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八一三事变 中国军民奋起抗战

日本帝国主义在进攻华北的同时,就策划进攻上海。八月九日,日军一上尉率士兵,乘汽车冲入虹桥中国军用机场,开枪打死一名中国士兵,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将日军官兵击毙。

事件发生后,上海市长俞鸿钧与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日本政府在谈判的同时,加紧制订作战方案,向上海派遣军队,将三十艘军舰集中到吴淞一带。

十三日,日军对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抗战开始。

① 《中国全面抗战大事记》,一九三七年七月份,第四八页。

十七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公开“放弃”所谓“不扩大方针”。日军除在华北各地进一步扩大侵略和在上海继续进攻外,还对南京、杭州、徐州、安庆、广州、武汉、厦门等地进行空袭。日海军于二十五日宣布封锁中国海岸。

从此,全中国进入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

十四日,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表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认为,由于日本已将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破坏无余,深信“凡我友邦既与吾人以同情,又必能在其郑重签订之国际条约下各尽所负之义务也。”

二十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南北战场划分为五个战区,上海属第三战区。同时制定了作战方针:“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限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淞沪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曾一度进行反攻。十五日,日本组成上海派遣军。二十三日,日军在吴淞和川沙登陆,向罗店、宝山等地进攻。宝山城守军姚子青营五百余人,奋勇作战两昼夜,全部壮烈牺牲。九月中旬,日本援军陆续到达,兵力增至十万人。双方在北站、杨行、浏河一线,进行激烈的争夺战。二十一日,国民党军队调整战场部署,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将部队分为右翼军、中央军、左翼军三路。每路各率两个集团军。三十日,日军发动全线进攻,中国军队退守蕴藻浜南岸、陈行、广福一带。这时日军总兵力已增至二十万人以上。十月,日本军方决定将主要作战方向移至上海,并调用华北兵力参战。日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二十五日大场失陷, 中国军队撤到苏州河南岸。八十八师副团长谢晋元等率八百人扼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孤军苦战四昼夜后,才奉命撤离。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人民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抗战,支援前线。各界群众都组织了救亡协会。文艺界救亡协会、学生界救亡协会、上海市纱厂工友救亡协会等团体,都开展了宣传、募捐、演出、慰劳等活动。全国各界民众积极支援上海抗战。湖南学生战地服务团和福建省民众组织的慰劳团,都到前线进行慰劳。海外华侨踊跃捐输,支援祖国抗战,到十月十六日止,捐款已达三百三十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