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博学多才,书伴终生

作为杰出政治家,毛泽东誉满天下。然而,不仅如此,如果给毛泽东赐以哲学家、诗人、思想家、理论家、艺术家的誉称,他同样当之无愧。毛泽东一贯聪明好学,勤奋刻苦,书是他永远离不开的伙伴。外国友人对于毛泽东的渊博学识,超常才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毛泽东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素养,“毛主席喜欢读《红楼梦》等中国古典作品,一贯采取把这些作品视为民族的文化遗产而予以尊重的态度。在传统诗同——它在中国文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创作方面也显露了非凡的才能。这些都大大有助于使毛泽东的形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反映得更加高大, 大大有助于铸成他是具体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飞跃的英雄的形象”①。福原亨一对毛泽东如是评述。

大平正芳在见到毛泽东的客厅后,也得出了他的观感:“那间接待室兼书斋里摆满了线装书,书中夹着许多白色的书笺。毛主席似乎就在那里度着专心读书的生活”②。

许许多多的中外人士都知道,毛泽东是嗜书如命的。在 30 年代的延安窑洞里,王安娜作了她的另一番描述:“在另一张桌子和木箱上,放着书籍、杂志和文件夹。毛素有博览群书之称,看来是有根据的。他让我看斯宾诺莎、廉德、黑格尔和罗素著作的译本。据他说,碰到特别有兴趣的书,会连续三、四个晚上不停地把它看完。深夜两点乃至三点以前他是不睡的,每天工作的时间实在够长”。“毛泽东的言谈是农民与学者、普通知识与高度智慧的结合。他的讲话对我充满着魅力。他一次也没有到过国外,也不像朱德和周恩来那样能说外语。可是,他对外国的制度和风俗习惯却很有兴趣”。“毛泽东好几次和我谈到他对外国有趣的见解,这些见解是从以前的西欧小说和历史书上得来的”①。

斯诺又何尝没有这般体会,他在《西行漫记》中说“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我有一阵子每天晚上都去见他,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历史,有一

③ 1945 年 9 月 2 日纽约《下午报》。

④ 海伦·斯诺:《一个女记者的传奇》。

① 1976 年日本《熊本日日新闻》。

② 1976 年日本《读卖新闻》。

①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次一个客人带了几本哲学新书来给他,于是毛泽东就要求我改期再谈。他花了三四夜的功夫专心读了这几本书,在这期间,他似乎什么都不管了。他读书的范围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而且也读过一些古希腊哲学家—— 斯宾诺莎、康德、歌德、黑格尔、卢梭等人的著作”。“毛泽东读过许多关于印度的书,对于那个国家也有一定的看法。他问到我关于甘地、尼赫鲁、查多巴蒂亚以及我所知道的其他印度领袖的情况。他知道一些美国的黑人问题,把黑人和美国印地安人所遭受的待遇,跟苏联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相对照”②。

史沫特莱的看法是:“毛氏是众所周知的理论家,但他的理论却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和战争的经验”。“他著了许多书和小册子,因此已经置身于历史上伟大的革命政治家之列。他的《论持久战》、《战争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已经成为中国革命思想的里程碑,我在后来的岁月中曾在穷乡僻壤看他的著作”③。

写诗,是毛泽东的一大爱好,富尔似乎对主席的这一特长也有所感:“诗歌不仅仅是毛泽东生平中的一件轶事。我的确相信它是了解毛泽东性格的关键之一。毛泽东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不一样,他不是一本书读到老的人。他在这些简短诗歌里表达的思想,不受党的教条和辩证法的词藻所束缚。他用简单的形式,表现生动而深刻的革命题材,是国内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的, 也是世世代代的人都能够理解的”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毛泽东就是有一种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与风度。1974 年 5 月 30 日,毛主席亲自请教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教授。李教授深情地回忆说:“毛主席一见到我,竟直言问起物理学上的对你问题”。“根据韦伯氏大辞典,对称指平衡的各个部分,或者指平衡的各个部分产生的形式美”。“我们之间摆着一张小平台桌,上面放着一叠纸、几根铅笔和两杯绿茶。我拿起一根铅笔放到纸上,用手指朝毛的方向弹去,随即再把铅笔往回弹了一下。铅笔滚向一边,又滚了回来。接着,我指出这个过程没有一刻是静止的,但在整体上它具有对称性。毛泽东很欣赏这个实验演示,于是他想知道对称的深层意义,仅以对称原理为基础,真的能够表达宇宙法则吗?” “我们讨论了粒子和反粒子的对称,以及由此它们产生和湮灭的动力学过程。对称的美如此简单,其结果又具有极其深远的普遍性,毛泽东似乎陷入沉思。他说非常遗憾,没有时间去研究科学。但毛泽东仍回忆起年轻时读过的一些科学书籍,如生物学家丁·亚瑟·托马斯的著作,当时他入了迷”②。

毛泽东那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智慧,使许许多多的国际友人受到启迪和教益,惠特拉姆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这位澳大利亚前总理追忆:“我们的谈话范围涉及历史、当前问题、亚洲地区、文学和当代的一些人物。他很熟悉情况,知道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乐意对一些人物和问题发表意见。交换意见,显然使他感到高兴。听到来自不同社会的一个陌生人的意见,他从中可能得到某种刺激,不论我的看法多么错误。他的智慧和历史感深邃而

②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③ 史沫特莱:《毛泽东会见记》。

① 富尔:《毛泽东会见记》。

② 1988 年《科学博览》。

又明晰”。③他那有感染力的笑容和学者的优雅神态,令我记忆犹新。 毛泽东是一个集政治家、学者、诗人于一身的少见的当代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