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密隔舱
宋元时期,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远洋交通中,中国的船舶一枝独秀, 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不但中国人乘中国船,沿岸各国,包括阿拉伯的商人、教徒、使节,也大多乘坐中国船。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船舶安全可靠,而这是与水密隔舱结构的采用分不开的。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隔成各自独立的一个个舱区。这种结构至迟在唐代即出现。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被分为 13 个舱,韩国新安
海域出土的元代中国船分为 8 个舱。从这两艘古船上,可以看到当时水密隔舱结构的形式。
水密隔舱的采用,是造船史上的一项重大创新它改进了船舶结构,提高了船舶性能。
首先,它提高了船舶的抗沉能力,增加了人员和货物在航行中的安全性。由于各舱各自独立,即使有一、二个,甚至几个舱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入其他的舱。从船的整体看,其浮力依然存在,不至沉没。如果进水较多,船体支撑不了,可以抛弃货物,减少负载,便能延缓下沉速度。这样,就可以立刻进行修补,或者驶到就近的港口修补。而没有水密隔舱结构的船舶,情况就完全不同,只要底壳破损进水,水就会漫及全舱。破损不大还可封堵, 破损较大时,由于海水压力很大,就无法封堵,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船舶连同人员和货物葬身海底。由此可见水密隔舱结构意义之重大。
其次,由于厚实的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增加了船体的横向强度。而且隔舱板实际上起着肋骨的作用,从而取代了肋骨,简化了造船的工艺, 并使船体结构更加坚固。
而且,由于分舱,不同的货主可以同时在各个舱中装货或取货,提高了装卸效率,货物也便于管正因为水密隔舱结构的优越性,因此它问世之后, 很快被推广,并受到中外客商的欢迎。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它的
《游记》中,曾记述了中国的水密隔舱,说:“比较大一些的船,有十三个货舱,就是船里面的隔舱,是用硬木板装隔的,(与船壳)很紧地钉在一起。如此,若船发生意外,忽然触礁或受到鲸鱼的撞击而产生漏洞,这种事故是经常发生的⋯⋯船员一旦发现漏洞,立即将舱里的货物,搬到别的舱里。由于这种舱隔绝得十分严密,所以一舱进水,并不影响其他船舱。等船员将损坏的地方修复以后,将货物仍搬回原处。”
泉州湾古船的水空闲田大约 18 世纪末,水密隔舱结构开始引起西方的重视。1787 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在关于美国和法国间的邮船计划的信中,即指出采用中国的分舱方法,“对于乘客将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1795 年、英国在改造海军舰船时,就明确提出引用中国的水密隔舱结构。其
主持者本瑟姆将军说,他所造的船,“有增加强度的隔板,它们可以保护船只,免得进水而沉没,正像现在中国人做的一样。”从此,中国的水密隔舱结构,逐渐为欧美,以至世界各国的造船界所采用。
(金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