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子、孟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中国哲学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在先秦时期,伦理道德思想就已理论化系统化了。这一工作是由多人(先秦诸子)完成的,尤以儒家的贡献为最。古希腊哲人也研究伦理道德问题,但是前苏格拉底时期主要兴趣在自然观方面,他们在伦理道德方面主要研究至善、幸福、快乐等问题,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为四主德。哲学家比较注重个人的道德体验,常常以个人为出发点和目的。通过道德修养来塑造具有美好德性的人格,臻于至善。从而摆脱烦恼和痛苦,获得快乐和幸福。中国先秦时期的伦理道德思想则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为规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仁、义、

③ 《老子》第 2,40,58 章。

④ 《孙子兵法·势篇》、《孙子兵法·九地篇》。

⑤ 《老子》第 25,16 章。

① 《老子》第 63,94 章。

② 《老子》第 22,36,81 章。

礼、智、忠、恕、孝、悌、信、勇、美、善、觉、诚、志、气、命、性等范畴。注重整体利益,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认同和归属,或以己属人、或推己及人、或舍己为人。其要义在血缘宗族关系方面,有利于家庭、宗族、社会的和谐与团结,维系既定的社会关系。在这方面,孔子及其后学孟子等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政治——伦理思想,是以德治国的“德治论”。

在儒家创始人、先秦著名思想家孔子的《论语》一书中,作为道德标准使用的“仁”字就有 100 余次。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仁”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仁是自我修养的根本原则,在智、仁、勇三德中,仁是核心。智是知仁,勇是行仁,所谓“力行近乎仁”,“仁者必有勇”。行仁必须做到“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①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这种内在修养的功夫就是从仁出发,行仁,达到仁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生所追求的崇高的道德境界。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②其次,仁是规范血亲关系的重要原则。所谓“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③。在血缘宗法制度下,讲究亲亲尊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以尊祖敬宗收族事君,所以孝悌成了仁的基础。再次,仁是具有广泛意义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谓:“仁者“爱人”、“忠恕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①这里重要的不在于强调自己而是推己及人。最后,仁为重要的施政方针。作为被统治者,要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为仁”)。自觉地按照宗法礼制规范行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作为统治者、执政者,要以慈善宽惠之心待人,要“泛爱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能行“恭、宽、信、敏、惠” 五者于天下为仁。“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做到这些,就可以“近者悦,远者来”,就可以“天下归仁”②。

孔子也曾强调“宽猛相济”,但从整体上是强调以德冶国。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③。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建立了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仁政”学说。

孟子认为,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就像水无有不下一样。他说,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④。

① 《论语·宪问》、《论语·里仁》。

② 《论语·卫灵公》。

③ 《论语·学而》。

① 《论语·颜渊》、《论语·雍也》、《论语·卫灵公》。

② 《论语·颜渊》、《论语·阳货》、《论语·子路》。

③ 《论语·为政》。

④ 《孟子·公孙丑上》。

仁义礼智四德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人心固有的。但庶民因蔽于物欲而失之, “陷溺其心”。因而有必要养心寡欲,修养善性。他提出通过内省或借助“清明之气”发现“良心”,并以“存夜气”的方式加以保持。同时,他认为还必须进行教育。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所谓:“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①

由性善论出发,孟子阐述了他的“仁政”学说。他指出:“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就施政者而言, 孟子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与孔子“庶富教”的思想相一致,孟子也主张先富后教。他认为“仁政必自经界始”,划正地界,使民有恒产,有恒产而后有恒心,安居乐业,不做坏事,天下就平定了。孟子进一步指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宜“设为库、序、学、校以教之”,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③

关于自我修养,孟子提出著名的“养气”说,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标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

先秦政治思想除儒家“德治论”外还有法家的“法治论”、道家的“无为而治”论。道家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因而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使民无知无欲无争,回到婴儿那样的本真状态。