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医学

中国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

结。祖国医学文献记载了几千年来所积累的医药科学知识和医疗实践。其中,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是十分重要的两种,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1973 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经考证早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内容比较完整的一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古典医学著作,成书约在公元前 3 世纪前后。这部著作并非出自一时一

人的手笔,而是在长时期内由许多人参与编写而成。原书 18 卷 162 篇,包括

《素问》和《针络》各 9 卷。《黄帝内经》以论述中医基础理论为重点,兼述卫生保健、临床病症、针灸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反映了中国整体思维模式和“一天人,合内外”的文化传统,不仅视人体为一整体,而且视人和天地自然为一整体,互感互应不可分割。因此该书不仅具有医学意义, 而且具有哲学、文化学价值。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编写的,成书于公元 3 世纪初。《伤寒杂病论》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对伤寒(急性热病)和杂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分析病情,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古今医学的成就,把《内经》以来的病因、脏腑经络学说,同四诊、八纲等辩证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从伤寒和杂病各类病症中,总结出多种治疗方法。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有关病症的论述,为中医临床的辩证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世把它作为诊疗中必须遵循的一种辩证的思想方法,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医疗体系。

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是在病人身体的部位用针刺入,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直接调整人体机能, 增强抗病能力,并引起机能的传导作用的方法,前者称为针法,后者称为灸法。它结合中医特有的经络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一项重要成就。200 多年前,我国医学家就对针灸的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在周代编写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二书中,除记有在经脉循行路线上的

各种病痛、痉挛、麻木等身体局部病状以及眼、耳、口、鼻等器官症状外, 还有一些全身症状如烦心、恶寒等,都是用灸法治疗的。我国历代医家还把针灸疗法的工具和技术方面作了不少改进。

中药,是中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远古时期的新石器时代, 就已经对中药有了一定的认识。大约到汉代,我国就出现了一本专讲药物的书《神农本草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明代著名科学家李时珍(公元 1518~1593 年),通过毕生努力,深入实践,访采四方,阅书 800 余种,终于著成举世瞩目的《本草纲目》。该书成于 1578 年,共 52 卷,190

余万字。记载药物 1892 种,比以前新增 374 种,并附有动、植物插图 1100 余幅,内容十分丰富。这部书全面总结了在它以前的我国药物学的巨大成就, 首创了把药物的生态、形态、特性和药物应用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大大丰富了我国的药物品种,对我国以及全世界药物学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它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我国的外科医学,在周代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巳有专科医生出现,公元2 世纪,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就成功地使用了他发明的中药麻醉剂“麻

沸散”,进行腹腔外科手术。公元 16 世纪的肯堂和外科医家陈实功,还曾成功地做了难度很大的落耳再植和断喉吻合术等。

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公元 1247 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