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城东 10 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是泉州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这里,“西有滚滚万壑流波之倾注,东有澒灏(音 hòng h ào)澎湃潮汐之奔驰”,江面开阔,水深流急,风大浪高。在建桥之前,人们要通过此处,只能用渡船搭渡,时常发生翻覆沉没的事故。一遇大风大浪,渡船更不敢驶行,交通只好中断,有时一停便是好几天。为了祈求过渡平安,人们把渡口叫做“万安渡”。人们急切地盼望着能够造桥,以结束这种过渡既危险又不便的状况。但是船只过渡都不容易,造桥就更困难了,多次的造桥尝试都没有成功。

1053 年 5 月 12 日,也就是北宋皇祐五年四月庚寅,一次新的造桥活动

又开始了。正当工程遇到重重困难的时候,北宋名臣蔡襄出任泉州太守,亲自主持建桥工程,并对建桥技术和工艺进行了多项创新。其创新方面最有意义的,有:

  1. 首创筏形基础。针对江中水湍流急,水下是长年淤积的烂泥,桥梁基础不能采用传统打桩方法的情况,用船装载大石块,抛入预定桥址的水底, 形成一条长约 500 余米,宽约 25 米的水下石堤,作为桥梁基础。这是桥梁技术史上的一项重大创新,开了现代桥梁筏形基础的先河。

  2. 应用和发展尖劈形桥墩。把桥墩一端造成尖劈状(也称船形桥墩), 以分开水势,减弱水流的冲击力,这一桥墩工艺在唐代已经采用。蔡襄应用并发展了这一工艺,把桥墩两端都砌成尖劈形,使之分开江流和潮汐的冲击力,以达到保护桥墩的目的。

  3. 利用潮汐的涨落浮运和架设石梁。洛阳桥桥面的石梁,每条重达数十吨,悬空架设在桥墩之上,这在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古代,是难以想象的。但聪明卓绝的先民们却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预先加工好大石梁,放置于搭有高架的船上,利用涨潮水位高的时间,把石梁载运至桥墩之间,并应用牵引设备,把石梁固定在适当的位置,至落潮时石梁便自动架设在桥墩之上,完成桥面架设作业。

  4. 利用繁殖牡蛎以固结桥墩。桥墩以长方形石块纵横相间砌筑而成,在没有速凝水泥固结的古代,仅是靠石块自身重量和桥面的压力维系在一起。这一松散的桥墩结构,在江流和潮汐的连续不断冲击下,很容易被冲垮。蔡襄利用牡蛎的生长特性,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牡蛎又名蚝,俗称海蛎子, 是一种介壳海生动物,附着于海滩上的岩石表面而生长和繁殖,繁殖后其介壳会联结成堆、成片,非常坚固。在桥墩上繁殖牡蛎,使石块胶结成一体, 大大提高了桥墩的坚固性和耐久性。这一发明,堪称为一项杰出的科学创举。

洛阳桥全部用花岗岩石块、石条构筑而成,建成于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

(1060 年 1 月 16 日),现存桥长 834 米,桥墩 46 个,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的石梁桥。因造于万安渡口,故定名万安桥,俗称洛阳桥。它的建成,使人们可以信步过江,易危为安,结束了“万安渡头行人悲”的景况。

在桥梁建造史上,洛阳桥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它促成了宋元时期福建,特别是泉州一带兴起的造桥热潮,先后建成大中型石梁桥数十座。其中, 现晋江市安海镇的安平桥(俗称五里桥),长 2700 余米(811 丈),有 362 孔,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 中国宋代在福建“造了一系列的巨大板桥梁”,这些桥在“过去(和现在) 都是很长的”,“在中国其他地方或国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和它们能相比的”。这一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金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