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
公元前 5 世纪的春秋末期,有一天名医扁鹊带着几个徒弟来到虢(音guó)国(今山西省平陆县),恰巧遇上这里正在为太子操办丧事。扁鹊在了解了太子的病情,并得知太子死去还不到半日后,便要求去看看太子。但见扁鹊在太子的头颈、上下肢等处按切一番后,对国王说,太子的病是“尸蹶”
(相当于今医学上说的休克),这是因为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所造成,太子其实还未死。于是,扁鹊施行了一番急救后,太子就醒转了。扁鹊在太子身上的按切,就是脉诊,也叫切脉。先秦时期的脉诊,用的是三部九候诊法,即须按切头颈部、上肢、下肢以及躯体的脉。用 3 根指头按切手腕上部的寸、关、尺,即寸口脉法,是汉代以后采用的,并沿续至今。
脉诊是中国在诊断学方面的一项独创性发明。它是中医四大传统诊法“望、闻、问、切”之一,为中医辨证施治中一项重要的诊断措施。扁鹊即是脉诊的高手,同时他又是脉诊的理论脉学的创立者。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反映了扁鹊在脉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从历史上脉学理论和脉诊案例中,可以看到古人对于人类的解剖生理学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至迟在战国时期,医家就已认识到,“心主血”,“心藏血”,一切血液都归属于心;血管是血液流行的通道;心与脉是相合的, 脉搏发源于心,是心脏功能的具体表现。其中,关于血液在脉管中不停地流行,循环不已,上下贯通,如环无端的认识,更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血液循环的认识,比 17 世纪英国医生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要早约 2000 年。
同时,脉诊中还注意到血液流动的速度,脉搏与呼吸的关系,以至脉搏与人的七情六欲,脉搏在一年四季,脉搏在一日早晚等的变化。关于这些方面的认识,与现代科学的认识都基本相符。
脉学和脉诊以经络学说为基础,从气血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肤骨节的人体整体观出发,提出了脉是整体的一部分,人体内部的变化会在外部表现出来,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所以可以由脉象的变化察知内在的变化,并由之诊断疾病的缘由和症结之所在。正如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中所说,脉诊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处理百病,调理虚实。从脉象的表征中, 可以识别疾病所主的脏腑,以及病患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辨证施治。
脉学中对于脉象的研究非常重视。所谓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感觉出来的脉搏形象,它包括脉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速度、强度、节律等。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节律均匀的,称为“平脉”。有病患时的脉象叫病脉,不同的病症常出现不同的脉象。为便于脉诊,古代的医家对脉象进行了总结和划分。最多者分脉象达 30 余种,一般是分为 20 余种常见脉象,如浮、沉、迟、数、滑、涩、虚、实、促、紧、弦、洪、细、微等。还有绘有脉象图,形象地反映脉象的情况。
中医师们一般都是凭着手指的感觉,辨明脉象,进行诊断,治病救人, 所以人们常用“妙手回春”来赞扬医生医术的高明。
中国的脉学在隋唐时期即传入邻近国家以至伊朗。英国著名的医学家芙
罗伊尔(1649—1734 年)曾受脉学经典著作《脉经》的影响,而致力于脉学研究,并发明了一种用于切脉计数脉搏的表。可见,中国的脉学在世界医学史上曾做出过一定的贡献。
(吴佩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