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牵引或去留任水深浅随上下”
——最早的人造耕地
五代时期,有一本书,书名叫做《玉堂闲话》,书中讲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厂州番禺县,有人拿着状纸到县衙门告状,说几天前的一个晚上,他的一块菜地被人盗走了,现已发现这块菜地就在某处,请县官大人为
民做主,追回被盗的菜地。县官大人心想,本县上任以来,大大小小的案件, 也审理过不少,像这样的案于还是头一回听过。再说,跑得了和尚,还跑不了庙呢。哪有菜地被盗走之理,莫不是要欺骗本县不成。于是将案子搁置下来,不予审理。后来又接到了多起类似的案子,这位县太爷才觉得其中一定有蹊跷,下决心一定要调查个水落石出。经这位县官大人的调查,原来这个被盗走的菜地是一种飘浮在水面上的,由泥沙自然淤积水草根部而形成的, 并由人工加以开垦利用的人造耕地浮田。浮田大约在晋代即已出现。当时的
《南方草木状》一书有记载:“南人编苇为筏,作小孔,浮于水土,种子于中,则如萍根浮水面,及长,茎叶皆出于苇孔中随水上下,南方之奇蔬也。”
早期的浮田称为“葑田”,葑是丛生于浅水湖泊边缘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菰的宿根和茎,它们经过多年的生长,聚结纠缠在一起,形成一层厚厚的夹有少许泥沙的根茎“垫子”,浮在水面。后来,有人在这个“垫子”上种上了水稻和蔬菜,这就是最初的浮田。东晋著名学者郭璞写过一篇《江赋》, 其中有“标之以翠翳,泛之以游菰,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等句。赋中“泛之以游菰”,指的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由菰草(茭白草)根在风沙作用下,自然交结而成的浮田,“芒种”和“嘉蔬”,则指的就是长在浮田上的水稻。
北宋时浮田的利用得到较大的发展,苏颂的《图经本草》中说“今江湖陂泽中皆有之,即江南人呼为茭草者。 二浙下泽处,菰草最多,其根
相结而生,久则并浮于水上,被人谓之菰葑。割去其叶,便可耕治,俗名葑田。 ”与此同时,人们从自然形成的葑田中得到启发,做成木架浮在水面, 将木架里填满带泥的菰根,让水草生长纠结填满框架而成为人造葑田。
宋代时,千顷碧浪的风景名胜杭州西湖曾经漂浮着这种葑田。隐居在西湖孤山上的林逋(林和靖)在一首咏西湖风景的诗中说:“阴沿画轴林间寺, 零落棋枰葑上田。”说明当时西湖上葑田就像棋盘格子一样漂浮在湖面上。以后,西湖葑田发展越来越快,湖面越来越小,灌溉能力越来越小,甚至连市民生活用水也成问题,最终成为一大隐患。有见于此,苏东坡到杭州任通判的时候,向上级写了一份报告,提出了开挖西湖的请求。于是便招募民工, 将葑田挖起,堆积成长堤,后人称之为苏公堤,这就是今天的苏堤。但是, 开挖西湖并没有阻止葑田在江南地区的发展,到了南宋时期,葑田在江南水乡已较为普遍了。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诗中就有“小船撑取葑田归”的诗句,说的是当时江苏吴县一带水上架田的情景。
的确,散落在江湖之上的片片葑田就像是一排排小舟,为了防止它们随波逐流,人为偷盗,人们往往用绳于将其拴在河岸边;而有时为了防止风雨拍打,毁坏庄稼,人们又将其牵走,停泊在避风的地方,等风雨过后,天气好转,再把它们放回到宽阔的水面。到了元代人们才将这种“从人牵引或去留”的葑田,称之为“架田”。农学家王祯在《衣书》中说,“架田,架犹筏也,亦名葑田”。架田,虽然也称作葑田,但架田已突破了葑田的限制, 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造耕田。
(曾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