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骑牛

——毛泽东与凯山·丰威汉

1970 年 7 月 7 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老挝人民党总书记

凯山·丰威汉,这是自同年 4 月 30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悍然下令出兵入侵柬埔寨,将战火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以来,毛主席会见的第二批来自反美前线的兄弟党领导人。见到前线来的战友,毛主席格外高兴,谈话内容广泛而深刻, 从老挝的民族,谈到中老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从印度支那的斗争形势,谈到整个世界的反美斗争。宾主之间,谈笑风生,无拘无束,和谐亲切。不知不觉,原定的谈话时间到了。周总理抬手看了看表,毛主席似乎没有看见, 饶有兴趣地问凯山:“我不大懂,万象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凯山说:“老挝的象很多,过去国王举行庆典,都要有大象,尤其是白象,是最名贵的。” 毛主席高兴地说:“你今天解决了我的一个问题。”

接着,毛主席操着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讲了一个迷人的、然而又非常难以听懂和记录的故事。他说:中国有一部古书,名叫《启颜录》,是隋朝时候写的一部讲笑话的书。其中有一则笑话,说中国北朝,信奉佛教。有一次开法会,由一位高僧登坛讲经,讲到中间,一个人站起来问他,释迦牟尼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高僧回答:释迎牟尼在家是坐在莲台之上,出门时则骑白象。这个提问的人说:不对,你根本没有读懂佛经,释迦牟尼出门骑的是牛而不是象,佛经上说:“音貌奇特”,“奇特”不就是说骑牛吗?高僧听了,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对付不了这个人。说完,毛主席大笑起来, 在座的其他中央领导人和凯山等外宾也都跟着大笑起来。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不明白“音貌奇特”是什么意思。当时翻译同志也没有听懂, 示意请周总理、康生帮忙。总理和康生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没有说话。林彪、黄永胜则低着头,大概更没有听懂是什么意思。翻译同志在求援无望的情况下,只好口中念念有词地应付几句。我很佩服翻译同志的应变能力,下来后问他,当时是怎么翻译的?他说,我也不知道就应付过来了。

由于毛主席谈话时湖南口音很重,我把“音貌奇特”误听成“音麻奇踏”, 所以,回来后对这一句关键的话怎么也弄不懂,无法整理下去。我查找了《辞海》、《辞源》,也找不到“音麻奇踏”这个词。急得我象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脑海里不断地翻腾着:“这怎么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整理到半夜, 我猛然想起,不如到北京大学去碰碰运气,那里的知名学者很多,请教请教权威——当时所谓的“反动权威”,也许能找到答案。

天一亮,我便匆匆忙忙驱车赶到北京大学。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 学校领导已“靠边站”,由支“左”的部队负责。我找到在北京大学支“左” 的部队的一位政委,向他说明来意,请他为我请一位语言或熟悉佛学方面的专家。过了一会,政委从“牛棚”里带来一位低着头、目光呆滞、神情沮丧的老教授。我立即迎上前去,伸出手去跟他握手。老教授习惯地往后退。我连忙说:教授同志,昨天毛主席会见外宾,有一句重要的话我没有弄懂,特地来向你请教。老教授一听是毛主席在同外宾的谈话中所谈的问题要向他请教,立即抬起头,眼睛一亮,露出了大学问家特有的智慧光芒。我把毛主席谈话前后意思给他讲了一遍,请他查一查“音麻奇踏”是什么意思。老教授略一思索,便肯定地说:明天上午就能查出结果。

第二天上午,我再次来到北京大学。老教授对我说:《启颜录》是隋朝

人侯白写的一本笑话集,原书已散失,今存敦煌卷子本与后人辑本多种,约收集笑话百余则。据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说,《太平广记》引用甚多。说着他便递给我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音麻奇踏”即“音貌奇特”, “奇特”可以理解为骑牛。他说:“音貌奇特”的“特”字有两说,一是指公牛,《玉篇》云:特,牡牛也;一是泛指牛,樊绰的《蛮书》云,有一家生了一犬,初如小特。所以“奇特”即“骑牛”之意也。此处“音貌奇特” 本意指释迦牟尼长相风度奇特,可是提问的人偏说释迎牟尼骑牛这不是很好笑吗?当时我的心立即高兴得狂跳起来,紧紧握着老教授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然后,我对政委说:老教授为整理毛主席的谈话立了功,建议组织上尽快解放他!

回到家里,我很快把谈话记录整理好。对着记录稿,心潮起伏,深感毛主席的学识是多么博大精深啊!

(吕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