是从东土大唐来、去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并不会什么法术。”太子一听从东土而来,便感兴趣地问道:“既从中原来,那你们中原可有什么宝贝?”唐僧说:“贫僧身上穿的袈裟就是宝。”太子撇嘴:“胡说,这袈裟算什么宝贝!”唐僧又说:“我这红匣内也有一宝,名叫‘立帝货’,能知过去未来。”悟空便跳出来,在桌上扭来扭去。太子哈哈大笑说:“就这么大点的小人儿,也能知什么过去未来?”悟空一伸腰,顷刻就长了三尺四寸。太子笑问:“立帝货,这老和尚说你能知过去未来,你倒说说看,你是怎么知道的。”悟空说:“我只凭这三寸不烂之舌,便可万事尽知。”太子笑骂:“胡说八道!我看你这根本就是妄言祸福,蛊惑人心。”悟空说:“殿下且听我说。你正是离此地四十里远乌鸡国的太子。五年前,你国中大旱,万民遭灾,后终南山来个道士,说有求雨之能,你父王便与他结拜为兄弟。可有此事吗?”太子想了想说:“有,你再说。”悟空又说:“三年前那道士忽然不见,你可知是为何?你又知如今那金殿上称孤[7]的是谁?”太子说:“我父王说,三年前他们在御花园游春,只一阵狂风刮走了他,又刮走了父王身带的金镶白玉圭。后来我父王怀念他,再无心赏景,就命人将御花园锁了。如今殿上称王的,自是我的父亲,当今乌鸡国的国王,还能是谁?”悟空只是冷笑,太子再问,他却是闭口不答。太子动了怒,问:“你为何不说话,只是冷笑?”悟空才开口说:“因这事只可说与你一个人听。”太子便把手一摆,令众将士和寺中僧人皆都退下。
悟空这才说:“殿下,你不知道,如今这王位上坐的,并非你的亲生父王,而是那在御花园中消失的道士。”太子说:“一派胡言!自那道士去后,我国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你的说法,那坐上王位的岂不是妖怪了,那我乌鸡国怎会有这般祥和景象?你这胡话若让我父王知道,定把你拿去碎尸万段!”悟空见他不信,便把毫毛一收,自己现了原形,手中却持着那块白玉圭,递给太子。太子大惊道:“好你个和尚!莫不是你就是那道士?骗了我父王的宝贝,如今又变成和尚来进献,还诬蔑我父王!”悟空说:“太子,你且听我说。我本不叫立帝货,而是那唐僧的大徒弟,名叫孙悟空。昨夜三更你父王的冤魂托梦给我师父,讲了诸般缘由,求我师父搭救于他。他叫我师父传话给你,又怕你不信,便留下此圭做个表记。方才我自空中看,你国中妖气四散,必然存有妖精。我就化为一只白兔,把你引来,只为见我师父。我所说之话句句属实。你既识得玉圭,怎么就不念父母之恩,为父报仇?”太子听此言似信非信,左右为难。悟空又说:“你若心中还有疑惑,不妨去后宫,到你母后那里问上一问,看他们夫妻恩爱之情,比之三年前如何。”太子说:“那好,我这就回去问母亲。”悟空又说:“慢着,太子,你把人马先留下,独自回城。而且万不可从正门进宫,须从后门进去,见你母亲也不可声张,只恐惊了那怪,你母子二人便性命难保。”太子点头说:“我听长老的。”
太子单枪匹马回城,又从后门悄悄进了宫,来到锦香亭下,正见到母亲独坐于亭中落泪。原来这娘娘四更天时也做了一个梦,醒来时却记不清楚,只觉越想越伤悲。太子下了马,驱散宫娥,跪下说道:“母后,儿今有一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还请母后恕罪。”那娘娘说:“我们母子间哪有这许多计较?你有话只管问。”太子说:“儿只问您,这三年来,您和父王的夫妻之情比三年前怎样?”娘娘听此话一把搂住太子,泪如雨下,说道:“孩儿如何问这种事?”太子说:“母后有话只需要对儿讲,以免误了大事。”娘娘这才拭泪说道:“我与你父王三年前恩爱异常,你父王也对我如胶似漆,只是这三年推说年老力衰,对我也冷如寒冰。”太子听此话便推开娘娘,转身就欲离去。娘娘一把将他扯住说:“儿啊,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太子就把出城打猎的奇遇简单地向她说了一遍。娘娘捂嘴说:“儿啊,我四更时也做一梦,似是梦到你父王水淋淋地前来跟我说,是被那道士推入井中。他说他已请唐朝的圣僧前来捉妖,可更详细的却记不清了。我正满腹狐疑,你竟说到此事,那更证实我梦中之事。你且先把那白玉圭留下,去请圣僧来捉妖吧。”
那太子也不耽搁,只扳鞍上马,飞快地返回宝林寺,向悟空下跪说道:“师父,我已问明了母亲,果然是那妖道害我父王,夺我江山。”悟空微笑着说:“如此便好,今日天已晚了,你且先回去,不要露了马脚,待明日天亮俺老孙便进城去,为你捉那妖怪,让你为父王报仇雪恨。”太子说:“我今日出城,为此事奔波了一天,也没打得上一只猎物,空手回去岂不令他生疑?”悟空说:“此事好办。”于是就跳将在半空,念动真言,拘来山神土地,让他们赶来禽兽,尽数捻了腿筋,摆在路旁。他按落云头,示意让太子当猎物带回城去。太子便率了人马回城,只见四十里路旁尽是跑不动的禽兽,将士便上前擒捉。众人都说是太子洪福,怎知是悟空暗中相助。寺中的方丈与众僧见太子对悟空敬若神明,也都纷纷换了一副嘴脸,拼命讨好。
当夜,悟空辗转难眠,暗忖纵然太子和娘娘相信此事,但要让文武百官都信却还要费一番唇舌,不如现在去把那国王的尸首找来,即使是尸首化了,也要将王袍王冠捞出来,也好当个凭证。于是把心事对唐僧说了,要带着八戒去捞尸。唐僧不知他为何要带八戒同行,只说八戒呆笨。悟空解释:“这上天入地倒难不倒俺老孙,只这水中一事,却是为难。八戒当初在天上总管天河,水性最好,所以才叫他去帮忙。”唐僧这才点头答应。悟空叫醒八戒,又怕他不愿去,便骗他说妖精在御花园八角琉璃井内藏了件宝贝,让八戒跟他去盗宝。那呆子财迷心窍,一听宝贝便双眼放光,满口答应,跟上悟空,驾云来到御花园。二人按落云头,见园门上着锁,八戒寻宝心切,就一耙筑破了门。二人进去,四下一看,便见到那株芭蕉树,悟空对八戒说:“宝贝就在下面。”八戒赶去,一嘴拱倒了芭蕉,现出一块石板,又掀开石板,才露出那口井来。悟空说:“呆子,快下水中去捞宝。”八戒说:“没带绳子,可怎么下去?”悟空便从耳中取出金箍棒来,变得又细又长,让八戒抓住,然后连人带棒放入井中。快到水面时,八戒说:“你也停一下,好让我看看宝贝在哪儿。”悟空说:“宝贝就在水底。”然后把棒猛一放,八戒“扑通”一声跌入水中。他沉下水底,摸了好一会儿,只碰到个死尸,吓得立即跳出水面,惊惊咋咋地说:“水下没宝,只有个死人。”悟空笑道:“那死人就是宝贝,你快把他驮上来。”八戒不愿去驮,悟空便威胁说:“你不驮,那我可就走了。”八戒眼看那井肚大口小,且四壁长满青苔,湿滑无比,无法攀越,恐悟空真的独自离去,只好不情不愿地再次入水,将那尸首背了出来。悟空伸下金箍棒,将八戒与那尸首一起拉上来。又借一狂风,将那尸首带回宝林寺。八戒暗自怀恨在心,“好你个泼猴,竟如此捉弄于我,待见了师父,看我如何捉弄你。”
再说唐僧见二人回来,便掌上灯,灯下见国王面目如生,便问是怎么回事。悟空说:“一定是他阳寿未尽,那井龙王便用定颜珠定住了他,方才不致腐烂。”八戒一听那国王嘴中有定颜珠,就来了精神,想伸手去掏,却被悟空一掌拍开,说:“你这呆子,这珠子一被取出来,国王的尸首就要化了。”八戒讪讪收回手去,心有不甘,便进谗言道:“师父,师兄说了,他能救活这个国王。”唐僧闻言喜道:“悟空,那你就快快将他救活吧。”悟空说:“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还不是要去阴司找他的灵魂,让他还阳。”八戒又接着煽风点火说:“师父,别听他的。他还在路上时就说了,不必去阴司,就能让国王还魂,这才能显出他的手段来。他要是跟你计较,就是偷懒,你就念那咒治他。”唐僧半信半疑,看向悟空,悟空一听“咒”字,就慌了神,忙说:“别念,别念,且让我到天上找个救人的法子去。”唐僧说:“那你快去快回。”
悟空一筋斗来到南天门,直奔兜率宫。那太上老君一见他,忙喊:“大家当心,那偷丹毛贼又来了。”悟空笑嘻嘻地施了礼,问道:“你这老倌儿好不厚道,防我干什么?”接着说明了来意,又请老君给他一粒还魂丹,让他回去救那国王。老君有些迟疑,悟空便说:“你若不给,我就走,只是你便要当心我溜回来,再把你那些丹丸吃个精光。”太上老君笑骂:“你这猴头还是一副泼皮相。好,我就看在唐僧的面子上,给你一粒,救活那国王,也算你的功果。”悟空接了丹,噙在口中,谢过老君,又一筋斗翻回到宝林寺。
唐僧见他回来忙上前问:“怎么样?”悟空说:“我找老君要了一粒还魂丹。沙僧去取水来。”沙僧将水取来,悟空撬开国王的牙关,将那还魂丹灌下去,片刻只听国王肚中咕咕作响,就是不见喘气。唐僧说:“在井里泡了三年,就是铁也要锈了。怕是要给他渡口活气,方能醒来。”八戒伸嘴就要渡,唐僧忙拦住说道:“你曾为妖吃人,肚里全是浊气,只有悟空自幼吃的是山果野桃,肚里一片清气,且让他渡。”悟空就嘴对嘴给国王渡了口气。不多时,便见那国王活过来,起身就要磕头拜谢。这时天色已大亮,众僧来献早斋,见到一身湿漉漉的国王,不禁大惊失色。悟空说明情况,更叮嘱他们一定要严守秘密,切不可走漏一丝风声。众僧忙献水来,侍候国王洗了脸,又找出一身僧衣,让国王换下,悟空又将他打扮成行童模样,用罢斋就和唐僧四人一起上路了。
五人直奔乌鸡国。进了城来到午门前,唐僧便说:“我去倒换关文来。”悟空说:“我们还是一起去吧,人多好说话。”于是黄门官奏进去,不多时便传下旨来让唐僧师徒上朝见驾。待五人上了金殿,却立而不拜。那妖精坐在龙椅上,怒道:“你们这些和尚好生无礼,见了朕为何不拜?”悟空笑着说:“我大唐本是天朝上邦,而你们是下土边邦,我们是大唐派来的使者,该是你拜我们才对!”那妖精说:“这野和尚竟敢如此撒野,快给我拿下!”众武将一拥而上,却被悟空遥遥一指,喊声:“住!”就都被定在那里。那妖精大怒,跳下龙椅,伸手就来拿悟空。悟空取出金箍棒,大喝一声:“来得好,吃俺老孙一棒!”于是劈头打下。妖精大吃一惊,却苦于手中没有兵器抵挡,只得闪身避过,然后顺手从一个被定住的镇殿将军身上抽出宝刀,转身驾云而逃。悟空急忙腾云追去,高声叫道:“妖怪,哪里逃!”那妖精转身回骂:“孙悟空,你取你的真经,我坐我的王位,你为何要多管闲事?”悟空大笑说:“你这妖怪,这王位也是你能坐的?你既识得我老孙,就该早早逃走,竟然还敢抓我?就叫你领教我老孙的厉害。”
两人在云端斗将起来,大战几个回合,妖精感到不是悟空对手,便转身逃回王宫,溜到唐僧身后,变作唐僧模样,又扯住唐僧转了几转,然后并肩立在阶前。等悟空赶来,任凭火眼金睛,也辨不出来真假。八戒与沙僧细细来看,却也无法认得出来。这时八戒出了个主意:“师兄,不如让师父念那紧箍咒吧。我跟沙师弟一边看着一个,会念的肯定是真师父,不会念的定是假的。”悟空没有别的办法,只得暂时忍了头疼,让唐僧念那紧箍咒。而八戒和沙僧则各自搀住一个唐僧仔细查看。那真唐僧自然会念咒,而假唐僧只会瞎哼哼,八戒立时高叫道:“这个是妖怪!”他猛地松开手,举耙就打向假唐僧。那妖精已早早纵身跳起,驾云欲逃。八戒大喝一声,腾云追赶,这时沙僧也赶上前去,抡起宝杖助战。悟空强忍着头疼,也跳上半空,见八戒与沙僧大战妖精,就想从上面给那妖精来上一棒。他跳到三人上方,正欲抡那金箍棒,只见东北方向忽有一朵祥云飘来,那云上有人高喊:“大圣手下留情!”悟空抬眼看去,竟是文殊菩萨[8],于是纵云上前施礼问:“菩萨这是往哪里去?”文殊说:“我是来替大圣收妖的。”悟空说:“那便有劳菩萨了。”文殊对着那妖精喝道:“你这畜生,还不皈依,更待何时?”那妖精听罢便就地打了个滚儿,现出原形,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悟空问道:“你怎么让它逃出成精,倒在这里作威作福?”文殊说:“这乌鸡国王原来好善乐施,常常斋僧,如来佛祖便差我前来度他。那年我化身成个和尚,向他化些斋饭,可言谈中,他被我难住,不由恼羞成怒,又将我捆起,在那御水河中浸了三天,因此,佛祖就差这兽推他下井,亦让他受三年水难之苦。”悟空笑道:“你虽报了仇,却不知连累了多少人,又把这三宫六院给玷污了。”文殊忙说:“它并不曾害人,再说它本是个阉过的狮子,也不近女色。”悟空这才谢过了文殊,三人重返王宫。
那国王与满朝文武百官见三人回来,慌忙叩头下拜。悟空便把文殊收妖一事与众人说了。正在这时,有宝林寺的和尚送还王袍,国王便当即换上,又坐回了龙椅。唐僧重又呈上通关文碟,加盖玉玺后就要告辞,国王欲挽留,唐僧婉言推辞,只让他做个好国王,便又上马,与三位徒弟继续西行。
人物谱
狮魔王
是文殊菩萨座下青毛狮子,善于变化,武器是一把宝剑。经如来同意,派青毛狮子下凡,把以前绑过文殊菩萨的乌鸡国主推入井中,取而代之。三年后,被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破解,被文殊菩萨收服。
[1][禅堂]是众僧坐禅用的堂室,佛徒打坐习静之所。
[2][终南山]道教发祥地之一。
[3][令牌]道教中的一种法器。多为木制,其形状是顶端为孤形,下端为直线形的长条状,取意“天圆地方”。
[4][阴司]阴间,阴曹地府。
[5][玉圭]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
[6][黄骠马]骠:黄马带白点,因此而得名。是难得一见的宝马良驹。
[7][孤]古代帝王的自称。
[8][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