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统一

高技术战争的效益是通过目标来实现的,没有目标,也就没有效益。以往战争也有目标问题,但通常比较笼统,只求打胜或谈判的结局。高技术战争却有所不同,它往往强调明确的目标性,其效益首先就表现在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统一上。高效益尽管源于运用了新的高技术手段,但最终却要看运用的结果是否已经达到目标及其实现程度如何,舍此便无法衡量高技术战争的效益。

(一)高技术战争效益首先要看总体目标是否实现

克劳塞维茨曾这样说过:战争的目标决定战争的价值,战争的价值决定为战争付出的牺牲。在高技术条件下,克氏的这一观点并未过时,高技术战争的价值与效益仍体现在它的目标上,包括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和军事目标, 但主要是军事目标。已有的高技术战争,其取得效益如何,无不主要体现在目标实现的程度上。美国袭击利比亚,总的目标是要惩罚卡扎菲,同时要尽可能减少目标周围居民的伤亡以及执行袭击行动的人员损失。这一目标是通过突击利比亚五个具体军事目标来实现的,即首都的黎波里的阿齐齐耶兵营、军用机场和西迪比拉尔港,以及在班加西的“民众国”兵营和贝尼纳军用机场。在这场战争中,尽管美军高技术兵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参战的飞机也没有全部到达预定的目标。如,F—11l 飞机是全天候战斗轰炸机, 当时的造价每架约 1500 万美元,能在 500—300 米的超低空飞行,是理想的轰炸机,但在这次空袭中却有 3 架因机械故障中途折返,2 架因雷达和红外两套瞄准系统未能同时瞄准目标而未投弹;A—6 型飞机也属先进的夜战飞机,也有 2 架因计算机故障未能投弹,对阿齐齐亚兵营投掷 3 枚激光制导炸弹,因多种原因无一直接命中目标,兵营里的作战指挥中心也无一被击中, 对的黎波里机场军用区投下的炸弹,偏离了方向,竟有十几枚在周围果园里爆炸,误炸民房的也不少。即使如此,由于用武力警告和惩罚卡扎菲这个总体目标实现了,因此仍算得上一次基本成功的“外科手术式”作战。

(二)高技术战争效益还要看具体目标实现的程度

实现战争的总目标无疑是主要的,但只有进一步看具体目标实现的程度究竟怎么样,才能准确评判其所获效益的状况。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吸取越南战争的教训,成功地贯彻了这一原则。在战争的各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在陆战、空战、海战各种作战样式中,美军都提出了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为各项军事任务和行动提供了依据和指导。8 月 5

日,布什总统在与盟国和友邦协商后,宣布了美国在这次战争的 4 项战略目

标。根据布什总统宣布的战略目标,中央总部确定了“沙漠盾牌”行动的 4

项目标和“沙漠风暴”行动的 6 项目标。根据中央总部提出的战役目标,中

央总部各军种司令部提出了地面作战的 7 项目标、海上作战的 6 项目标和空

中作战的 5 项目标。各部队又根据本军种司令部提出的作战目标,确定了自

己的攻击目标。如空袭部队将空袭目标分为 12 类。在明确各种目标的同时, 美军还提出了应打击的伊军“重心”:一是其指挥、控制与领导系统,二是其大规模破坏性武器,包括核、生、化武器研制、储存和生产设施;三是其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多国部队通过完全达到战争目标而获得了战争的高效益。这些大大小小的目标,实际上围绕总目标构成了一个作战目标体系,上一级的目标有赖于下一级各个目标的实现,这一目标影响到另一个目标的实现。只要多数或主要的具体目标实现了,作战的总目标就会实现,但实现的程度如何,却不能不看所有具体目标的实现状况。因此,战争的效益必须体现在总的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统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