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自给自足

1957年,经北京医院检查,李四光肾病严重,国务院决定他到杭州疗养。就在这个时候,李四光接到了地质部一个不平常的汇报。

在新华夏体系的沉降带上,有一个地区的普查队持照传统的地质理论方法进行勘探,找来找去不见石油,然后就断定这个地区的地质构造是基底太硬,盖层太平,岩性太密,石油含量甚少,结果把找油队伍拉到了外省。

不过,这个普查队内部的意见并可一致,有的同志相信地质力学的理论,认为新华夏体系的沉降带理应出油,提出“重整旗鼓,打回老家去”。

李四光听到这个汇报,推迟了疗养时间。调来该地区勘查的第一手资料,详细研究了各方面的情况,他对负责人说:“这里是一个沉降带,石油肯定是有的。只是石油在地下跑来跑起,不容易找,同志们不能泄气,一定要耐心,要重视地质构造,找出石油的聚居点。”

李四光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了那个地区的地质构造,精确地指出和确定了该地区钻井的格局和布置的方位。

这个队按照李四光的意见把队伍拉回原地,重新开始了工作,结果,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发现这一地区一个蕴藏量相当可观的大油田。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胜利油田发现之后,深入新疆腹地的孙殿卿也在这个时候传回了喜讯,他们一行人在沙漠中顽强拼魔,终于在冷湖地区发现了一大片黑黝黝的石油。

1955年7月,根据李四光部长的决定和派遣由孙殿卿带队的柴达木盆地石油地质调查小组,来到地质部632队大队部所在地格尔木。

大队的总工程师在谈到盆地概况时介绍说,冷湖地区已发现有三个背斜构造,三个构造的轴线虽短,但它们之间靠西端收敛,东边呈撒开形势,很像一个帚状物构造。

这引起了调查小组的重视,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观点,这种构造正是含油区的重要标志。

10月中旬,调查小组来到冷湖地区,马上分头去实测各个背斜构造。一个小组测到构造东北中部的每一块沙岩几乎都带着油味,另一个小组也从另一处带回来满满一盆黑黝黝的油砂。

浓郁的油香从帐篷里飘出,大家真是兴奋极了。他们马上给李四光寄去了实地考察的资料。

李四光非常高兴,并推测盆地西部及西南部可能都属于一个较大的旋卷体系,指出:“搞清楚这个体系,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且对储油构造的认识将有重要的关系。”

李四光将科技人员在冷湖地区的发现命名为“柴达木次序湖地区反S型旋卷构造”。

经过钻探,这一带果然打出了工业油流,建立了冷湖油田,为高原开发和巩固边防作出了贡献。

石油勘探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次,当李四光在听取华北地区六个突破点找油的具体情况的汇报时,前来的同志说:“三木、柏各庄、沾化、东营等地区都打出了大量的油砂,尤其是东营,那里是一个旋扭构造地带,据勘探,初步发现厚达几十米的油砂层,无疑也是个大油田!”

李四光无比兴奋地嘱咐来人:“回去告诉他们,一定测好方位,要既准确又稳定地把原油打出来。”

1963年9月,山东省东营地区终于钻出了石油,这就是著名的胜利油田。

一个个油田相继被发现,戴在中国头上的贫油的帽子也被摘掉了。这一年的12月3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自豪地宣布:“中国石油已经基本自给。”

在李四光和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55年,起步不久的全国石油地质工作就获得了丰收。至1958年,已在新疆、青海、四川、华北、冀东北等地发现了几百个可能储油的地带。在达木油砂山、冷湖等地带上探到了工业油流。

党和人民给了李四光崇高的荣誉,1967年,李四光成功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有一天,开完会的李四光刚要退出,一位工作人员对李四光说:“李老,请你到北京厅去一下。”

李四光拉开门跨进北京厅时,发现毛泽东在里面,他以为是通知错了,不好意思地说:“主席,对不起,我走错了门。”

说罢欲转身出门。

这时,毛泽东走过来,握住李四光的手说:“李老,你没有走错,就是我找你的。最近身体怎么样?”

“很好,多谢主席挂念。”

“李老,你可要好好调养身体,你可是国宝啊。”毛泽东风趣地说:“李老,你的太极拳打得不错啊!”

李四光暗自诧异,心想,太极拳我刚刚学,主席怎么一下子就知道了呢?

于是回答说:“我的身体不好,刚学会一点,太极拳打得还不好。”

毛泽东温和地笑了,接着,他们又谈起了石油,李四光这才明白原来主席说的打太极拳指的是他根据在质力学理论的指引,在新华夏沉降带中找到了一系列油田,以及地质部艰苦作战和石油工人开发了大庆油田的辉煌战绩。

“主席,这都是遵照您的指示做的啊!”李四光激情满怀地说。

根据我国天然石油贮藏量和发展的远景,李四光提议成立专门的石油勘察部门,不久之后,中央决定建立石油部。

从此,在广阔的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上,地质部和石油部的广大干部和工人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真正成了一支地下尖兵,日夜战斗在千里荒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