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团结的愿望

1960 年 8 月,胡志明主席再次来到中国,在北戴河会见了毛泽东主席, 并下塌在中共中央在这里的别墅中。

当时,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签订的有关合同,撤走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带走图纸,使中国 40 多个部门的 250 多个建设项目被迫中断,在经济上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1960 年 6 月,苏共又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全面攻击中国共产党,从而使中苏分歧公开化并逐步扩大。对此,胡志明非常焦虑,他希望中苏两党两国尽快对话,消除隔阂,恢复团结。他怀着这个目的来到中国。

  1. 月 10 日,胡志明起得很早。昨晚没有睡好,总想着中苏关系问题,很想和毛泽东谈谈。他见毛泽东的房间静悄悄的,为了不影响毛泽东的休息, 便独自一人去海滨散步。

毛泽东也整整一夜没有怎么睡。早起后,想去看看胡志明主席,同他聊聊,听工作人员说胡志明主席去海滨散步了,便也来到海边。

当翻译和其他工作人员赶到时,两位老友已就中苏两国关系聊了起来。毛泽东说:“苏联不喜欢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搞完整的全套。但什么都靠

别人,有时靠不住。外国援助,帮助是可以的,但不能干涉内政。”“经济建设上不能强迫人听单方面指挥,政治上更不能强加于人。”毛泽东显得有点激动。接着他列举了苏联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的做法,批评这种做法是父子关系。同时,也表示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对待苏联。他说: “我们的道理是光明正大的,我们不怕,天是不会掉下来的。”

毛泽东对胡志明主席为中苏两国劝和给予充分肯定,称赞他是和平的使者。

胡志明主席原则上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但认为“中国同志有时采取的方法,似乎不太了解西方同志个人的性格,所以效果不怎么好。”

“说得好,我们也要注意批评方式。”毛泽东说。

胡志明主席为了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随手拿起一盒烟,举在眼前说: “以请人抽烟为例,把烟递过来请人家抽,人家乐意接受;如果往桌子上一扔,说:‘抽烟吧!’有人就不乐意了。”边说边把烟丢在桌子上。

胡主席接着说:“其实还不是一样,但各人的习惯不同。西方人对后一种方式总会不乐意。批评的原则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讲话的方式使人不乐意,效果不好。”

毛主席点了点头,赞同胡主席的说法:“要用科学的语言,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那样批评。不粗暴,批评要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加上同志性!”胡志明补充说。

交谈中,两位领导人还就即将于 11 月召开的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 中苏两党会谈的时间、方法及苏联对“东风压倒西风”的误解等交换了意见。

这时,太阳已跳出地平线,把浩瀚的大海照得璀璨夺目,万点金星。毛泽东、胡志明脱去外衣,并肩走下海,挥臂劈水,遨游在万倾碧波之中。

毛主席、胡主席上岸后,与前来海滨看望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杨尚昆等一同进餐,话题也轻松了许多。

胡主席热情地邀请中国党派代表团去越南参加越南国庆纪念活动和党的代表大会。并风趣地对毛泽东说:“明年春天刘少奇同志一定要去,他欠的债明年春天还。毛泽东同志也一定去,这笔债也要还。时间你自己定。”

“你们那里冬天怎么样,最低气温几度?”毛泽东问。“12 度。”阮春水在旁回答道。“不冷。可以偷偷地去,游一下红河。”毛泽东幽默地说。

“不公开,不秘密,用你曾说过的方式,非正式访问。”胡主席笑着说, “至于红河嘛,水可能太混浊,不好游呀!这要到时再说。”

8 月 19 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又一次会见了从苏联返京的胡志明主席,听取了胡主席同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会谈情况的介绍。胡主席情真意切地希望中苏两党尽快举行会谈,以消除隔阂,加强团结,挽救面临危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毛主席被胡志明主席这种精神所感动,紧紧拉着他的手, 激动地说:“谢谢胡志明同志,为团结奔走万里。感谢你!”

然而,由于苏联坚持大国霸权主义态度,不可能解决中苏两党两国存在的种种问题。11 月,在莫斯科召开的 81 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参加的会议上, 中国共产党为保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必要的妥协,通过了《莫斯科宣言》。但苏共仍以“老子党”自居,特别是苏共二十二大以后,连篇累牍地发表决议、声明、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和其他一些党,使争论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规模空前的大论战。胡志明主席的极力劝说,并未阻止往中苏两党关系的破裂。

1969 年 9 月 2 日,这位为共产主义事业奔走一生的老人,在他心脏停止跳动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中苏和解,他带着这一善良愿望,遗憾地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