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
在中国传统科学中,唯一未被近代科学所取代的,是中医学。在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传统医学中,延续时间最长,发展最为充分的,也是中医学。而且,这门古老的科学至今仍显露着强劲的生命力,继续在发展和前进着, 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界乃至科学界的重视。之所以能够如此,就在于中医学有.自己独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独特的、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经络学说就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至今现代科学尚不能给予令人满意的解释,仍是有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络学说约创立于战国时期。经络学说认为, 经络遍布于人体全身的各个部位,负担着运送全身气血,沟通人体内外上下的功能。经络不仅分布在人的体表,而且进入体内和脏腑相互联结,并且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运行不息。
金代的医学家张子和在《医学入门》中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也就是说,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者路径的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络脉包括十五别络, 孙络、浮络,另又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它们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网络全身的系统,把人体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现把经络系统列表如下,
手太阳肺经
手三阴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正经十二(十二经脉)
同内在脏腑的有直接
足太阴脾经
直接的络属关系.
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
经脉 阳维脉. 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节经脉的作用.
经络系统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级
之间联系的作用.
十五别路─从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各分出一支别路, 再加上脾之大络.
有加强表里两级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络脉
孙络─细小的络脉.
浮络─浮现出体装的络脉.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有联缀四肢百骸,
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十二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经络学说对于阐释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它又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它是学中医者首先必须熟习的。张子和曾说:“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硬错”,可谓至理名言。
(吴佩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