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超”立体性与高速度性的统一
战争运动离不开一定的时、空条件。尽管时间与空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时间的一维性、单向性与连续性,空间的三维性、对称性与广延性等,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随着战争运动的发展,军事时空观同样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高技术战争这种运动形态,同以往的战争运动形态相比,所处的时空条件在客观上并没有什么变化,变的仅仅是运动与时间、空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高技术为军事时空观注入了一系列新的因素。
关于高技术战争空间的“超”立体性问题,人们谈论得比较多,然而却各有各的理解。那种认为战争已超出三维空间之外,空间斗争、电磁斗争的加入似乎已使战争运动的空间变成“四维”、“五维”了的看法,严格说是不准确、不恰当的。当然,如果仅仅是以此来形容战争空间的拓展,那又当别论。我们这里说的“超”立体,决不是指“超”空间的三维性,而是指同以往战争的立体性空间相比较,已远远超出了那个范围。正像舰艇与海军的出现,扩展了战争的平面,由陆地延伸到了海洋;飞机与空军的出现,又使战争由平面向空中延伸,变成了陆、海、空的立体性运动。随着人造地球卫星、航天站、航天飞机的出现,以及深海潜艇与其它作战工具的出现,人们利用空间与深海进行军事斗争的可能性逐渐变成了现实,更使得战争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因此变成了“超”以往战争立体空间的大空间了。
这是从宏观上说的。实际上,“超”立体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比如, 战役、战斗的空间就有了巨大的扩展。以往受火炮射程、空中火力支援、坦克与其它车辆的运动距离、后勤保障能力、组织指挥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作战空间不但局限于一定范围的战场、战区,而且纵深、正面、高度的距离也相对较小。可是,随着火炮射程的加大,尤其是野战火箭、各种导弹的使用, 直升战斗机逐渐成了重要的机动与突击工具,航空兵的广泛运用,以卫星、航天站、地面通信网络为主体的 C3I 系统的建立,等等,不仅使战役、战斗的直接纵深、正面与高度有了空前的扩大,比如,现代化师属兵器的打击纵深已扩大到 50~60 公里以上,团属兵器的打击纵深己达 12~15 公里,分别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提高 9 倍和 6 倍,而且每次战役、战斗的军事活动范围也决不只限于战场、战区了。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且不说整个战局始终受到美国本土统帅部的控制与指挥,就是像发射“爱国者”这类具体的反导弹作战行动,也都得同美国本土的指挥系统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动用人造地球卫星等这类“远离战场”的武器装备。可以说,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并不局部,而需处于“超”局部之中来实施。
又如电磁斗争问题。说它属于战争空间的扩展,似有不当,因为高技术电子装备作为一种武器装备,如同其他武器装备一样,只不过为战争运动增添了新的项目与内容。然而,电磁斗争又不完全同于其他武器装备的斗争。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于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之中, 电磁波无形地充斥于高技术战争的每个角落,而且在敌我对抗中又要通过夺取制电磁权的斗争来获取优势和胜利,因此,使战争运动的空间条件确实发生了不同凡响的变化。说由此而形成了战争的“第四维”或“第五维”空间, 固然不很科学,但的确必须充分认识到电磁波无所不在、并可直接影响作战过程与胜败的极端重要性。如果以为,在高技术战争空间中存在的仍然主要是以往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诸如枪、炮、坦克、飞机、舰艇之类, 或即使有敌我之间的电磁斗争,也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事情,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假如可以把电磁的无形作为无形空间的一个“部分”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这无形中内在增加的“无形”,力求在高技术战争中实现“无形胜有形”的要求。
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技术战争的高速度性。时间,对于任何人与事物都一视同仁,但当与事物运动结合起来考察时,却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姑且不论爱因斯但关于时间随着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相对论”观念,因为那只有在物体以极高速运动时才能显示出来,我们只是从战争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审视军事时间观的变化。由于大量反应快、速度快、机动快的高技术武器,以及高度机动的运输工具投入战场,又有灵敏、可靠、自动化、高效率 C3I 系统与军事决策系统来组织指挥作战行动,因此为快速反应、突然袭击、速战速决提供了愈来愈优越的条件。在高技术战争中,慢慢来只能贻误战机和被动挨打,速度竞赛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争分夺秒成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比如,为了对付来袭的导弹或炮弹,防御一方必须运用运算速度每秒达几百万甚至上亿次的电子计算机,迅速计算出它的弹道和弹着点,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信息传递、各项准备、发射弹束(炮弹、导弹、激光束或定向能束等)、进行制导与击中目标等各种程序,因此连分秒、毫秒的时间都不能放过,确保瞬时内摧毁来袭兵器。
不仅每次战役、战斗以至具体行动,要求在高速运转的条件下实施,而且火力的转移、攻防的转换,以及各种作战样式、方法、计划等的转变,都是非常快的。行动快、节奏快、变化快的特点,使得战机问题成了愈来愈重要的问题。以往战争,也有个战机稍逊即逝的问题,但那种“稍逊”不像高技术条件下那样高速与短暂。比方说空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双方战斗机可以在空中作较长时间周旋,等到形成有利的态势时再开火,如一旦失去这个机会,又可再度周旋,直到击落对方飞机为止。在高技术条件下,战斗机速度几倍于音速,用的主要是空对空导弹,能相遇和射击的有利时机很少, 一旦失去只好留待下次空战了。防空作战更是如此。“爱国者”打“飞毛腿”, 几乎秒秒必争,否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当然,地面的战役、战斗相对于空战来说时间要长得多,但如果抓不紧,有利战机同样可以在数十分钟、数小时内逝去。因此,争速度不仅是争战斗力,也是争主动、争胜利的重要关键所在。在高技术条件下,不断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高度机动能力、迅猛打击能力,其现实意义也就在此。
如果说,“超”立体性使高技术战争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宽、深、高,以至每次作战行动都可能带有全球性的痕迹,那么高速度地、远距离地投迭与
运用作战力量,又使这个“全球”尺缩成一个战区、一个阵地。前苏军的 SS
—14 中程导弹,突击 1000 公里外的目标,仅需 6 分钟;SS—11 导弹,突击
5000 公里外的目标,仅需 11 分钟,高速与远距形成了对立的统一。海湾战争的每次重大行动,无不事涉万里之遥,但高速、高效的武器系统与 C3I 系统又使之如同一个战场,就是很好的写照。应该看到,高技术战争的“超” 立体性与高速度性是相反相成的,没有战争的“超”立体性,就没有必要不断追求比以往战争更高的速度,而且畜速运动的武器与军队也不可能有回旋的余地;没有战争的高速度性,则会使“超”立体性的战争运动无法实现有效的联系,整体的、一体化的作战行动就会落空。因此,千万不能忽视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面,而要把它们始终统一起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