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流沙河收沙僧
唐僧师徒三人过了黄风岭,又走了一段时日,盛夏已过,到了秋天。这天,正走着,前面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水流湍急,波浪翻滚,河面上却看不见一条船。悟空跳到空中,手搭凉棚,放眼望去,只见那水浩浩渺渺,无边无际。唐僧兜转马头,看见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三个篆字:“流沙河”[1],还有四行楷书:“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2]深。鹅毛漂不起,芦花定底沉。”三人正在仔细地看碑文,忽然听到一阵水响,再看波浪如山,从河里钻出一个妖精,直奔唐僧。悟空忙抱起师父,跳到高处。八戒扔掉担子,抡耙就筑。那怪使宝杖架住,和八戒大战二十回合,未分胜负。
悟空让唐僧坐好,自己也飞到半空中,举棒迎头打下来。那妖怪慌忙闪身躲过,一头钻入水中。八戒在那里直跺脚,抱怨:“你来干吗?再有十几回合我就能抓住他,他这一跑,如何是好?”悟空笑着说:“自从降了黄风怪,几个月没耍棒了,见你跟他斗,手有些痒痒。”二人说笑着去见唐僧。
唐僧说:“这无边的弱水,又没有渡船,只有拿住那妖怪,才好过河。”悟空说:“师父说得在理,捉住那妖怪,不打死他,就叫他送师父过河。”八戒说:“哥哥去捉妖,我守着师父。”悟空说:“比起水里功夫,我不如贤弟。我虽然能下水,但要念避水咒,再不然就要变成鱼鳖虾蟹之类,不方便打仗。”八戒说:“当年老猪当天河总管,倒会些水里的功夫,就怕他水中七窝八代都上来,我就打不过他了。”悟空说:“你到水里,只管把他引出来,我在外面帮你。”八戒脱了衣服,跳下水,分开水路,直奔水底,寻找那怪。
那怪败回来,正在喘息,听得水响,见八戒使耙推水而来,横杖高叫:“臭和尚,哪里去?”八戒说:“你是什么妖魔?”那怪说:“我也不是无名无姓,本是天宫卷帘大将,因犯天条被打下凡间受苦。我把你个欺上门的老猪魈,剁剁做炸酱!”八戒说:“我老猪嫩得能掐出水来,你倒嫌我老,吃我一耙!”那怪见耙打来,使招凤点头躲过。二人在水中大战一场,八戒虚晃一耙,诈败往东岸上逃。那怪随后赶来,刚刚赶到岸边,悟空忍不住,跳到河边,举棒就打。那怪不敢相迎,又一头钻入河中。八戒嚷:“你这弼马温,到底是个急猴子。等我把他引到高处,你再拦在河边,他还往哪里逃?”悟空说:“呆子莫嚷嚷,快看看师父去。”
二人见了三藏,悟空说:“天色晚了,师父就在这山崖下坐一夜,待老孙去化些斋来。”说完一筋斗翻出,不一会儿从正北化了一钵[3]斋饭回来,请唐僧吃。唐僧说:“悟空,我们去舍斋的人家,问问该怎么过河。”悟空说:“附近哪儿有人家?这家远哩,离此足有六七千里,他怎知如何过河?”八戒说:“哥哥又吹牛,六七千里路,你怎么来去这么快?”悟空说:“老孙一筋斗十万八千里,几千里路不过点上两次头,弓上一次腰,就到了。”八戒说:“你既有这般神通,背上师父,跳过河不就行了?”悟空说:“你不会驾云?你不能把师父驮过去?”八戒说:“师父肉体凡胎,重如泰山,怎驮得起?”悟空说:“你驮不起,我就驮得起了?要是施法术,弄妖风,把他摄过去,或用缩地法,老孙样样都能。但师父要取得真经,必须历尽各种魔障,你我只是保住他的性命,却不能代替他的苦恼。若是见到佛就能取经,我老孙早就取来了。”呆子听悟空说得有理,连连点头。

三人吃了些素斋,就在山崖下歇了。次日天明,八戒又下水挑战。那怪与八戒大战三十回合,八戒又诈败,那怪只赶到水边,任凭八戒叫骂,再不肯上岸。悟空飞到半空,使招饿雕扑食,冲下来要抓那怪,那怪听得空中风响,又一头钻进水中,再也不肯上来。唐僧两眼流泪,说:“这怎么办?”悟空说:“八戒,你守住师父,等老孙去南海走走。”

悟空一个筋斗翻到普陀山,来到紫竹林外。二十四路诸天将报进去,菩萨命悟空进去。悟空见了菩萨,说路阻流沙河,无法渡过。菩萨说:“你这猴头又逞强,不肯说出保唐僧取经的话来。那怪本是卷帘大将[4]临凡,已受我的劝化,愿保唐僧取经。你若说出取经人,他自会皈依。”悟空说:“他如今不肯出来,我怎么跟他说?”
菩萨取出个红葫芦,叫过木吒[5],吩咐:“你拿这葫芦,跟悟空到流沙河,只要叫‘悟净’,他就出来。先让他皈依唐僧,再把他那九个人头骨按九宫排列,把葫芦放在正中,就是一只法船,能渡唐僧过河。”
木吒与悟空来到流沙河上空,向水中高叫:“悟净!”水声一响,那怪钻出来,认出惠岸,上前施礼:“尊者,菩萨在何处?”木叉说:“我师父派我来,让你保唐僧,把你那九个人头骨按九宫排列,与这葫芦做成法船,渡他过弱水。”悟净说:“取经人在哪里?”木吒指着说:“那不是?”悟净说:“他二人与我斗了两天,哪说过一个唐字?这猴子厉害,我不去了。”木吒说:“那是猪八戒,这是孙悟空,都是唐僧的徒弟,怕他什么?快跟我去见唐僧。”悟净收了宝杖,跳上岸,向唐僧拜倒,说:“弟子有眼无珠,多有冲撞,请师父恕罪。”唐僧问:“你肯诚心跟随我,皈依吗?”悟净说:“弟子蒙菩萨劝化,取法名沙悟净,怎能不皈依师父?”三藏让悟空取戒刀给悟净剃了头,见他真像个和尚,就给他取诨名沙和尚。
沙和尚按木叉所言,排下人头骨,放上葫芦,唐僧上了法船,八戒、沙僧左右扶持,悟空牵了马,在后面半云半雾跟随。那法船快似飞箭,不多时便到了对岸。木叉收了葫芦,九个人头骨化作九股阴风,转眼不见了。三藏谢过木叉,又膜拜[6]了菩萨,师徒四人向西行去。
人物谱

沙悟净
沙悟净,又名沙和尚。原为天宫中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凡间,在流沙河兴风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月牙铲,武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音的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唐僧西天取经。他身上有一件九个骷髅组成的项圈。后来,他用九个骷髅作为九宫,把菩萨葫芦安放在其中,成为法船,稳似轻舟,顺利地帮助师徒四人渡河而去。沙和尚为人淳朴憨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就一心一意跟随唐僧,谨守佛门戒律。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1][流沙河]位于焉耆县开都河南岸。其河沙随水动,水流沙流终不分离,非常奇异。
[2][弱水]古水名。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
[3][钵]僧侣所用的食具。像碗,底平,口略小。
[4][卷帘大将]玉帝御前卷帘将,往来护驾,出入随朝。
[5][木吒]观音的弟子,托塔李天王李靖的二儿子。
[6][膜拜]古代的拜礼。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