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的方针原则
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而实施的防御,在以往的战争中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防御方式。那么在高技术条件下又怎么样呢? 应该说仍是如此,只不过面对强大敌人的进攻和高技术兵器的发展,积极防御必须、而且能够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灵活的姿态出现在未来战场上。
(一)积极防御仍是唯一有效的防御方针
经过几千年来战争经验的积累,积极防御思想已被普遍接受,几乎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承认积极防御是唯一有效的防御方针,强调防御者要以积极的反击和进攻夺取作战主动权。问题在于,此种情况在高技术条件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不妨通过海湾战争来考察一下,比如“沙漠盾牌”期间,处于防御地位的美军实行的就是积极防御方针,它所部署的军事力量随时可以打击伊拉克和科威待境内的任何伊拉克目标,同时还采取了海上拦截、空中封锁
等经济制裁手段和主动频繁的外交攻势,积极配合战争准备和防御行动,使伊拉克始终不敢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与此相反,当多国部队在一切准备就绪、向伊拉克发动全面进攻时,伊拉克却采取了消极防御方针。且不说在“沙漠盾牌”期间,它不敢大胆地从战略上破坏对方的进攻准备行动,就是在多国部队空袭过程中,也始终不敢出战,而以消极躲藏为主,主要倚重阵地防御战。面对多国部队的地面进攻,仍幻想单纯凭借预设的“萨达姆防线”, 通过大量歼敌于阵前来遏制多国部队的前进,从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局面。由此可见,即使在高技术条件下作战,仍然必须坚持积极防御的方针原则。
(二)需要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灵活的防御
毛泽东讲“防御大不如进攻战之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权。然而防御战是能够在被动的形式中具有主动的内容的。是能够由被动阶段转入形式上的主动阶段的。”(《毛泽东选集》第 2 版;第 223 页)高技术条件下,由于防御者也掌握了战略、战役性攻击手段,因此作战伊始就已具有了主动的形式和主动的内容,只要运用得当,在一定条件有可能实现由防御向反攻的转换, 从而夺取防御作战的彻底胜利。至于能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自然要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和各个方面的努力,但关键在于能否使积极防御变得比以往更加积极、主动和灵活。也就是说,高技术条件下实施积极防御的关键,在于组织灵活、主动、纵深、协调一致的进攻行动,面对超立体、全方位、高速度、高强度进攻,防御一方也必须在充分利用预设阵地、以逸待劳、便于支援等优势的基础上,大胆而果断地实施高强度、高速度《高度灵活的主动的攻势行动,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组织起各方面力量形成相对优势,在精神和物质的结合上优于敌人,在空间、时间和目的方面统筹战场的作战行动,在决定性的地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己方的整体威力,从而瓦解敌人的整体结构, 坚决夺取防御作战的主动权。同时,在非线式作战中,战场流动性大,态势难以把握,主动权稍纵即逝,且局部主动权的丧失,就有可能意味着全局失利,造成战略的被动,因此防御者心须在战争初期以及战争的全过程,始终积极、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