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攻和防御是对立的统一体

进攻与防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攻、防之间的对立是显而易见的,充分体现了敌我之间的对抗,一方的进攻必然为了突破和摧毁另一方的防御,一方的防御必然为了打破和抗住另一方的进攻。但攻、防之间的对立,却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对立。从敌我双方来说,无攻则无防,无防亦无攻,谁也离不了谁,一旦失去了对立面自身也就不存在。有的人觉得,在对攻和对峙中,似乎只有单纯的攻或单纯的防,攻与防的矛盾消失了。其实不然,且不说这种情形在军事矛盾运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现象, 即使如此,双方也是以各个局部、各个方面的攻与防矛盾作为整体暂时平衡的基础的,而且双方皆在为新的攻、防矛盾运动积极准备条件。否则,就只能意味着战争运动的停止。不仅如此,即使就某一方来说,进攻行动与防御行动往往并存,全视主导方面是攻还是防,来确定总体的行动性质,而这种“并存”就潜藏着矛盾,攻、防之间在兵力兵器分配、部署、保障和运用上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某种“内部冲突”。正如战争实践所表明的那样,在每一方的行动中,无论哪个进攻者都不能没有防御行动作为辅助手段,比如没有次要方向上的钳制和对援敌的阻击,没有保护进攻部队侧后的防御部署和行动,就很难集中优势兵力去攻歼敌人;同样,无论哪个防御者都不能没有进攻行动作为辅助手段,除非它实行的是消极的防御。真正有效的积极防御, 总是同攻势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尽管攻、防行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和冲突,但对于整个军事行动来说,总是攻中有防、防中有攻,自始至终都必须做到主辅相济、密切配合,达到攻、防一体化的要求。

这也就是说,攻、防之间的对立统一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在于人们把握和运用得如何。尤其是弱小的一方组织防御时,往往容易出现忽视或不敢把进攻作为辅助手段的倾向,结果就会陷于单纯的、消极的防御状态。这种防御,不可能产生解决敌我对抗问题的有利结局,只有采取包括灵活进攻行动在内的积极防御方式,才有可能在攻、防的对立统一过程中获得胜利的硕果。以现代阵地防御战役为例,要粉碎敌人的进攻企图,除了必须有效地抗击敌综合火力袭击和实行坚守作战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使用战役机动力量,采取攻势作战行动,如火力反击、反突击、反空降、运动战和游击战等,对于稳定防御,达成战役目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一味死守, 不在坚定顽强地防守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以各种手段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就只能陷于被动挨打、任其宰割的境地。

正由于进攻与防御有着相关的军事基础,双方又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构成了两者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条件。这种转化包含两层内容: 一是攻、防作为敌我双方互相对抗的形式时,或随着作战目的的实现,或由于力量的对比发生质的转化,或出现了战场态势的重要变化等情况,以进攻为主的一方可能转化为以防御为主,以防御为主的一方可能转化为以进攻为主。当然,如果力量对比和环境条件有利,进攻发展顺利,进攻就不会转化

为防御,除非是为了暂时的休整;如果战场环境条件不利,尚未获得力量的优势和主动,防御也不会转化为进攻,除非纯粹为了履行上级赋予的任务和某种主观动机。二是攻、防作为某一方相辅相成、相济并用的形式时,或由于敌情的变化,或由于作战任务与企图的改变,或由于作战部署的变更和地形条件的制约等等,攻、防的方向、比重、作用和过程都可能发生某种程度不等的变化,攻的方向、担负进攻任务的部队也许变成防的方向、担负防御任务的部队,防的方向、担负防御任务的部队也许变为攻的方向、担负进攻任务的部队,整个战场面貌将会出现新的改观。总之,我们不能把攻与防及其相互关系,看成是静止的、不变的东西,只有敌变我变、客变主变,才能灵活地运用攻、防及其变化无穷的形式。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攻与防矛盾的继续发展,认识到在现代条件下出现的一系列新特点,从而更有效地把握和运用攻、防形式去实现未来战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