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
真理,哪怕是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我们要继续战斗。
抵达北京肩挑重担
中国共产党在开国之初,为建设理想的富强国家而体现的魄力和无见,使李四光感到可以为中华民族真正贡献自己一生的心血了。
他揭开了自已科学事业中的崭新的一页。
踏入祖国的大门,李四光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要为中华民族贡献力量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
1950年5月6日,年已60岁的李四光和妻子许淑彬到了北京。他们住在北京饭店四楼,推开西窗,便是金光灿烂的天安门城楼,远处延绵的燕山格皱带作了首都的苍翠的屏障。
南窗之外,可以望见正阳门和崇文门的城楼和远处的天坛圆顶。北京太可爱了!
开国之初,虽然百废待兴,却已是生机蓬勃的局面。各种印象新鲜而又庄严,使他目不暇接,感动不已。
李四光的到来受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副院长陶孟和、竺可桢,以及丁望林、钱昌照、钱端升等的欢迎。
晚间,郭沫若院长设宴招待,新老相识欢聚一堂,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畅叙己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就着手筹备召开全国地质会议,可是周总理非要等您回来后再开,人们等啊、盼啊,一直等了五个多月,还是没见你的踪影,有的甚至造谣说,还等李某人回来开会呢?人家根本没想回国,早去台湾了。”
“我怎么会跟着蒋介石跑呢?我在英国从报纸和广播里知道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听到后就准备立即回国。可是各种麻烦的事都找上来了,一直耽误半年多时间。说我去台湾,那简直是胡扯。”
李四光把回国遇到的情况详详细细他讲了一遍,大家听了又高兴又敬佩。
“你这一路万里重洋,可真不容易啊,不过现在回来,也不算晚啊。”朋友们都很替李四光高兴。
在座的你一句我一句地谈得热热乎乎的,都异常兴奋。忽然,一阵敲门声,房里立刻静了下来,随着开门声大家向门口望去。
门开了,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进来了,他穿着一身干净的中山装,镶嵌着两道剑眉的眼睛炯炯有神。
“啊!周总理,您……”
李四光霍地站起来,像是看到了久违的亲人一般,迈着大步奔到周恩来跟前,激动得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在座的人也都向周恩来亲切的问侯。
周恩来满面笑容,目光炯炯。他紧紧握住李四光的手摇晃着,高兴地说:“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总理十分关心你旅途的安全,为此,还派了不少人去接应你呢。”站在旁边的一个同志补充说道。
李四光紧紧地拉着周恩来的手,激动地热烈盈眶,都忘记了请周恩来入座。还是许淑彬想起来了。
“总理,快请入座。”
李四光注视着周周恩来,说道:“总理,你比以前胖了。”
“革命胜利了嘛。”
周恩来爽朗地笑起来,他十分关心李四光的健康,问道:“我记得你曾有过心绞痛、肺结核病,许大姐有高血压,在国外犯过没有,这次回来就好办了,有我们自己的医院,你们要好好检查一下身体,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呀!”
李四光夫妇连忙点头,他们没有想到,周恩来工作这么忙,还过来探望他们,关心他们的身体。
“还有一件事我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就自作主张了,提名你为全国政协委员。”周恩来说道。
李四光急忙向周恩来说:“在英国我就听说了,为这事还有一场小波折呢!”
“这些事我们都知道了。”周恩来点点头接着说,“有人说你不会回来啦,会议不要再延期了。我告诉他们:李四光是一定会回到祖国来的!他现在还没到家,那我想,一定是路上发生困难了……”
“我坚定地相信你会回来!我告诉他们只要李四光还没有到达北京。这个地质会议就延期召开。现在好啦,你回来了!”
“你回来了正好,目前咱们祖国的各项事业正百废待兴,我们要收拾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烂摊子。工业、农业、科技、国防都急需原料,这就需要地质研究。”
“地质工作是先行官,旧中国给我们留下的地质人员太少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破坏科学事业,摧残知识分子,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员被糟蹋了。现在急需建立一支地质工作队伍。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李四光深有感慨地说道:“是呀!在旧中国,搞地质的人本身就不多,我觉得我们应该创办几所地质学校,专门培养地质人才,好在光复南京的时候我让俞建章把地质所给留住了,我马上写信,让他们都来北京,这样一来,力量增强不少。”
“你的建议很好,我们也觉得应该先把原有的整顿一下,要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制定的关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敬和重视他们,提高他们对新中国地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总理训示的是,我一定会坚决服从的。”李四光坚定地说道。
“我们准备成立一个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就由你来主持。另外,新中国成立了,我们的科技研究也不能落后,我们已经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想请你担任副院长,请郭沫若同志担任院长。你看怎么样?”周恩来诚恳地说道。
“总理,一下子让我做这么多工作,我怕人微言轻,做不好呀。你还是让我去地质研究所吧。”李四光犹豫了一下,推辞道。
一方面,他并不想担任这样高级的行政领导职务,另一方面,他虽然也想为新中国建设出一份力,但是他年事已高,担心自己力不从心。
“哎!这是什么话?党和人民信任你,请你不要推辞。郭沫若同志是搞社会科学的,他是文学家,浪漫一些,你嘛,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是地质学家,实际一些,再说你们两个又都是老朋友,相信一起共事,肯定会把中科院搞好的。”周恩来十分信任地说。
李四光深深地为周恩来的极大关怀和信任所感动,周恩来的话犹如一股股巨大的暖流冲击他的心房。即使是印度洋上冬季的巨浪,也不曾使他受到这样的震动!
李四光深深地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致力于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一个科学工作者对党交给自己的任务是责无旁贷的。
想到这些,他坚定地向周恩来保证:“总理,我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关怀和信任,听从政府安排,一定尽最大的力量,为建设新中国而出力。”
“人民是信得过你的。”
周恩来听完李四光的话,满意地发出爽朗的笑声。
接着,他们的谈话逐渐地严肃起来了,转到了地质力学方面。
周恩来仔细地听取了李四光的理论要点,比如东西纬向复杂构造带、南北经向构造带同新华夏构造体系。河西系、西藏大高原,如何地相互影响和结合。基础理论科学如何地应用到生产技术上,矿产资源怎样勘探和开发等。
李四光认真他谈了他对我国地质工作的意见和设想。周恩来极力称赞李四光有独到见解。
夜幕降临,时钟敲过九响,周恩来才告辞。李四光送走周恩来,仍然仁立在窗口,注视着周恩来乘坐的车在广阔的长安大街上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